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三農”發展意義重大。筆者基于在甘肅省河西走廊地區鄉村的調查經驗,對鄉村振興如何振興做了幾點思考。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筆者認為需要堅持以下原則:一是要考慮鄉村多數人的富裕,而不僅僅是少數人的發展;二是要考慮長遠的振興,而不是短期的振興;三是要考慮工農協調和城鄉協調發展問題,而不是就鄉村振興談鄉村振興;四是要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兩方面的應有作用;五是鄉村振興的目的要更多考慮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國家糧食安全等問題。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目前,鄉村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一是生產效率低,不管是農作物種植,還是家禽養殖,都存在效益不高的問題;二是面臨的市場風險大,農產品價格波動一般在正負300%上下浮動;三是農民主要靠勞動力低廉優勢、地理優勢、氣候土地資源優勢等取得收益,而生產經營組織制度優勢和技術優勢不明顯,小農戶并沒有真正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推進鄉村產業興旺,應大力推進鄉村的合作化建設和組織化建設,以合作化和組織化為紐帶建設鄉村產業新文明。
產業振興的模式
從鄉村微觀層面看,應考慮由政府主導組織建立股份合作農場模式,即農民連同土地和人一同加入農場,土地享受入股收入,入股農民享受工資收入。與此同時,其他無地農民也可加入農場工作,或農場也可招聘一些大學生就業。其中農民工資收入與經營收入掛鉤,根據經營收入確定,而農場管理者場長和書記由上面委派,其工資不用農場支付,由所在單位支付。因為現在有駐村書記和干部,可將這一類人身份就地轉換為場長和書記,實際上也就是變短期駐村為長期駐村,這樣也就真正發揮了干部駐村的作用。另外,為了提高管理效率,場長和書記雖然上面選派,但農場職工有投票罷免權。可經過兩年或三年,對在任的場長和書記通過農場職工進行投票,不合格的就地罷免,好的可以繼續留任。同時,對稱職或業績突出的場長和書記,要考慮重點優先提拔;對不稱職的管理者,不僅要罷免,而且有問題的要追究責任,對存在違法犯罪行為的要追究其法律責任。
政府主導建立股份合作農場,主要原因在于光靠鄉村能人帶動必然導致發展速度慢,而且能人畢竟是少數,再加上建立起的合作形式往往不穩定,在能人消失時,合作組織的優勢也就消失。在這種情況下,客觀上需要政府出面充當能人角色,組織農民走合作化和組織化道路。
在宏觀層面,國家應加大對農業的調控力度,對農業管理應實行半計劃半市場的模式。所謂半計劃半市場模式,就是一部分農產品實行國家計劃生產、流通和銷售,一部分農產品實行自由市場生產、流通和銷售。為什么要實行半計劃半市場模式?一是當前先進的大數據技術等新技術可以保證國家對農產品市場需求會有一個較為穩定的科學預期,這是計劃調控有效的技術基礎;二是農產品本質是準公共產品,糧食安全是比能源安全和貨幣安全更為重要的安全,客觀上需要國家大力調控,不能完全放任市場調節;三是為了調動農業生產者的積極性,也不能完全靠計劃調控農產品生產、流通和銷售,也需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
半計劃半市場模式的優點
實行半計劃半市場模式,一是國家對部分農產品(不是全部)生產實行計劃指標管理制度,具體生產指標可分解分配到各股份合作農場去,包括一些農墾農場以及一些集體農場等。同時,國家對分配的生產指標部分,實行固定價格收購,并按固定價格直接銷售到國家有關企業和有關職工身上。對農場超過國家指標的生產部分,股份合作農場可自由經營。二是從全國看,實行計劃調控和市場調控的土地面積,應大致各占一半左右較為合適。這是守住我國糧食安全和社會安全的底線。
