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前沿理論> 正文

維護多邊貿易體系是全球貿易治理當務之急

世界貿易組織(WTO)及其前身關貿總協定(GATT)是二戰后全球貿易治理的核心,它既是一個多邊貿易體系的制度框架,又是一套全球貿易治理的規則集合體。經歷了70多年的發展,多邊貿易體系面臨諸多困難,主要表現在:全球貿易治理的制度框架呈現從多邊主義到區域主義,甚至是單邊主義的變化;全球貿易治理的規則集合體不斷擴展,全球貿易治理的規則話語權發生了變化,這些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規則制定者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沖突加??;全球貿易治理在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交叉前行,而今保護主義更為流行;WTO的談判機制、爭端解決機制遭遇破壞,多邊體系的運行面臨癱瘓。本文對以上問題進行梳理,并結合中國在全球貿易治理中的表現提出維護多邊貿易體系的建議。

多邊貿易體系的發展和全球治理的核心要素

多邊貿易體系始于17世紀的西方社會。17世紀中后期,英國資產階級逐步取得政權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建立。對外,英國瘋狂地掠奪殖民地,加速資本原始積累。與此同時,全球化及全球市場建立并發展起來。在貿易政策上,英國新興的工業資產階級要求實行自由貿易,甚至是單邊的自由貿易。直到20世紀初,尤其是1932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后,英國在經濟上和技術上的競爭力日益下降,不得不放棄它長期執行的自由貿易政策,轉而實行保護貿易政策。

二戰后,GATT簽署,美國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將其貿易理念融入到全球經貿治理中,主要特點是:

第一,“非歧視”成為多邊體系的貿易原則,為多邊談判提供了基本依據,成為全球貿易治理的核心思想,并起到示好效應的作用。

第二,多邊主義不但是一種貿易體制,也作為一種外交形式或政治工具而存在。從冷戰到20世紀80年代,美國國際戰略以遏制蘇聯為標志,其全球貿易治理的思路是:以多邊為主,復興美國重要盟友西歐和日本的經濟,共同遏制蘇聯,使自由貿易體制成為冷戰的工具。20世紀90年代后,隨著蘇聯解體,美國開始偏離這一治理思想,逐漸走向區域主義、雙邊和單邊主義。

第三,建立了以法律為基礎的全球體系。這個體系曾被認為是國際關系和諧穩定發展的最佳方式,得到多數國家的認同,為全球化創造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制度環境。

第四,多邊體系始終貫穿著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的博弈。世界貿易組織法強調自由貿易,但保留了大量的保護性條款。在實踐中,美國從未真正履行過自由貿易承諾。特別是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貿易保護主義更是肆意世界。

全球貿易體系的危機

多邊主義的危機

從20世紀90年代,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為代表,美國自由貿易區戰略開始實施,這一侵蝕多邊體系的戰略轉型在“9·11”后更加趨于明顯,從小布什到奧巴馬,美國完成了自由貿易區的躍進。在美國戰略變化的帶動下,全球區域主義流行。據WTO統計,截至2015年10 月15 日,全球區域貿易協定(RTA)累計達265個,其中覆蓋商品和服務貿易的有127個,僅覆蓋商品貿易的有137個,僅覆蓋服務貿易的有1個。絕大多數國家參與了一項以上的區域貿易協定。

目前,全球貿易體系進入特朗普階段。特朗普堅守民族主義和反自由貿易的立場,向中國悍然發動貿易戰,70多年來的全球貿易治理體系正出現致命裂痕。如果特朗普不停止其貿易保護行為,美國很可能會毀掉多邊體系。

WTO的運行機制停滯

首先,多邊談判進行緩慢,多哈回合談判于2001年啟動,原計劃2005年完成,至今沒有進展。

第二,原本還保持運行的WTO爭端解決機構面臨癱瘓的危機。上訴機構是WTO最高裁決機構,由七人組成。爭端解決規則規定,上訴機構成員的任命需要WTO成員之間達成共識。實際上,這意味著WTO成員如果不正式反對任命的話,就默示同意。目前該小組有三個席位空缺,為此該小組已經有一年以上的時間無法充分發揮作用。如果現任上訴機構成員斯旺森(Shree Baboo Chekitan Servansing,前毛里求斯駐WTO大使)在今年九月不能獲得連任,空缺的職位屆時將增加到四個,意味著爭端解決機構將徹底癱瘓。自2017年8月以來,美國一直反對啟動任何程序開始選擇新的法官來填補目前的空缺。美國辯稱不能批準新法官,原因是上訴機構運作中的“系統性”問題仍未得到解決。

第三,多邊貿易體系日益面臨民族主義的挑戰。伴隨全球化的發展,國家之間的相互依賴增強,整合程度越來越高。但是,以2008年金融危機作為一個節點,各國逐漸亮出了相互依存的底線。2008年的危機使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全球化的分配不公問題,某些階級受益,而其他階級比之前更貧窮;一些國家受益,一些國家更窮。隨著全球化潮汐退去,一些國家開始走上民族主義的道路,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表現是人們對WTO投出了不信任票,尤其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要退出WTO。

Image 1

WTO規則談判滯后

WTO規則制定的速度過于保守和緩慢,無法反映全球化下新生產范式的利益訴求。在傳統貿易范式下,各國依據比較優勢生產某一產品,進行國際貿易。隨著全球化的深入,全球價值鏈驅動全球貿易及投資的范式改變了以往以最終產品貿易為主的傳統貿易形式,國際貿易不再是簡單的買賣。在全球價值鏈下的貿易可被稱為任務貿易,即跨國公司將采購、設計、生產、營銷、運輸等任務活動分別布局在全球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國家,由此形成了全球生產體系和貿易體系。這種方式使得產品不僅僅是一國制造,而是世界制造。這就要求WTO必須擴大貿易談判的范圍,鑒于多哈談判的停滯,這些新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引發在某些領域國際規則的缺位。

貿易保護主義盛行

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多年,但2018年3月推出的301報告卻有著與以往不同的特點。報告對于中國產業政策做了細致的觀察,總結了中國政府主導科技進步的主體和框架,并提出質疑。從報告的內容上分析,不難看出,這次美國發起貿易戰,實際上不是貿易戰,而是產業戰,其實質意圖是遏制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的可能性,打擊中國未來的競爭優勢,這是貿易戰在內容上的升級。

中國全球貿易治理的任務

多邊體系面臨困難的歷史節點是全球化出現逆流,全球化需要再平衡,因此全球治理的歷史使命應該是使全球化均勢發展,促進最多數國家的共同發展。

在這一歷史背景下,中國和美國的貿易戰就是全球貿易治理的體系之爭、規則之爭,也是發展權利之爭。中國全球貿易治理的首要任務是維護多邊體系。其次,中國應逐漸發出聲音,成為多邊貿易體系的核心倡導者。倡導從各國的實際出發,摸索合作的路徑。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是對這一功能的有益實踐。最后,落腳在近期的貿易戰,什么是貿易戰的多贏?那就是,通過中美兩個大國的較量,中國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美國放棄單邊主義,多邊體系起死回生。

【本文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編:趙鑫洋 / 賀勝蘭

責任編輯:賀勝蘭
標簽: 多邊貿易   體系   貿易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