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獨家連線 > 正文

改革開放政治邏輯與經濟邏輯的互動(2)

第三,堅持公有制與民主集中制,形成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是社會主義的巨大優勢,這一優勢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社會主義公有制。公有制經濟的資源歸全體人民所有,國家從全體人民利益和社會長遠利益出發,對公有制經濟的資源進行集中配置和使用,有利于解決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全局性和共同性問題。另一方面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民主集中制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則,這一原則既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從人民群眾中吸取智慧,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又注重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長遠利益和共同利益。民主集中制原則為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重大矛盾,克服各種利益沖突提供了切實的政治保障。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重要的經濟邏輯,堅持民主集中制是重要的政治邏輯,正是因為二者有機統一,相輔相成,才形成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第四,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為推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提供動力。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改革開放的重要任務,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就是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建立平等的競爭環境,規范市場秩序,使市場活力和創造力得到充分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要求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與之相適應,鼓勵勞動群眾廣泛參與國家和社會管理,維護勞動者的各項權益,提高勞動群眾國家主人翁責任感。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是改革開放的重要經濟邏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是改革開放的重要政治邏輯,兩種邏輯相互作用,既有力地推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又有力地推動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建設,使勞動者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力得到充分的實現,有力地調動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第五,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優點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社會主義經濟是市場經濟,從經濟邏輯上講,各類市場主體是平等的競爭主體,市場自身具有激勵市場主體進行創新和競爭的機能,能夠對資源進行必要的配置,因而不需要政府代替市場對市場主體的經營決策進行直接干預。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本質是維護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和共同利益,從政治邏輯上講,社會主義國家必須通過自己的各項職能,特別是經濟職能來維護和實現勞動者的權力和共同利益。在這一認識指導下,我們在微觀層次加強國有企業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在宏觀層次對傳統的集中計劃管理體制進行深入改革,政府不再對經濟運行進行事無巨細、無所不包的管理,而是著重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等。正是基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注重勞動者個人利益和首創精神的經濟邏輯,和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注重勞動者共同利益和主人翁地位的政治邏輯的互動,我們黨成功實現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結合,為探索市場經濟的新模式提供了中國經驗。

新時代繼續推動政治邏輯與經濟邏輯的互動

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在新時代,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這一根本原則,切實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提供強大政治思想保障。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要切實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要牢固占領意識形態工作主陣地,在全社會唱響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旋律,提升主流意識形態在全社會的傳播力、引導力和公信力,激發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強大力量;要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所指出的那樣,“我們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用寬廣視野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堅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斷超越自己,在開放中博采眾長、不斷完善自己,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進入新的時代,為了完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面臨的一系列新課題新任務,必須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具體來說就是要大力加強黨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確保堅定不移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全體黨員不斷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就是要大力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就是要大力統籌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協調領導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全過程;就是要大力加快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步伐,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切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兩個毫不動搖”是對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內涵的豐富和發展,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邏輯與經濟邏輯辯證運動的體現,是理解中國道路和破解中國奇跡奧秘的密鑰。進入新時代,我們必須避免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二元對立的思維,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更好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既要理直氣壯地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不斷增強國有企業活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又要堅定不移推動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同步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和發展,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對發展民主政治提出了內在要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切實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才能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廣闊的政治空間。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真正實現人民民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和價值取向。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必須牢牢把握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統一的民主政治建設原則。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統一于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偉大實踐,我們要從制度上保障和發展人民民主,切實做到把人民當家作主制度化、法治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是要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此,我們要大力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落實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之中。

(作者為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趙光菊]
標簽: 改革開放   政治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