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當東西部扶貧協作排頭兵
浙江省副省長彭佳學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根本遵循。早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就親自部署了欠發達鄉鎮奔小康、山海協作、下山移民等扶貧工程,親力親為抓對口幫扶和對口支援工作。這些年來,我們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在高水平抓好省內扶貧開發工作的同時,把東西部扶貧協作擺在突出位置,把助推對口地區發展作為浙江分內的事來辦,五級書記一起抓、全省上下齊心干,爭當新時代東西部扶貧協作排頭兵。
提高認識、提高站位,不斷增強扶貧協作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出發作出的大戰略、大布局、大舉措。中央安排浙江結對幫扶支援四川、貴州、湖北、吉林、新疆、西藏、青海、重慶等8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涉及31個市(州、地區)、101個縣(市、區)。這是對浙江的充分信任和重大考驗,必須高標準推進、高質量完成。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們主動到對口地區進行高頻次、全方位的溝通對接,全面準確了解對口地區所需所盼,有力推動了“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工作要求的落實。
精準聚焦、精準發力,確保扶貧協作扶到點上、扶到根上。對口地區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發展程度差異較大,群眾致貧因素和所需所求也各不相同,只有堅持缺什么就幫什么、需要什么就扶什么,才能不斷提升扶貧協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們針對對口地區貧困群眾就業難問題,組織全省40余所高校、職校開展訂單式技能培訓,動員120多家浙江企業到對口地區設立“扶貧車間”,優先吸納貧困人口就業。針對對口地區有資源卻無技術的問題,組織科研院所到對口地區,幫助開發和深加工特色農產品。針對對口地區人才緊缺的問題,大規模開展“組團式”教育醫療幫扶,加強農村致富帶頭人和駐村第一書記培訓,努力為當地培養“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政府有為、市場有效,鞏固和擴大優勢互補、共贏發展的成果。東西部扶貧協作既有利于西部地區加快脫貧、追趕發展,也有利于東部地區“騰籠換鳥”、轉型升級。在這個過程中,要發揮好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作用,借助扶貧協作之勢做好共贏發展文章。我們制定一系列激勵政策,深化攜手奔小康行動,加強與對口地區的旅游、人文、金融合作,鼓勵引導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到對口地區投資興業,建設了一批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產業園區。
用我所長、盡我所能,積極探索具有浙江特點的扶貧協作新路子。市場優勢、浙商優勢是浙江最大的兩個優勢,發揮好這兩大優勢,才能彰顯特色、形成亮點、蹚出新路。我們利用“浙洽會”“農博會”等展會、300多個“十城百店”網點和遍布全球的市場網絡,大力拓展特色產品銷售,今年以來幫助對口地區銷售農特產品10萬噸以上。鼓勵浙商參與“萬企幫萬村”活動,設立扶貧產業投資資金。動員全省287個鄉鎮、194個村社和121家醫院、268所學校與對口地區結對,涌現出了一批先進事跡。
堅決打贏硬仗中的硬仗
四川省副省長堯斯丹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新時代扶貧開發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特別是作出“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的堅中之堅”的重要論斷,把“三區三州”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集中攻克深度貧困堡壘,為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堅持把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作為硬仗中的硬仗來打,體現了深厚的為民情懷和強烈的使命擔當。深度貧困地區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于一體,是貧中之貧、堅中之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集中力量攻關、萬眾一心克難,確保深度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清晰指明了現階段脫貧攻堅的著力重點和主攻方向,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四川有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和第二大藏區,都屬于“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我們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進一步加大彝區藏區幫扶力度,采取特殊舉措,舉全省之力堅決啃下這塊“硬骨頭”。
堅持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基本方略,指明了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工作取向和科學方法。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在精準,成敗在精準。實踐中,我們堅持把提高脫貧質量擺在首位,認真落實“六個精準”,在目標標準上鎖定“兩不愁、三保障”,既不降低標準、也不吊高胃口;在工作重點上,聚焦補齊住房安全、產業就業、教育衛生等短板,確保有的放矢、精準發力;在整合力量上,統籌用好廣東、浙江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以及省內對口幫扶、社會扶貧等各方資源,精準投向深度貧困地區最需要的環節,真正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堅持把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了群眾自力更生的內在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貧困群眾既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致富的主體。具體工作中,我們在彝區藏區辦好“農民夜校”,大力開展感恩奮進教育,組織群眾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宣講。針對一些貧困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探索創新生產獎補、勞務補助、以工代賑等機制,引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從事農村保潔等工作,樹立“多干多得、早干先得”的良好導向,引導貧困群眾在思想上愿意脫貧、行動上主動脫貧,依靠自己的雙手開創美好的明天。
堅持把從嚴從實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保證了脫貧成效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的檢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工作要實打實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實到為貧困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上,切實防止形式主義。這些重要論述和要求,是全面從嚴治黨在扶貧開發領域的集中體現,對于營造風清氣正的脫貧攻堅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對此,我們深入開展專項治理,全面落實好嚴實要求,進一步健全制度、加強監督、堵塞漏洞,切實做到陽光扶貧、廉潔扶貧,確保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