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互聯網影響無處不在,為我國黨建工作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利用互聯網打造智慧黨建新平臺為聯系服務群眾搭建了新渠道,是黨員提升素質的訴求,是綜合性黨建管理平臺和信息服務管理平臺。構建智慧黨建新平臺應活化“互聯網+”思維,打造“智慧黨建”,建立健全網絡安全防控機制,開發數字平臺,進一步提高黨建工作效率。
【關鍵詞】智慧 黨建 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D20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網絡信息技術飛速進步,人類已然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如何把握網絡帶來的機遇,規避其風險,對于人類社會發展影響深遠。就我國來講,黨建工作對于黨員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要進一步提高黨建工作效率,就需要實現黨建工作與互聯網技術的有機集合,通過網絡技術對黨建工作查漏補缺,從而實現黨建工作的與時俱進。這是時代留給我們的重要命題,也是我們需要認真把握的時代機遇。
智慧黨建能夠提高黨建工作效率
“智慧黨建”的提出,標志著我國黨建工作已然與國際新形勢接軌,順應智慧地球的大勢所趨。當前我國部分城市黨委機關已然嘗試進行智慧黨建的構造,搭建了一批具有示范意義的網絡平臺,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是搜集數據顯示,對于該方面研究的文獻以及著作依舊較少,同時受限于理論缺乏,我國智慧黨建工作進步較為遲緩,這也是我們必須重視的問題。對于智慧黨建概念,我國相關專家分別進行過闡述,但是尚未形成統一定義。大部分專家認為,智慧黨建借助新時代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以互聯網、物聯網作為媒介,通過搭建網絡平臺的方式,實現對黨內各項活動的信息化網絡化處理,具有一定先進性和科學性,對黨建工作能夠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智慧黨建”的成立來自于各因素有機統一,包括技術方面與平臺方面的有機統一、信息方面和環境方面的有機統一以及黨建工作各類模式方面的有機統一,因為其以網絡作為媒介,因此具備物聯化、智能化、感知化等特征,發揮著其與傳統方式截然不同的優勢,極大地提高了黨建工作效率。首先我們從技術與平臺的關聯方面進行分析,平臺也就是媒介或者基體,以網絡作為傳輸媒介,通過最新信息技術進行完善,打造出能夠真正為黨建服務的網絡平臺。其次,如果從信息與環境關聯層面進行分析,智慧黨建通過搜集信息、分享信息,最終打造出黨員學習環境。最后,我們從黨建工作模式方面來看,通過對黨建環境進行構架,從而建立起黨建新模式,同樣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互聯網+”打造智慧黨建新平臺的重要性
“互聯網+黨建”為聯系服務群眾搭建了新渠道。黨員不能脫離群眾,失去群眾支持的黨組織是無源之水,因此保持與群眾的聯系是黨組織的重點工作,也是我黨一直以來的重要方向。如今互聯網技術蓬勃發展,為加強黨員與群眾聯系提供了重要保障。不管是微信、郵件,還是相關網站,都能夠讓群眾足不出戶,實現與黨員的意見溝通,通過對不法現象進行舉報,使得群眾能夠更輕松便利地加強與黨員聯系。同時,黨組織還可以利用網絡平臺搜集大數據,通過云分析找到群眾更為關注的問題,以及當前黨組織建設的薄弱環節所在,從而能夠更為便利地進行自我調整,增強為人民服務的能力,這些都受益于新渠道的搭建。
建設“互聯網+”智慧黨建模式是黨員提升素質的訴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黨內教育從 ‘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對于新時代的黨員素質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需要黨員不斷努力,提升自我,實現跨越式發展。黨員不能故步自封,需要不斷學習,互聯網平臺能夠讓其更好接觸到最新的黨員知識,以更具效率地方式加以掌握,同時還能夠通過積分評比、學習打卡等方式提高黨員學習積極性,這些“互聯網+黨建”模式對于黨員自身素質提高帶來重大便利。
