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為人民司法,自覺接受人民監督
我們牢固樹立監督者更要接受監督的理念,確保檢察權始終在法治軌道上公正行使。
自覺接受人大監督。認真落實十二屆全國人大歷次會議精神,及時全面梳理全國人大代表歷次審議報告、視察工作、參加座談時提出的8587條意見和建議,印發四級檢察院整改落實。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反貪污賄賂、刑罰執行監督、規范司法行為、偵查監督、司法改革、公益訴訟等工作,積極配合專項檢查和調研,認真落實司法解釋備案審查制度。最高人民檢察院建立領導班子成員直接聯系代表、內設機構直接聯系代表團制度,多次分批邀請1573名全國人大代表視察工作。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594件議案、建議全部辦結。
自覺接受民主監督。積極參加全國政協專題協商會,與全國政協及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健全重大決策咨詢、重大問題聯合調研等制度,定期通報檢察工作情況。邀請民主黨派法學專家掛職,注重從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中選聘特約檢察員和專家咨詢委員,參與檢察決策。邀請政協委員參加執法檢查、案件評查。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216件提案全部辦結。
自覺接受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制約。對人民法院作出無罪判決的公訴案件,全面認真評查剖析,通報典型案例,提高辦案質量。對公安機關提請復議復核的不批捕、不起訴案件,更換承辦人重新審查,改變原決定2115人。
拓寬人民群眾監督渠道。建設服務群眾統一窗口,升級完善全國12309檢察服務公共平臺,全面推進“網上檢察院”、“掌上檢察院”和檢察服務大廳建設。四級檢察院已全部實現案件信息公開系統、電子卷宗系統、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新聞發言人4個全覆蓋,普遍開展檢察開放日活動。高度重視輿論監督,對媒體曝光的于歡故意傷害案等熱點敏感案件及時發聲、深入調查、依法監督,維護司法公正。
五年來,我們舉全系統之力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檢察工作加快發展。先后制定檢察援藏20條意見、檢察援疆34條措施、支持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檢察工作發展8條意見,加大檢察業務、人才、教育、文化、科技、資金援助力度。在烏魯木齊、林芝、呼和浩特建成全國檢察機關維漢、藏漢、蒙漢雙語培訓基地。
五年來,我們努力為實現強軍夢提供強有力司法保障,共起訴破壞武器裝備、軍事設施、軍事通信,偽造、變造、買賣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破壞軍婚等涉軍犯罪1635人。2016年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央軍委政法委聯合下發文件,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軍地檢察協作,服務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服務軍民融合發展,支持軍事檢察機關依法履職。2017年又專門制定指導意見,依法妥善處理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相關案件,支持軍隊改革發展。
五年來,我們深化與港澳臺地區司法交流協作,海峽兩岸檢方主要負責人以適當名義互訪,開設二級窗口規范辦理兩岸司法互助案件,強化懲治跨境犯罪協作,依法妥善辦理涉港澳臺和涉僑案件,堅決維護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合法權益。
五年來,我們積極融入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充分發揮司法對外交往積極作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全面開放新格局。在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廣西、云南、新疆等省區市黨委和政府大力支持下,發展完善國際檢察官聯合會、上合組織成員國總檢察長會議、中國—東盟成員國總檢察長會議、國際反貪局聯合會等多邊機制,發起成立金磚國家總檢察長會議機制,建立中越、中哈邊境地區檢察機關直接合作和定期會晤機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檢察“朋友圈”越來越大。特別是2017年成功舉辦第二十二屆國際檢察官聯合會大會,98個國家及地區的總檢察長、司法部長等500多名代表齊聚北京,共同研討“為公益服務的檢察”,習近平主席專門致賀信,張德江同志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全面依法治國、重視發揮檢察機關公益保護作用引起各國代表強烈反響和熱議。最高人民檢察院已與95個國家和地區執法司法機關簽署145份雙邊合作協議,在反恐、追逃追贓和打擊電信網絡犯罪、毒品犯罪等領域緊密合作,2013年以來辦理刑事司法協助案件675件。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檢察工作的發展進步,最根本的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掌舵領航,最關鍵的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最重要的是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所形成的大環境。五年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對檢察工作有力監督,國務院大力支持,全國政協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加強民主監督,地方各級黨政機關、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給予極大關心、支持和幫助。在此,我代表最高人民檢察院表示誠摯的感謝!
我們深切體會到,做好檢察工作,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毫不動搖把黨的領導落實到檢察工作全過程和各方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履職盡責,肩負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捍衛者的職責使命;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真正做到人民檢察為人民;必須牢牢把握國家法律監督機關的憲法定位,敢于監督、善于監督、依法監督、規范監督;必須勇于改革創新,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優越性。
同時,我們清醒認識到,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一是對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給檢察工作帶來的機遇挑戰,對新時代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認識有待進一步提升,措施需要進一步完善,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回應人民期待的及時性有效性有待進一步增強;二是檢察工作發展不平衡,法律監督職能發揮還不充分,一些地方民事、行政、刑事執行檢察工作仍較薄弱,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和公益訴訟立法使檢察職能發生新的變化,需要進一步調整和適應;三是司法責任制改革需要進一步深化,綜合配套改革措施不夠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薄弱環節;四是檢察隊伍素質能力還不能完全適應新時代要求,金融、知識產權、生態環境、信息網絡等專業人才缺乏;五是違法違紀、司法不規范等問題時有發生,極少數領導干部和檢察人員以案謀私、以案謀錢。我們一定高度重視并認真解決這些問題,決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