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13日電 9月13日上午10時,在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屈冬玉向媒體介紹了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活動安排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屈冬玉表示,黨中央、國務院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農、愛農思想的一個具體行動。為了讓全社會關注、重視中國農民豐收節,農業農村部認真謀劃設計了1+6+N的總體活動安排。“1+6+N”中1是指一個主會場(北京),6是指六個分會場、體現中國農耕文明的區域特點,N就是策劃了100多個系列活動。
我們推出了“5個100”,屈冬玉介紹說,農業首先要吃的好,吃的有特色,吃出文化來。首先就是農產品能夠實現優質優價,原來只關注原料,現在要關注終端產品和品牌,所以我們推出了100個品牌農產品、100個特色村寨、100個鄉村文化活動、100個鄉村美食和100個鄉村旅游線路。據了解,這“5個100”是自主推薦,將在中國農民豐收節官網上公布。
關于如何慶祝農民豐收節,屈冬玉表示,農民豐收節要把慶祝活動重心放到縣鄉村,做到農民主體、政府引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最后要讓農民滿意,也要讓市民滿意。
另外,農民豐收節這個大平臺也是為了產銷精準對接,生產者和消費者能夠互相發現價值。激發“城里人”對農村生活、對鄉村文明、對傳統文明的向往。“那就是對農民最大的幫助。”屈冬玉說,“鄉村產業一定是在農村,鄉村產業是在鄉村把農產品變成商品,可以變成二產的產品,也可以變成三產的產品,也可以把鄉村本身的景觀,就是環境消費,從公共產品變成有價值的商品,這樣鄉村產業才能形成。”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