“智慧黨建”是綜合性黨建管理平臺和信息服務管理平臺。隨著時代發展,信息化已然成為大勢所趨。黨建工作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就需要在網絡之中建設新陣地,打造新平臺。這就需要我們以互聯網技術為根基,建設具有全面性功能的黨建平臺,順應信息化時代發展,讓信息化網絡化為己服務。同時我們不僅需要建立網站,更要實現電腦端與手機端的無縫對接,讓黨員和群眾零距離接觸黨建工作,這對于提高黨員工作效率、增強黨員群眾聯系、培養黨員高尚情操、維護社會穩定發展有著較為重要的意義。
構建“互聯網+”智慧黨建新平臺
活化“互聯網+”思維,打造“智慧黨建 ”。新形勢下,以網絡為媒介,從簡單的網絡化走向全面發展的智慧化,這是黨建工作的發展機遇以及必須面對的重要挑戰,這就需要利用網絡媒介,科學地構建多元化管理體系,促進黨員積極展開工作,這包括建立黨員管理資料庫、對黨員發展實現數據化管理等。 黨員教育一向是黨的重點工作,如何利用當前良好的網絡條件,促進黨員教育發展,已然成為各級黨組織面臨的重要挑戰。要實現黨員教育網絡化,應該整合當前可以利用的網絡平臺,如微信公眾號、黨性教育網站等,通過這些平臺將知識擴散。黨員不能故步自封,應該加強與群眾聯系,利用便利的網絡平臺能夠更好了解群眾需求,使得黨員可以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同時還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進行相關評分,激發黨員服務積極性。
建立健全網絡安全防控機制。網絡平臺雖然具備較強的信息傳遞功能,能夠很好傳遞上級要求,將黨員緊密聯系在一起,但是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如今信息體系依舊難稱完善,需要黨組織對公眾號平臺嚴格規范,對于黨內重要信息嚴格保密。一方面,黨員擁有知情權,可以通過網絡了解更多信息,但是另一方面,黨員又擁有隱私權,需要維護他們自身合法權益,避免個人隱私信息公開。我們提倡言論自由,網絡給予了黨員各抒己見的平臺,但同時黨員必須把握言論的限度,如果放任言論過分自由,導致誹謗以及謠言出現,這就極大影響黨員形象,因此如何把握這個度,已然成為有關部門的重要職責所在。一方面有關機關應該設置嚴格的規范體系,給造謠者警示,讓他們認識到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則應該加強理論教育,提高黨員思想水平,共同維護網絡安全體系不動搖。
開發數字平臺。要積極開發三維電子地圖數據庫,利用框選功能精準定位,查詢統計區域內居民、黨員、樓宇、企業等信息,提高辦事效率。相關部門應當投入精力,以建立公眾號的形式,合理利用當前較為流行和便利的微信平臺。一方面通過公眾號可以傳遞黨內新聞和最新國家動向,提高黨員知識面;另一方面則可以通過黨員申請賬號、實名登記的方式,建立個人電子檔案,自動生成參加網上學習教育、組織生活、認領服務項目的個人管理賬戶。黨組織機關以微信公眾號為媒介,更好傳播上級要求,同時能夠對黨員應該掌握的理論知識及時推動,給予黨員更好的學習平臺,另外還可以通過簽到等等方式,提高黨員學習積極性。再者,還可以以此為媒介,在解決困難群眾等方面提供信息途徑,網絡公眾號平臺還可以發揮自身科技優勢,輕松處理投票、調查等等任務。應當發揮信息時代的便利性,使黨員可以更好地提供服務,通過發展專業APP,群眾在系統中選取所要辦理的業務,系統自動顯示出辦理業務的全部網點,群眾選擇辦理地點后,系統自動規劃出到達業務辦理地點的導航路線圖、辦理流程和所需材料,可以節省辦事時間、減輕群眾負擔。
(作者為中共安順市委黨校副教授)
【參考文獻】
①子平:《確保“兩學一做”落到實處見到實效》,《紫光閣 》,2016年第5期。
責編/姜成 美編/楊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