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成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
10月,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并印發《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
海南位于中國最南端,是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在海南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政策,將海南打造成為中國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戶,展現了中國對外開放的信心和決心,有利于加快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海南自貿試驗區最大特點是“全域性”試點,將充分發揮海南島獨立地理單元的區位優勢和全島試點的整體優勢,增強制度創新的整體性、協同性,有針對性地提出試點任務。堅持以開放為先、以制度創新為核心,賦予海南更大改革自主權。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2018年也是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五周年。5年來,一個“1+3+7+1”,覆蓋沿海、中部、西部的自貿試驗區“雁陣”格局形成。高水平開放的種子從這里撒向全國,負面清單、單一窗口、自由貿易賬戶……截至目前,已有153項成功改革試點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
助力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倡議五周年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周年。5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
增進戰略互信,凝聚國際共識。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已經寫入聯合國等重要國際機制成果文件,已有10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118份“一帶一路”方面的合作協議。
中巴經濟走廊、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匈塞鐵路、雅萬高鐵……一批合作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8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突破1萬列,到達歐洲15個國家43個城市,已達到“去三回二”,重箱率達85%。
經貿合作取得顯著成效。過去5年,中國同沿線國家貿易總額超過5萬億美元,我國已經成為25個沿線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700億美元,年均增長7.2%,在沿線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超過5000億美元,年均增長19.2%。中國企業在沿線國家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共82個,累計投資289億美元,入區企業3995家,將近4000家,上繳東道國稅費累計20.1億美元,為當地創造就業24.4萬個就業崗位。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
成功舉辦首屆進博會
11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成功舉辦。
這是國際貿易史上前所未有的創舉。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著眼于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讓各國共享中國發展新機遇。
6天時間,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3600多家企業參展,超過40萬名境內外采購商前來“買買買”,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進博會展示了這片大海的無限潛力。預計未來15年,中國進口商品和服務將分別超過30萬億美元和10萬億美元。
進博會永不落幕。作為進博會東道主,上海著力打造“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務平臺,讓“展品”變“商品”,讓“參展6天”變“享受365天服務”。首屆進博會剛結束,一大批企業已開始或準備報名參展2019年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宣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僅要年年辦下去,而且要辦出水平、辦出成效、越辦越好。”
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要
關稅調降舉措連連
今年以來,中國在關稅方面舉措連連。較大范圍降低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有利于擴大特色優勢產品進口,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有利于深化消費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于進一步擴大開放,是主動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和實際行動。
2017年12月,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2018年關稅調整方案》,自2018年1月1日起對部分商品進出口關稅進行調整。
2018年5月再次宣布,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部分進口日用消費品的最惠國稅率,涉及1449個稅目。不光稅目數量是前4次降稅總數的7倍,平均稅率也由15.7%降為6.9%,平均降幅達55.9%。
9月又緊接著降低部分工業品等商品的最惠國稅率。宣布從今年11月1日起,調降涉及1585個稅目的商品稅率,約占我國稅目總數的19%,平均稅率由10.5%降至7.8%,平均降幅為26%。
11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則決定,從明年1月1日起,延續實施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現行監管政策,并將政策適用范圍擴大到22個城市,進一步擴大享受優惠政策的商品范圍,提高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商品限額上限。
(本報記者 李 婕整理)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