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年創業是新時代賦予青年的歷史使命,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政府部門要與其他行業聯合,從外部環境、人與資源、創業機會和交易行為上給予青年創業者多方面幫扶,著力構建青年創業體系,共同推進新時代青年創業發展。
【關鍵詞】青年創業 體系構建 途徑選擇
【中圖分類號】D8 【文獻標識碼】A
社會進步需要產業創新,年輕人具有活力和激情,在創業上具有一定后發優勢,通過努力實現人生夢想。新時代青年創業者要把握時代脈搏,從時代需求中找到創業時機,展現新氣象和新作為。在個人能力上要不斷提高知識技能和管理經驗,把握發展方向、熟悉政策,不拘泥在狹小空間發展,要有競爭思維和創新意識,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變化要有將創新思維付諸實踐的能力和膽魄。當前,我國社會改革已進入新階段,人們對物質、文化、服務需求也在發生由量到質的轉變。政府作為青年創業服務主導理應順應社會發展,采用新模式為青年創業者在高科技、服務、制造、生態、金融、文化等領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無論在城市新經濟領域,還是在廣大農村實施精準扶貧,政府為眾多青年創業提供機會,對我國經濟現代化建設帶來積極意義。
為青年創業體系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利用各種信息渠道加強宣傳。自十八大以來,隨著社會改革不斷深入,各級政府相繼出臺青年創業支持政策,對我國整個經濟大環境帶來新的促動。但這些惠及青年創業政策在落實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宣傳手段主要集中在傳統媒介上,利用網絡宣傳不足、不到位,讓很多為青年創業制定的政策沒有及時傳達給青年創業者。為此,政府要深挖宣傳渠道,特別是利用網絡空間平臺集中整合創業信息宣傳,對政府促進青年創業新政策進行深入解讀。重點發揮微信、微博影響面大特點,同時開通青年創業服務專線在線辦理相關業務,向有意創業的青年傳遞政策信息和技術指導。有關部門要為青年創業提供一切必要支持,同時對登記的創業者建立創業者群體,及時向群內發送政策信息和市場動態,對青年創業起到扶持、引導作用。
重視思想意識培養、形成全民創業意識。當前我國部分地區存在創業文化缺失現象,主要體現在社會缺乏創業整體意識、創業者不注重技術革新缺乏創新精神、社會對創業及創業者存有偏見、包容度低等方面。
第一,改變創業文化缺失現狀要有長遠規劃,從社會各個層面抓起,形成體系建設。如在青少年早期教育中增加經濟學教育,鼓勵青少年通過勤工儉學勞動體驗感受創造價值的辛勞與樂趣,培養他們早期創業意識,為將來走向社會創業培養創新和風險意識做準備。
第二,要讓青年對創業與創新之間的關系有直觀認識,積累經驗避免創業盲目性。同時通過各種信息途徑對青年創業進行大量宣傳,在社會上形成尊重創業精神、尊重創業者輿論氛圍。
第三,要引導公眾理性看待創業失敗,懂得創業機遇與風險共存,在社會上形成對創業失敗者容忍意識。
提升青年素質能力是青年創業體系建設重點
青年創業教育培育途徑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在高校期間接受正規財務、企業管理和商業法律學習。二是由政府或企業牽頭開展的青年創業培訓,對青年制定不同級別、不同創業項目培訓方案。當前我國青年創業培訓體系建設尚未成熟,在校生創業教育并不普及,即使開設青年創業課程也多流于形式。政府與企業合作培訓青年創業項目缺乏專業師資力量,內容又過于理論化,導致青年創業實踐能力不足。改變這種局面首先要在各梯級學校普及創業教育,改革課程體系,完善創業教育內容,針對不同年齡段青少年制定相應創業教育課程,系統提升創業者能力。同時,利用網絡平臺開設青年創業免費在線講座。為檢驗創業者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政府與企業、主流媒體等組織聯合舉辦創業大賽,選手可結合大賽主題項目進行創業設計,通過大賽發掘青年人才和有價值的創業項目。媒體要加大對青年創業的報道宣傳,在產生社會影響力的同時吸引更多青年關注促進青年創業,可有效提高創業項目轉化率的實施。
當前,我國青年創業導師數量和創業項目較少,專業導師參與青年創業項目不高,對青年創業指導有限。為更好發揮導師作用,政府要積極動員各行業專業人才指導青年創業者就業,同時還可考慮導師以智力為資本入股青年創業項目,以此激發導師參與熱情。要充分發揮各行業組織力量,為組織內青年創業提供相互學習交流機會。另外,政府要對青年創業項目提供法律援助和技術、資金、物力支持,幫助創業者立足根基,更好的把握政策,以提高創業能力。
政府對青年創業體系構建要提供必要的保障
政府對青年創業體系構建要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政府除了在文化、宣傳上推動青年創業,還要出臺相關措施和配套政策法規以保障青年創業權益機制。但從當前社會反饋情況看,官方指導性文件中有關青年創業內容過于抽象和原則化,實施細則法定意義不明確,導致執行效力不高,未能發揮實際效用。青年創業法律建設要符合新時代社會發展和地方實情,了解青年創業面臨的各種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條例。同時中央政府要對各個地方性有關青年創業法律條例進行匯總,審核制定覆蓋全國性的《青年創業促進條例》在全國試用試行,進一步明確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待時機成熟再經人大立法將《青年創業促進法》納入相關經濟法律程序中,同時對各省級相關條例作出指導。政府要聯合行政部門打擊各行業內違法、壟斷、侵犯知識產權、官商勾結等犯罪行為,給青年創業機會均等、社會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
政府對青年創業體系構建要提供必要的資源保障。青年創業往往面臨資金、資源短缺困境,導致創業項目發展艱難。創業資金短缺主要原因有國家或地方金融對青年創業貸款限制條件較多、對青年創業抵押貸款制定標準較高、青年創業項目很難獲得風險投資融資、互聯網金融信貸對青年創業仍缺乏信心等。為解決青年創業資金短缺問題,政府可通過搭建平臺的方式使金融機構與青年創業項目進行投資對接,引導改革傳統金融機構和互聯網金融放貸體系,構建青年創業資信評估機制,有利于更好地為新時代青年創業者服務。
另外,對農村大學生和返鄉青年創業,政府要依靠農村電商與精準扶貧項目為青年創業提供創業渠道,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對農村道路和信息基礎設施進行全方位改造提升,保證道路和通信做到路路通、全覆蓋。同時政府出面與知名電商進行跨平臺合作,將返鄉青年創業項目優質產品優先接入電商平臺,通過網絡銷售實現創業。政府對創業者提供與之相關的各類綜合信息,幫助青年創業者將創業項目做好。地方政府要與國家發改委進行精準扶貧對接,確保農村青年創業者優質產品通過各種渠道走向市場,以此吸引更多農村青年返鄉創業。
總之,為支持鼓勵青年創業,政府部門要聯合社會其他行業,從外部環境、人與資源、創業機會和交易行為上給予青年創業者多方面幫扶,著力構建青年創業體系建設,共同推進新時代青年創業發展。
(作者為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講師)
【參考文獻】
①李先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中小企業內創業研究:模式選擇與路徑設計》,《商業研究》,2017年第10期。
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課題組:《中國青年創業現狀調查報告——創業政策與服務的調查分析》,《中國勞動》,2017年第8期。
③寧德鵬、葛寶山、金志峰:《我國創業政策執行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中國行政管理》,2017年第4期。
責編/張蕾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