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基層干部如何推動法治建設

核心提示: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執政興國、社會發展、百姓福祉都離不開法治的支撐和保障。當前正值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期和社會發展的轉型期,基層政府管理面臨著嚴峻考驗,亟需各級黨員干部充分認識到基層法治建設的重要性。

【摘要】法律是治國之重器。執政興國、社會發展、百姓福祉都離不開法治的支撐和保障。當前正值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期和社會發展的轉型期,基層政府管理面臨著嚴峻考驗,亟需各級黨員干部充分認識到基層法治建設的重要性。

【關鍵詞】法治中國  黨員干部  法治思維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基層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建設的重要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法治中國”的概念逐漸深入人心,而在“法治中國”建設過程中,基層黨員干部的法治思維構建也逐漸提上日程。《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黨員干部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要自覺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因此,黨員干部特別是基層黨員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與水平,將成為當前和今后推動法治建設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衡量黨員干部法治素養的一個重要標志。

基層黨員干部是地方政府形象的代表,肩負著化解基層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的艱巨任務。在“法治中國”建設過程中,培養基層黨員干部的法治思維是極其重要的。一方面,有利于維護法律尊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樹立政府良好的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與此同時,還有利于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和學習能力,能夠將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更好落實。

基層黨員干部是推進基層法治的主力軍,需發揮好基層黨員干部的作用。一方面,基層黨員干部帶頭學法、懂法、守法,提高自身法治意識,遵循法規法紀,加強自身素質,有利于增強執政水平,立榜樣、樹標桿、揚正氣;另一方面,基層干部注重培養法治思維,熟悉運用法律武器,在處理各種矛盾時,才能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以法服人。

個別基層黨員干部法治思維欠缺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我國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已經初見成效,但個別基層黨員干部不按照法律和規章辦事,潛規則衍生,法律權威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在全面依法治國、構建“法治中國”的進程中,必須先行打好地基,加強基層法治建設。而現實中,個別基層黨員干部法治思維欠缺。

個別基層黨員干部存在“重實體、輕程序”的現象。個別基層黨員干部在執法時往往覺得程序繁雜,費時費事,影響工作效率。因此,工作起來隨心隨性,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做。這樣一來看起來提高了工作效率,實則做法有違科學依據,不利于法律權威的維護,同時也影響程序的公平和正義,有礙于法治社會的發展,容易導致矛盾激化,進而引發群體性事件。

個別基層黨員干部存在“選擇性執法”的現象。這種現象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行政部門在處理違法事件時,根據執法者自身利益,甚至主觀臆斷進行執法,侵害了公民的人身和財產權利。究其原因,就是個別基層黨員干部的法律意識不強,僅僅憑著個人意愿進行執法,這種執法是一定會出現問題的,也是我國法治社會建設中的不和諧因素。

法律培訓缺失是導致少數基層黨員干部法律意識不強的一個重要原因。基層黨員干部的工作任務往往比較繁重,很難有空余的時間專門進行法律知識的學習,如此一來,就導致其法律意識淡薄,難以肩負起推動基層法治的重任。

提高基層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的幾點思考

基層黨員干部是黨在基層的一面鏡子,是黨的全面依法治國理念在基層的推動者和實踐者。為了實現全面依法治國,基層黨員干部必須通過學法、知法和懂法,真正掌握法律武器,為法治建設發揮強勁的引領作用。

樹立良好的法律信仰。只有良好的法律信仰才能促使基層黨員干部在工作中時時刻刻以法律為基礎,以制度為準繩,切實履行基層黨員干部所肩負的職責。作為基層組織,要培養基層黨員干部的法治信仰,不斷提高基層黨員干部的法治意識,不斷加強法律政策學習和研究,尊重法律,自覺維護法律權威,培養對法律的敬畏之心。法律的價值在于應用,法律的生命在于實踐。基層黨員干部要立足本職工作,創新多種途徑積極實踐。堅持把分管業務當作用法的橋梁、把工作崗位當作用法的平臺、把解決問題當作用法的核心。

讓“法治型”基層黨員干部有位置。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標準。一是突出法治素養導向,將法治意識作為選拔任用干部的“第一道門檻”。二是突出依法辦事導向,引導基層黨員干部把依法辦事作為一種信念來追求,堅持“法”字當頭,“干”字為先,將全部工作納入到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把精力用到干事創業上,并時時以法律來規范自己,事事以法律約束自己,讓“法治型”基層黨員干部有舞臺、有位置。三是讓人民群眾來評判基層黨員干部是否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同時,在基層法治建設過程中,不僅需要基層黨員干部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充分做好普法宣傳工作,讓法律法規走進校園、走進民房、走進農村等。從而,增強人民群眾的法治觀念,使廣大人民群眾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讓學法、守法、用法的好風氣遍地開花,讓法治觀念深入人心,讓遇事找法的觀念蔚然成風。   

完善制度體系是根本。完善的制度體系是法治建設的基礎,培養基層黨員干部法律思維要從制度和體系的完善開始,并不斷提高其法律研習能力。基層黨員干部人事改革制度是關鍵,按照目前我國基層黨員干部人事制度,一旦進入基層公務員系統,就成為了“鐵飯碗”。少數基層黨員干部不思進取,不學習法律,消極怠工。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科學的評價體系。一是科學設置標準。將運用法治手段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并列入工作考評的重點,設置制度建設法治化、行政執法法治化、信息公開法治化、行政決策法治化、依法監督法治化、矛盾處理法治化等考核指標,讓考核標準具體、規范、精準。二是豐富考核手段。在完善年終考評機制的基礎上,出臺全程監控、檢查督辦、動態分析、情況通報等制度,對法治建設情況實行動態考核。同時,通過滿意度測評、委托專業調查機構開展社會公眾抽樣調查等方式,將考核權交給廣大人民群眾。對于不稱職的基層黨員干部要及時清除,實行“能者上,庸者下”的政策,完善基層黨員干部的考察任用制度,從根本上杜絕親屬關系、裙帶關系等影響基層黨員干部隊伍純潔的因素,切實為基層黨員干部隊伍的形象塑造,提供有力的保障。

用監督和激勵機制激發潛力。任何完善的管理都需要相應的監督機制作為保障。一方面,要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提供充分的渠道讓人民群眾參與監督;另一方面,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讓權力充分受到約束,大力推進法治化、程序化和規范化的進程。只有充分有效的公開,才能實現真正的公正。基層黨員干部在行政執法過程中,要自覺接受組織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人民群眾監督、媒體監督,通過信訪舉報、聯系群眾、輿論監督、聽證會、網上評議等多種形式,了解人民群眾的心聲,堅持做到權力、政務、指標、過程和結果“五公開”,全面、全程接受人民群眾監督,積極謀求公平、公正的監督實效。同時,不斷健全激勵機制,充分激發基層黨員干部的潛力,提高基層黨員干部的學習能力和工作積極性。

(作者分別為東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博士研究生;東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教授、博導)

【參考文獻】

①王鋒、張磊:《基層公務員法治思維建設路徑研究》,《文史博覽(理論)》,2015年第11期。

②李云霖、胡正昌、陳歡:《法治中國建設中的基層公務員法治思維》,《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1期。

③廖原:《論公務員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的養成——以現代憲法學功能轉型為視角》,《桂海論叢》,2014年第3期。

責編/肖晗題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孫渴]
標簽: 法治   基層   干部   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