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經濟大家談 > 正文

遲福林: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海南自貿試驗區

遲福林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

未來2-3年,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中央對海南的基本要求。這個“高標準高質量”,我理解:第一,要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為目標。把認識與行動統一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上來;第二,要以自由貿易港為主題。找準從自貿試驗區走向自貿港不可或缺的要素,主動探索實施;第三,要以2020年為時間窗口期,開好頭、起好步,為探索實行符合海南發展定位的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打下堅實基礎;第四,堅持以開放為先、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努力建設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改善營商環境要有重大突破

從現實情況看,改善營商環境成為海南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自貿試驗區的首要問題:一是營商環境不優是內外投資者詬病海南的集中點;二是從自貿試驗區走向自貿港,優化營商環境成為首要關鍵。

改善營商環境的突出矛盾是市場活力不足與政府效率低下。當前,如何激發市場活力、形成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大格局是海南改善營商環境的首要任務。以房地產市場為例。建立海南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核心是政府在保障基本住房需求的前提下,有效發揮市場在房地產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實現“市場的歸市場,保障的歸保障”。

如何充分激發市場活力,關鍵之舉在于服務業市場開放的實質性破題。應當說,海南既有條件、又有可能在現代服務業市場開放方面走在全國前列。例如,率先實行旅游、購物、健康醫療、文化娛樂、教育、航運等產業項下的自由貿易政策,海南要努力在這方面尋出路、謀突破。這不僅符合海南的實際,而且會產生多方面的效應。其一,實質性促進自貿試驗區與自貿港的有機融合;其二,會產生比重點區域開發更快、更明顯的拉動效益;其三,在現代服務業發展方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海南盡快在服務業市場開放、服務貿易創新發展上推出相關的重要行動方案,就會由此激發市場活力、形成市場環境的突出優勢。

改善營商環境的當務之急是明顯提高政府辦事效率。有報告指出,2011-2016年,在全國31個省份政府效率排名中,海南由29位下降至31位。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自貿試驗區,提高政府效率成為改善營商環境的重中之重,要在這方面盡快出實招、下猛藥。例如,爭取年內以全面實行企業自主登記制度為突破口深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在嚴守法律法規和有效市場監管的前提下,賦予企業自由生、自由死、自主經營的基本權利。

改善營商環境的主要目標是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例如,盡快研究出臺《海南經濟特區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條例》,在創新民營經濟發展方面走出一條制度化、法治化之路。再如,可否創建海南自貿試驗區“數字法庭”,由此為海南發展以數字經濟為重點的高新技術產業提供法律保障。

提高資源利用效益要有明顯成效

海南擁有區位、資源、生態環境等獨特優勢,具備“更好發展起來”的諸多條件。從現實看,把潛在的巨大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競爭優勢是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自貿試驗區的重中之重。在這方面,海南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把提高資源利用效益作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目標之一。海南土地、熱帶農業、海洋、生態環境是獨特的寶貴資源。但總的看,海南的資源利用效益還相當低。從島嶼比較看,海南與臺灣的土地面積差不多,海南約2/3是平原,臺灣約2/3是丘陵和山地,海南地質條件比臺灣要好得多;但2017年,海南每平方公里土地產出的GDP只等于臺灣的11.7%。從海洋資源利用效益看,海南管轄的海洋面積占全國的2/3,但2017年海南的海洋經濟產值僅為浙江的16.6%、山東的8.5%、廣東的7%。從熱帶農業資源利用效益看,熱帶農業是海南的一大優勢,但熱帶農業的附加值很低。為什么?重要原因是農產品加工水平低。目前,海南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僅為32%,與發達國家90%、國內平均水平40%-50%相比還有明顯差距;海南水產品加工轉化率僅為47%,而國內發達地區已達70%以上。

