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總工會關愛職工身心健康,攜手廣東省國學學會,開展了國學大講堂•名醫面對面之《黃帝內經》中的養生智慧,讓職工們了解傳統中醫文化,普及國學國粹和健康知識。
活動邀請到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中醫師,廣東省國學學會理事、醫學博士、副教授彭銳做主講嘉賓。彭教授用通俗易懂又形象生動的案例,向大家講解了《黃帝內經》中的養生智慧,并強調現代人日常養生要注重養性情養心態,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我國的醫學瑰寶《黃帝內經》早就發現了人的健康養生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提出了養生與十二時辰關系密切。由于每個時辰都會有不同的經脈“值班”,人體內的氣血也按照一定的節奏在各經脈間起伏流注。為此,養生要順應身體節律和它自身的循環運轉,即養生要注重“因天之序”,注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循序而動,才能獲得良好的養生效果。彭教授向南海區總工會的職工們重點講解了十二時辰的養生要訣,包括子時應睡子午覺,丑時應養肝不熬夜,卯時大腸經當令應給身體及時排毒等,教大家通過十二時辰對應的身體五臟六腑當令時機,將養生知識融入到日常生活習慣中去,這對改善體質,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彭教授還給大家傳授了了四季養生的要訣:春天要抒情,夏天要開懷,秋天要微笑,冬天要靜坐。
職工們表示,了解傳統中醫文化能幫助他們提高關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的意識,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到順應天意,勞逸結合,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