半計劃半市場模式的優點在于以下方面:一是會大大降低農產品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會大大提高農民收入的穩定性,這對社會的穩定性建設十分有利。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在農產品市場需求預測上可能會存在一些誤差,但總體會大大小于市場盲目調節所產生的誤差,會大大減少社會總損失。另外,這種模式在規避市場風險的同時也充分發揮了市場的優勢。二是有利于保障農產品質量。由于都是從股份合作農場等訂貨,農產品質量有問題,也容易從源頭上查處,這大大降低了質量管理成本。三是有利于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通過計劃指標控制,讓生產糧食的具體任務能落到實處,回避了市場的盲目調控。四是有利于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和進一步降低農業的生產成本。通過農場合作形式,大大提高了農產品生產和銷售的規模效益和分工效益。五是有利于鄉風文明建設。合作行為可進一步推進合作精神建設。六是有利于推進共同富裕。貧困戶會愿意加入股份合作農場,進行合作生產,對貧困戶脫貧致富十分有利。七是有利于提高城市單位職工的消費水平。雖然這種模式國家對職工工資的一部分要扣除付給農民,但由于中間流通環節大大減少,流通費用必然大大降低,國家可以按較低的產品價格供應職工消費,同時職工對產品的質量也更有了消費信心,這相當于國家提高了職工實際工資收入的同時還穩定了農民收入,是一個對兩方面都好的事情,還不會導致通貨膨脹等問題。而消費品種不全以及一些個人消費的喜惡偏好等問題,職工又可以通過市場行為得到滿足。
另外,國家的農業補貼應主要集中到股份合作農場這一塊,應盡可能減少對農業私人企業和家庭農場等方面的補貼。主要原因是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并不能體現公平原則,因為納稅人的錢需要用在社會公共事務上,而不是針對少數個人用的。二是容易導致尋租。由于是針對個人或私人補貼,這會激勵一些個人或私人對有關部門進行攻關活動。這可能會導致真正需要補貼的,反而拿不到補貼。三是從實際看,效率并不高。一些補貼并沒有真正起到促進生產效率的作用。四是容易催生掛羊頭賣狗肉現象,比如一些合作社的產生就是這樣,是為了套取國家補貼,并不是真正合作。
對股份合作農場,國家需要探索建立更為科學和更為民主的管理方式。同時,對股份合作農場的管理,在目標上應更多基于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不能過分突出經濟效益。
從長遠看,可將股份合作農場建設為鄉村振興的新組織載體。這種新組織載體的最大特征是合作和共享。一是實現了城市和鄉村在區域經濟層面的合作和共享;二是實現了國家職工和農民在身份層面上的合作和共享;三是實現了計劃和市場兩種制度的合作和共享。所以,股份合作農場可為未來中國鄉村建立合作性社會奠定組織基礎。
進一步加強鄉村治理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鄉村振興要實現治理有效,要實現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機結合。從自治的情況看,比如貧困戶評選情況,一些較富裕的農戶,由于善于討好左鄰右舍的關系,反而在投票中得票高,而一些真正的貧困戶,反而得票低,當不上貧困戶,這里面就有一個德治的問題,也就是自治和德治脫節。所以,自治一定要和德治有機結合。另外,自治還需要建立在法治的基礎上,沒有法治的自治會導致農村社會的黑惡化。法治和德治也是一枚貨幣的兩面,本質也是有機統一的。所以,農村社會要實現治理有效,必須要認真貫徹好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精神,要真正實現自治、法治和德治的有機結合。
推進自治、法治和德治的有機結合,一是要大力加強農村社會的道德建設,要大力改造鄉村舊習俗;二是要大力普及法律知識,把屬于法律解決的糾紛,要交給法律,真正實現依法治村;三是要努力培養一支真正愛農村、懂農業、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農村干部要努力提高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充分認識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此外,組織部門選派到鄉村去工作的干部,應更多是本單位的優秀干部,同時還應更多是農村專業和農業專業出身,或是對農村和農業問題有更多實際工作經驗和理論研究的干部。
【本文作者為中共甘肅省委黨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教授】
責編:賀勝蘭 / 趙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