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構建開放協同的技術創新體制機制,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全球價值鏈重塑提供強有力的新技術動能。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近年來,在創新型國家戰略指導下,創新人才建設、創新環境建設得到切實推進,中國的技術創新實力已有明顯提升。在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原則基礎上,中國的人才、資金、市場優勢,將為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提供強大動力,進而為人類科技進步和全球價值鏈治理貢獻中國技術方案。
第三,以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動力源,為重塑全球價值鏈提供高品質市場需求保障。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成為改革和發展的目標指引。從全面小康到初步現代化,再到現代化強國,中國十幾億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將持續提升,對應的則是中國市場需求的不斷轉型升級。從全球價值鏈運行的微觀機制看,堅實的市場需求才能確保增值價值最終實現。從這個角度講,中國規模龐大、品質優良的市場需求,即是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最大紅利。
“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面對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矛盾突出的當今世界,面對仍然風險重重的世界經濟,中國將堅定奉行改革開放國策,致力于與世界各國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個更加包容開放、更富創新活力、更高質量發展的中國,必然為全球經濟轉型升級帶來新機遇。
(作者:廣西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副院長,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