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經濟專題 > 正文

穩預期 有信心

“穩預期”,是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六個穩”之一。在經濟穩中有變的情況下,理解穩預期,涉及三個問題:當前經濟怎么看?運行趨勢怎么樣?接下來怎么干?多方分析指出,經濟平穩運行的基本面沒有改,走穩走好的趨勢沒有改,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國經濟將穩步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

怎么看

上半年穩中向好基本面鞏固

“上半年中國經濟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說。

“穩”在哪里?

先看增速,上半年GDP增長速度是6.8%,連續十二個季度穩定運行在6.7%至6.9%的中高速區間,中國依然是世界上發展最好的國家之一;再看就業,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連續三個月都低于5%,就業不僅是穩,而在持續改善;物價方面,居民消費價格CPI上半年上漲2%,呈現溫和上漲態勢;糧食是根基,2018年全國夏糧總產量13872萬噸,屬于較好收成;吸引外資,中國魅力不減,上半年新設外資企業29591家,同比增長96.6%。

“好”在何處?

結構優化升級。據介紹,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54.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3個百分點;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60.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個百分點。動能加快轉換。上半年,日均新登記市場主體1.81萬戶,代表技術進步、轉型升級和技術含量比較高的相關產業和產品增長較快,服務消費加快增長。除此還有質量效益提升等。

總的看,上半年,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基本面得到鞏固,短期下行壓力沒有對中國經濟造成明顯困擾。更重要的是,經濟增長的格局中,內需成為決定力量。外部環境雖有所變化,但中國經濟平穩增長的基礎扎實。

怎么樣

有把握完成全年既定目標

分析經濟形勢,現有的“形”固然重要,更關鍵是把握運行中的“勢”。

宏觀經濟怎么走?

“中國經濟潛力大、韌性足。雖然經濟面臨波動的風險,但是總體保持穩定、完成全年6.5%的既定目標沒問題。”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強調。

看消費,2011—2017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年均達56.8%,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持續增強。特別是今年以來,信息、休閑等領域的消費支出快速增長,消費升級的態勢良好。中國作為擁有近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和4億多中等收入人群的國家,發展潛力大、回旋余地大。

看投資,增速雖有所放緩,但結構在不斷優化。特別是制造業內部用于改造升級的投資保持兩位數增長,新興產業快速崛起,新動能的壯大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

經貿摩擦一定程度上給中國經濟帶來壓力,但總體有限、可控。近年來中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目前經濟增長中內需貢獻超過90%,外貿依存度約33%,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何況中國實行全方位開放,外貿并不完全依賴一個國家或地區,成熟的多邊貿易體制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提供了足夠的替代選擇。

怎么干

理性判斷精準施策堅定信心

穩預期,說到底要靠堅定信心。信心來自于對經濟走勢的理性判斷,也來自于適時應變的精準施策。

最近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

“積極的財政政策將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指出。他表示,積極的財政政策將為經濟社會運行注入確定性,通過實施減稅降費、鼓勵研發創新、支持普惠金融、扶持中小微企業等措施,穩定國民經濟,引導形成良好的社會預期。

“穩健的貨幣政策將為實體經濟予以更多實實在在的支持。”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說,當前政策指向很清晰,在信貸方面,更注重差異化,有保有壓,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結合起來,向小微企業、“三農”企業傾斜,積極改善市場預期。

企業是市場主體,企業的信心格外珍貴。

中國企業家協會首席研究員繆榮介紹,企協最近組織了多家企業就當前外部形勢變化進行交流,“有的企業感受到了影響,但大家對未來還是充滿了信心。”

越是外部環境變化,越要專注于做好自己的事。

多位專家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的確面臨一些新挑戰和新的不確定因素,但只要中國繼續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擴大內需,可以預見,中國經濟仍將在合理區間運行。(記者 白天亮 李婕)

[責任編輯:銀冰瑤]
標簽: 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