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益是重點。從目前看,受制于區域、城鄉體制壁壘,全省土地資源潛力遠未釋放。2017年海南地均生產總值為0.13億元/平方公里,僅相當于廣東全省的26%、香港的0.6%、新加坡的0.43%。如果到2020年海南土地資源利用效益達到廣東省2017年的50%左右,估計將會有7000-8000億元的資本需求;如果到2025年達到香港2017年的5%,估計將會有3萬億元以上的資本需求;如果到2025年達到新加坡2017年的5%,估計將會有5萬億元以上的資本需求。

關鍵是創新體制機制。要按照“全島一個大城市”推進行政區劃和行政體制改革,深化“多規合一”改革,在全省規劃統一的基礎上,加快推進土地利用統一、基礎設施統一、產業布局統一、城鄉發展統一、環境保護統一、社會政策統一,由此顯著提升全省資源利用效益和政府行政效率。海南發展的最大潛力和后勁在農村。海南有條件在城鄉融合發展、鄉村振興方面走在全國前列。例如,率先取消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實施全省統一的居住證管理制度,實現城鄉、區域人才的自由流動;率先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使農民獲得穩定的財產性收入,率先探索走出一條城鄉融合發展、建立美麗鄉村的新路子。

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旅游消費中心要有實質進展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推動海南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是未來幾年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自貿試驗區的重大任務。

國際化產品與服務供給不足成為突出問題。當前,海南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面臨的突出矛盾在于國內不斷上漲的服務型消費需求與海南國際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嚴重不足。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著力點要放在擴大國際化旅游產品及相關服務供給上。根據海南旅游部門抽樣調查,2018年第三季度,海南國內過夜游客人均天花費是814.85元人民幣,其中交通、住宿、餐飲三項基本性消費占比為69.27%,購物、娛樂、專項服務、租賃服務支出僅占21.68%。這個數字,反映出海南可選擇的旅游產品很少,游客的消費需求難以滿足。

培育旅游消費新熱點。一是加快海南免稅購物政策的重大調整。例如,爭取中央將免稅特許經營權下放給海南,所有符合條件的企業都可以經營免稅業務;全面放開日用消費品的品種限制,實行離島免稅商品負面清單管理;在確保自用的前提下,放開對本島居民購買免稅產品的限制。二是以健康醫療市場全面開放為重點培育旅游消費新熱點。努力爭取進口藥品、醫療器械市場開放的重要突破,率先在海南免征進口藥品增值稅;爭取支持海南引進美國、歐盟的藥品質量安全標準,將在歐盟、美國、日本已批準上市但在國內尚未獲準注冊的藥品審批權下放給海南;爭取在以癌癥治療為主的醫療器械進口方面實行零關稅;爭取將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的某些開放優惠政策擴大到全省;鼓勵發展與國際接軌的各類商業醫療健康保險,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關鍵之舉是與香港合作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例如:和香港聯手打造免稅購物的產業鏈、消費鏈;推動瓊港服務管理標準、規范及市場監管執法標準的全面對接。

人才引進要形成獨特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最好的環境是良好體制機制。”建省之初的“十萬人才下海南”,主要原因在于打破了引、用人才的體制束縛,使海南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還相當落后的情況下,成為青年人創業的熱土。今天,海南吸引各類人才,仍是要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形成具有吸引力的獨特優勢。

從自貿試驗區走向自貿港是吸引人才的最大優勢。中央支持海南建設自貿試驗區和自貿港,給各類人才發展帶來良好預期。在這個獨特優勢下,務實可行的方式是建立多種類型的平臺,為人才創造創新創業的重要機會。

體制創新是關鍵。例如,建立創新工作室制度,賦予科研人才更大的自主權;對科研人員科技創新收益和成果轉化收益不設上限,鼓勵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通過股權、期權、分紅等方式激勵科技創新,營造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解放思想,“只求所在,不求所有”,把海南某些高校的新校區交給海內外名牌大學來辦,在開放中提升海南整體教育水平。

我相信,按照中央的要求,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海南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就一定會擔負起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自貿試驗區和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歷史重任。

[責任編輯: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