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程師日”我們受之無愧
先進的制造業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德國推出“工業4.0”,美國提出“后工業化”,工程師教育被稱作是法國高等教育中“最亮麗的名片”。曾幾何時,醫生是人類身體的“工程師”、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充分表明,“工程師”這三個字的份量有多重。中國目前共有四個行業性節日:護士節、醫師節、教師節和記者節。工程師是中國最大的專業群體,據統計,2013年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已達2400多萬人。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如今已超過4000萬,設立一個中國工程師節可以說是順理成章、眾望所歸。
圖2 北鋼聯的工程師在調試設備
結合以上幾個觀點,筆者認為,工程師是在創造更好的工具,創造無限可能;而人類文明正是由工具的進步推動的,工程師是推動社會生產力高速發展的原動力。工程師節的設立在“中國制造2025”的大環境下提出,無疑是給制造業打了一針強心劑。相信顧明委員的提案在未來一定會引起更多的社會關注,將促進更多的人加入到工程師這個偉大的群體中,一同打造更多世界知名的“中國造”。
(作者:楊劍峰 北鋼聯智造董事長)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