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新元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在這個新的歷史時期,企業家精神具有了新的內涵、新的元素。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注重對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教育培養,引導他們繼承發揚老一代企業家的創業精神和聽黨話、跟黨走的光榮傳統。廣大民營企業要積極投身光彩事業和公益慈善事業,致富思源,義利兼顧,自覺履行社會責任”。
首先,要從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重大轉變的新角度來審視企業家精神。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發生改變,需要全力解決我國“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而解決這一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充分發揮企業家精神。如果說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和中期,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解決市場供應不足的問題,那么現在和今后一個較長時期,我們需要的是如何生產出質量更好、品種款式花樣更多的產品和服務。這就需要企業家們更加充分地發揮創新精神,研發出更多產品,開拓更加細分的市場。
其次,要從全球化的視角來深化企業家精神的內涵。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盡管目前部分國家出現了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暗流涌動的勢頭,但是經濟全球化是一個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企業必須積極應對國際形勢的變化,從全球化的視角來設計企業的發展戰略和競爭策略。我們的企業家必須有立足中國大地、面向國際市場、贏得國際尊重的胸懷和遠見,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用高質量、高水平的產品和服務開拓和鞏固國際市場。我們的企業必須擁有同國際著名企業同臺打擂、強強競爭的膽魄和能力。在這個全球化時代,企業家精神就是要具有領跑國際市場、為振興中華不斷作出新貢獻的意識。
最后,要用新發展理念重塑企業家精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就為新時代企業家精神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在新時代,作為一個企業家,不能僅僅滿足于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產品或提供服務、獲取更多的利潤,還要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更好地體現新發展理念。一個合格的企業家,應當牢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決摒棄那種為了企業發展和追求利潤,不顧資源約束、不惜破壞生態環境的錯誤做法,要牢記企業的社會責任,做好企業公民,在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恪守法律法規,使企業的發展有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企業家從企業創辦選址階段就應體現綠色發展理念。企業要珍惜土地等資源的利用,盡可能少占用土地,更要少占用耕地,每家工廠都應努力建設成花園工廠。企業的產品設計中也要體現綠色理念,在生產階段就要考慮到如何有利于廢品廢料余料回收和循環利用,降低對資源的依賴程度,更要主動積極降低“三廢”排放,提高排放標準,為保持藍天綠水作貢獻。企業家要有綠色發展戰略,企業家精神要具有更多的綠色元素。
我們再來討論共享發展理念對企業家精神重塑的要求。從宏觀上來看,共享就是“一切為了人民”的發展理念,我們發展的最終、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讓所有的城鄉居民都能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徹底消滅貧困現象。從企業個體的微觀層面來看,貫徹共享發展理念也是十分重要的。不論什么類型的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在企業內部的分配制度中,要充分考慮企業和員工利益的平衡,企業要有長遠發展,需要更多的利潤,進行更多的投資,這是必要的、合理的。但是,員工的利益,特別是基層普通職工的利益不應受到忽視。職工的工資和收入以及福利,要和企業經營狀況緊密相連,企業效益好,職工的利益也應同步增長,更要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企業還要積極建立職工成長培訓機制,使職工的個人成長和企業的發展緊密相連,和國家的發展緊密相連。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成為百年老店、基業長青。堅持共享發展理念的企業家一定能夠獲得職工的真誠擁護,企業長遠發展的根本利益才能夠得以保障。共享發展理念就是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新元素。
全社會都要尊重企業家精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分重視企業家精神。2017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高度肯定企業家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的重要貢獻,強調了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重要意義。十九大報告提出“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很關心企業家的成長和弘揚企業家精神。早在2001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就提出要“理解企業家、尊重企業家、愛護企業家、支持企業家”。2017年4月1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四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企業家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要深度挖掘優秀企業家精神特質和典型案例,弘揚企業家精神,發揮企業家示范作用,造就優秀企業家隊伍”。他對于如何尊重、愛護和支持企業家,如何培育和發揚企業家精神也都作了深刻的闡述。
首先,要營造一個全社會尊重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的良好環境。我國歷史上就一直有一種“重官輕商”的傳統,也有很多貶低商人的不良文化,應當說這也是中國封建社會晚期沒有能夠產生工業革命和孕育出資本主義的重要歷史因素。改革開放之前的一個時期里,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家精神是不可能有產生土壤的。企業家精神的激活完全是改革開放之后的事情,隨著改革開放,企業家群體成為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企業家精神逐步成為社會主義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代,我們必須按照中央的要求,大力宣傳優秀企業家的創新立業、為民報國的先進事跡,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使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形成一種尊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企業家精神的觀念,激勵廣大青少年把企業家作為自己人生的奮斗目標之一。
其次,要處理好政府和企業、政府和企業家的關系。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堅持“親”“清”二字原則。所謂“親”,就是企業家要積極主動同各級黨委和政府及部門多溝通多交流,講真話,說實情,建諍言,滿腔熱情支持地方發展;所謂“清”,就是企業家要潔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紀守法辦企業、光明正大搞經營。這實際上從一個重要方面體現了十九大提出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政府對企業和企業家,要愛護,要培養,要支持,這是一種親商的態度。同時,政府和企業家的關系,特別是政府官員和企業家個人的關系必須保持“清”的關系,就是不能對企業索取不正當利益,謀取不正當回報。如果我們做到了“親”“清”二字,企業家精神就會健康成長,發揮其應具有的積極作用。否則,企業家精神就難以健康發育,也起不到什么積極作用。
最后,要加快“放管服”改革,不斷改善營商環境,為企業家精神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十八大以來,中央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減輕了企業的財稅費等各方面負擔,為企業的健康運行提供了良好的可預期的制度框架,政府不斷改進涉企服務,為企業提高效率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今后,應當繼續加快這些方面的改革,還要加快法律法規建設,為企業創立和運營提供穩定的基礎。通過改革,改善營商環境,企業家精神就一定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