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韓 震:誠信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道德基石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作為社會道德規范的誠信越來越發揮重要的作用。作為價值規范,誠信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道德基石,沒有誠信就沒有正常社會秩序和良好社會合作的可能性。

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隨著人類活動和交往范圍的擴大,誠信發揮規范功能的范圍也就隨之擴大,并且由于范圍的擴展而成為社會有序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性規范。這就是我在此提出“誠信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道德基石”的立論根據。

第一,誠信是現代社會合作有序開展的必要前提。一方面,在過去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下,人們進行的交往和交換活動在內容和空間上都是非常有限的;另一方面,在自然經濟中人們以血緣和地緣為紐帶組織生產活動、經濟活動,其信任建立在天然的家族和鄉情的基礎之上。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猛拓展自己的腳步,中國快步地從熟人社會進入了陌生人社會,人們也從單位人成為獨立個體人,我國不僅建立了全國的大市場,而且成為全球范圍內的世界貿易大國。在這樣的范圍內進行交往和合作,與以往相比,誠信就顯得越來越重要,成為有效合作的關鍵性規范。市場經濟就是建立在社會信任體系基礎上的。譬如,如果不信任醫生,那誰敢把自己的身體交給拿手術刀的醫生?如果不信任銀行,誰把辛辛苦苦掙來的錢交給它呢?如果沒有誠信體系的保證,大規模的貨物流通、資金借貸、期貨安排就根本不可能實現。

第二,誠信是提高社會發展效率的必要條件。社會分工促成了效率的提升,合作與競爭也推動了生產力的提高。如果我們的社會缺乏信任,沒有信任體系的保證,市場經濟的有效性和效率就大打折扣。無論合作還是競爭,都需要人們遵守誠信的道德規范。如果沒有誠信,人們之間的任何合作就可能陷入相互猜忌,從而導致交易停頓。如果沒有誠信,那么所謂市場經濟的“自由競爭”就會陷入爾虞我詐的叢林原則,從而造成社會的無序甚至動蕩。

第三,誠信是社會創新特別是知識創新的必要規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景越來越明晰,而這種復興必須建立在創新引領的發展過程上,創新驅動就成為當代中國發展的必然要求。市場經濟中的知識產權推動了觀念創新、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如果沒有誠信體系的保障,企業和個人就很難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進行創新活動。

第四,誠信是社會道德素養提升的必然要求。社會愈是發展進步,就愈是需要社會成員之間以誠相待。社會信任度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尺。社會越是相互信任,社會的文明程度就越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的社會規范對誠信就有更高的要求、更新的內涵。我們必須把誠信的要求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加以考慮。可以說,在誠信缺失的基礎上,任何“美德”的言行都是不可靠的。

總而言之,“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就必須把誠信教育和法律對失信的懲戒統一起來,促進誠信社會建設。我們有理由相信,既然未來的美好社會應該是社會成員之間高度信任的社會,那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就可以在誠信的基礎上不斷持續地推進。

責編/谷漩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孫渴]
標簽: 基石   社會發展   進步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