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政策解讀 > 正文

以價格改革促進綠色發展

國家發改委發布規范性意見,定任務書列時間表

以價格改革促進綠色發展

到2020年,有利于綠色發展的價格機制、價格政策體系基本形成,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成本內部化的作用明顯增強;到2025年,適應綠色發展要求的價格機制更加完善,并落實到全社會各方面各環節……7月2日,國家發改委公布《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促進綠色發展的價格改革定下任務書,列出時間表。

逾半數舉措屬于政策創新,同時考慮各地實際和社會承受能力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意見》正是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動綠色發展決策部署的一項重要舉措。”發改委價格司司長岳修虎說。

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中最靈敏、最有效的調節機制。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完善資源環境價格機制,是大勢所趨。近些年來,我國促進綠色發展的價格政策不斷出臺,對節能環保、優化產業結構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空氣更潔凈。2004年以來,脫硫、脫硝、除塵和超低排放電價等環保電價政策,有力支持了燃煤發電機組相關改造工作,使全國主要污染物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排放總量分別降低約22%、25%和11%。

用水更節約。通過統籌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改革區域畝均節水約110立方米,灌溉周期平均縮短約20%,截至2017年底,改革實施面積超過5200萬畝,促進了農業節水增效和發展方式轉變。

然而,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要求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迫切需要相比,相關領域的價格形成機制還有待完善。比如,資源稀缺程度、生態價值和環境損害成本沒有充分體現,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價格機制沒有真正建立等。

針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綠色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意見》提出的政策措施中,一半以上都屬于政策創新,如建立企業污水排放差別化收費機制、完善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化激勵機制、完善部分環保行業用電支持政策等。

需要指出的是,《意見》不是一個“一刀切”的調整價格文件,而是把重點放在建機制上。“鑒于各地資源稟賦條件、污染防治形勢、產業結構特點以及社會承受能力等不同,《意見》專門為各地探索創新預留了空間。”岳修虎說,《意見》在政策設計上強調排放污染者付出應付的成本,同步做出政策安排,切實保障低收入群體的生活不受影響。

建立污水處理費動態調整機制,企業污水排放差別化收費

近些年,我國城鎮污水處理行業發展較快。根據住建部數據,今年一季度,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累計處理污水逾139.2億立方米,相當于994個杭州西湖的水量。

污水處理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污水處理費收入上繳財政,再由地方政府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向污水處理企業支付服務費,不足部分由政府補貼。隨著環保標準提高,部分企業污水處理成本上升,污水處理費不能滿足更高環保標準的要求;鄉鎮、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滯后,污水處理收集率不高,也不利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此外,按照現行政策,同一地區不同企業排放污水污染物種類和濃度不盡相同,卻執行相同的收費標準,不利于公平競爭。

針對發展中的煩惱,《意見》用最長篇幅對污水處理收費政策進行修訂完善,并提出了5項政策措施。

——定準則、明邊界,建立城鎮污水處理費動態調整機制。污水處理費收多少算合理?成本如何測算才不是“哭窮”?財政怎么補貼才不是“無底洞”?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牛育斌指出,此次《意見》有“四明確”。一是明確了制定污水處理費標準原則,即補償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設施運營成本并合理盈利,但不含污水收集和輸送管網建設運營成本,清晰界定了價格和財政在成本上的分擔邊界;二是明確了建立定期評估和動態調整機制;三是明確了具體時限要求,即到2020年底前城市污水處理費標準與污水處理服務費標準大體相當;四是明確了收費范圍,即具備污水集中處理條件的建制鎮全面建立污水處理費用制度,同步開征污水處理費。

——差異化、控源頭,建立企業污水排放差別化收費機制。《意見》鼓勵地方根據企業排放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種類、濃度、環保信用評級等具體情況,分類分檔制定差別化收費標準,促進企業污水預處理和污染物減排,并明確提出工業園區要率先推行。“差別化收費政策是在總結部分地方經驗做法基礎上形成并進一步完善的。主要是針對工業污水排放進行精準施策,實行高污染高收費、低污染低收費,促使企業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排放。”牛育斌說。

——高標準、嚴要求,建立與污水處理標準相協調的收費機制。不同區域,環保要求不同,污水排放標準不同,污水處理費上也應有所體現。《意見》支持污水處理排放標準提高至一級A或更嚴格標準的城鎮和工業園區,相應提高污水處理費標準,并強調長江經濟帶相關省份要率先實施。

——補短板、強意識,探索建立污水處理農戶付費制度。污水處理在農村地區是短板。為此,《意見》提出,在已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農村地區,探索建立農戶付費制度,重在強化農村居民環保意識,助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市場招標、定期報告,健全城鎮污水處理服務費市場化形成機制。《意見》提出,推動各地通過招投標等市場競爭方式,形成公開、透明、合理的污水處理服務費標準,并鼓勵將城鄉不同區域、規模、盈利水平的污水處理項目打包招投標,促進城市、建制鎮和農村污水處理均衡發展。同時建立污水處理服務費收支定期報告制度,為完善污水處理費標準提供參考。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銀冰瑤]
標簽: 價格改革   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