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中美貿易戰成為新聞焦點,正當特朗普對中國作出種種刁難時,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準時開幕,習近平主席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的主題向世人宣誓:“中國改革開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夠成功!”前進的道路上無論遇到多大阻力,中國都不會放慢開放的腳步,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如果說前期對美進口部分商品增收關稅是有力回擊,那么習近平主席在博鰲的演講則是對美國狹隘的單邊貿易保護主義給予了理性回答,傳遞的立場態度和決心句句鏗鏘,擲地有聲。
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影響世界。“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影響了世界!”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的發展,得益于堅持不懈的改革開放;解決當前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等方面的問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仍然要靠改革開放和創新驅動,我們絕不會開歷史的倒車,絕不會把開放的大門關上,只會把改革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習近平主席強調,“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這是中國基于發展需要作出的戰略抉擇,同時也是在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以對外開放的主動贏得經濟發展的主動,贏得國際競爭的主動。中國不會做麻煩的制造者,中國只會搭臺不會拆臺,40年改革開放鐵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點。
以更加寬廣的胸懷擁抱世界。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深刻指出,中國人民的夢想同各國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通,實現中國夢離不開和平的國際環境和穩定的國際秩序。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正確義利觀,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在今天上午的博鰲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再次強調,中國不打地緣博弈小算盤,不搞封閉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駕于人的強買強賣。中國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國際間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交往中,無論國家貧富,無論國家大小,無論價值觀異同,我們都能夠尋找契合點,求同存異,廣交朋友,取長補短,同舟共濟、合作共贏,堅持走開放融通、互利共贏之路。
一段時期以來,美國作為獨霸全球的超級大國,對中國指指點點,在許多問題上為中國找麻煩,但我們在處理與美國的關系上,能夠以極大的誠意規避爭議,保持友善。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開辟了一條人類社會相遇相知、共同發展之路,實現共贏和共享發展。5年來,已經有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了合作協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于中國,但機會和成果屬于世界。在中國人眼中,沒有歧視,沒有差別對待,沒有吹毛求疵,有的只是投桃報李的尊重和善待。
以更加包容的心態展現大國擔當。在今天上午的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做出了四個鄭重承諾: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主動擴大出口。習近平主席指出,無論中國發展到什么程度,我們都不會威脅誰,都不會顛覆現行國際體系,都不會謀求建立勢力范圍。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這些擲地有聲的話語顯示出一個發展中大國的政治膽識和責任擔當。事實上,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為世界的和平發展作出的貢獻舉世矚目。在應對2008年發端于美國的金融危機中,中國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在世界經濟低迷慘淡甚至負增長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始終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避免了世界經濟大蕭條,同時對歐洲債務危機、防范世界金融風險、推動市場經濟強勁復蘇等方面都作出了決定性貢獻。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堅決支持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的締約會談,主動承擔應對二氧化碳排放中的義務,為其他國家做出了表率。在人民幣的匯率管理、知識產權保護、履行聯合國賦予的義務等方面,中國都以堅定的姿態,主動靠前,不推諉、不躲避,該扛的扛,該擔的擔,彰顯了大國風范。
“公道自在人心”,“天行有常”,“應之以治則吉”,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中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改革開放的決心,不是哪一個人想攔就攔得住的。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勢不可擋,關門的貿易保護主義不符合潮流。在開放創新的洪流中,我們充當積極的推動者,也不希望任何人充當時代的絆腳石。
(作者為北京財經專修學院教師)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