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代青年肩負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任,培育青年的擔當精神是當前青年道德教育的重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培育青年的擔當精神,要增強青年的政治認同,發揮教育部門的主導作用,激發青年潛能,鼓勵青年擔負起民族復興大任,成為有擔當精神的時代新人。
【關鍵詞】青年 擔當精神 道德培養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擔當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新時代青年需要擁有的優良品質之一。培養有責任心、能擔當的時代青年,體現了我黨的戰略決策和遠見卓識。站在歷史新高度,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青年具有使命感和擔當精神。
培育青年的擔當精神是當前青年道德教育的重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
在新時代,培育年輕人的擔當精神是當前青年道德教育的重點,面對任何險阻,年輕人要堅定信念、勇于承擔、敢于糾錯,這是時代青年必須擁有的素質。因此,要注重對時代新人的擔當精神的塑造,使之成為青年一代實現奮斗目標的動力和保障。從個人成長層面來看,擔當精神是實現追求的信念和信心,養成自覺擔當的品質,才能在自信自強精神的鼓舞下直面問題、迎難而上,實現奮斗目標和人生價值。從建設國家層面來看,只有培養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國家和民族才有前途和希望,民族復興之夢才能實現。因此青年要與時代主題同心同向,以實現中國夢為目標,勇于擔負起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重任。隨著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青年擔當精神將對我國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培育青年擔當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實現需要青年人才,而人才的獲得需要教育,為實現人才強國戰略,教育要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人才培養關系著國家未來建設和發展。對當代青年擔當精神的教育符合國家的教育目標。培育青年擔當意識,要通過教育,讓青年了解國家發展、民族振興需要有擔當的年輕人的努力奮斗。肩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重任的時代青年,要自覺提升自我認知,才能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青年所迸發出的愛國熱情是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的動力,而培養造就有為青年是政府和社會的職責所在。青年有責任通過學習培養自身的擔當品質,同時需要在實踐中鍛煉自己。2015年7月,在致全國青聯十二屆全委會和全國學聯二十六大的賀信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的重任。”實現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目標,迫切需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需要大批有技術、有能力、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學校、社會教育機構正是培育時代所需人才的基地。在教育中提倡擔當精神,鼓勵廣大青年學會擔當、敢于擔當,正視社會發展中遇到的各種阻力和挑戰,才可以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優勢和主動。
發揮教育部門的主導作用,強化青年的擔當意識
要想做好大事業就要有大擔當,要想有大作為就要擔負大責任。為此,我們要大力培育和弘揚青年的擔當精神,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輸送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
發揮教育部門的主導作用,強化青年的擔當意識。在塑造青年擔當精神方面,教育部門起著關鍵作用。要通過愛國思想教育,讓青年將擔當意識與國家命運聯系在一起,強化擔當的責任感。要想讓青年對國家、民族有擔當意識,首先就要讓青年認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了對國家的政治認同才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堅定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青年要把握時代機遇,在實踐中探索真理。對此,教育的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教育機構要通過政治理論引導,讓青年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從而積極參與社會主義建設。通過黨史研究,結合實踐,使青年加深對黨和國家的認同,讓他們的使命感和自覺性與個人理想和國家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在思想上牢固樹立擔當信念。新時代青年人要肩負起民族復興大任,需要青年通過政治教育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明確作為時代新人的標準,通過學習中國近現代史,認清我國社會發展所走的歷程,認識到個人努力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
當今中國以更開放的姿態迎接新時代,面對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多元價值觀念帶來的沖擊,我國青年一代要堅守思想陣地,在關注自身發展的同時為社會貢獻力量。年輕人要以核心價值觀為指導,了解中華傳統文化、革命歷程、社會主義內涵、世界其它先進文化,從這些優秀知識中汲取營養,從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更深刻的認知,從而以民族復興為己任,展現青年人的擔當。
激發青年潛能,在社會實踐中培養擔當精神
激發青年潛能,樹立擔當的自覺。青年要展現擔當精神,首先要有承擔責任的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對青年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青年人的素質決定了中國夢實現進程。在未來世界格局中,人才競爭更加激烈,培養青年人才要引導其重視學習,讓青年掌握科學嚴謹的學習方法,不斷地在學習實踐中激發求知欲,通過努力掌握一技之長。培育青年擔當要讓青年養成敬業精神,這也是一種能力素質。敬業精神需要艱苦磨練獲得,要讓青年做好刻苦攻堅的思想準備,經過長期磨礪體會成功的來之不易,在實踐中樹立成才的信念。
在新的歷史時期,青年要做與時俱進的創新人才。只有創新才能發展。如今創新已成為社會各行各業的共識,成為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也讓我國從產業大國逐步邁進產業強國的行列。在不遠的將來,整個社會會更注重科技創新,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研發使用,在改變社會的同時也讓人類發展面臨更多挑戰,這些都需要高素質、高技術的青年人才。因此,青年作為時代新人必須培養創新品質,才能與時代同步。通過增強創新創造能力,激發青年潛能和創業精神,增強他們在社會中的擔當意識和競爭力。
在社會實踐中培養擔當精神。青年作為時代新人要形成擔當精神的自覺,首先要在教育、管理、服務上自我強化,這是對青年進行教育的最終目的。青年人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在工作實踐中強化工作能力和服務意識,實現自我價值,體現自身的責任和擔當。在這一過程中理想與能力、擔當三者間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理想是奮斗目標,缺乏理想即便有能力和擔當之心也無法找到正確方向。而缺乏能力,理想和擔當是無法實現的。擔當是責任和義務,如果沒有擔當,空有理想和能力,更不可能實現中國夢。青年要經社會實踐磨練,堅定意志和擔當精神,在工作中感受祖國發展帶來的人生價值和社會責任,體會使命的光榮意義。
新時代為青年發揮能力、成就夢想創造條件,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廣大青年要志存高遠,正確認識自身價值和使命,把自己的理想和能力應用于工作實踐,勇于承擔責任。在工作實踐中要戒驕戒躁、謙虛謹慎,多虛心求教,養成謙和、自律、擔當的良好品行。在新時代,青年人要展現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牢記自己肩負的使命,從自身做起,以擔當精神投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中。
(作者為河南工學院副教授)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致全國青聯十二屆全委會和全國學聯二十六大的賀信》,新華網,2015年7月24日。
②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新華網,2017年10月27日。
③《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責編/王妍卓 牛牧瑤(見習)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