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唱響工程師精神 打造“中國制造”

德國前總統赫爾佐格曾說,“為保持經濟競爭力,德國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技師。”這里所說的技師,指的是支撐“德國制造”的“工程師”。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協委員顧明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設立“工程師節”!顧明認為:培養工程師隊伍的忠誠、敬業、奮斗、團結精神,是設立“工程師節”的核心價值觀。

1兩會

圖1全國兩會上政協委員顧明提出設立工程師節

作為奮戰在智能制造行業最前沿的北鋼聯公司,一直在呼吁與倡導設立“工程師節”,結合多年來對全球智能制造行業的認識,筆者深度分析一下設立工程師節的必要性。

一、工程師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價值

習近平主席在兩會上提出:“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國如果不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新舊動能不能順利轉換,就不能真正強大起來。強起來要靠創新,創新要靠人才。”幾十年來,中國科技的巨大發展,我們的汽車、飛機、艦船、軍事裝備、人造衛星、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大型成套設備、衛星導航技術等都進入了世界一流行列,這一切成果,都離不開中國工程師的艱苦創作和辛勤勞動。在這艱難的攻堅戰中,工程師是擔當重任的主力軍。這支富有奉獻精神和創造力的隊伍,在國家建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在全球產業競爭“戰場”上,嚴守“工匠精神”,勇于創新,不斷刷新出如量子衛星、高鐵、橋梁、核電等世界工程技術領域的新成果,一件件國之重器展現于世人。這正是長期工作在一線的工程師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所做的卓越貢獻,他們在創新驅動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工程師階層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硬實力,中國能立足于世界之林,靠的就是這股力量。

當今全球工業都處于工程師短缺的狀態,百分之四十的雇主難以找到合適的工程師。中國工程技術人員現已達4000多萬人,已具備了利用好“工程師紅利”的基本條件。如果說“人口紅利”是過去30年中國經濟騰飛的重要因素,那么,“工程師紅利”將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力軍,將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產生不可估量的積極影響。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責任編輯:畢韶威]
標簽: 中國制造   工程師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