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開放對人類社會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便是為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貢獻中國力量與中國智慧,提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中國方案,促進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改革開放40年,不僅是中國人民與中華民族在站起來基礎上富起來的40年,也是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強起來奠定雄厚物質基礎與制度基礎的40年,還是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貢獻中國力量和中國智慧的40年,更是初步構建、系統提出并不斷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國方案的過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所指出的那樣,“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作為新興大國和改革開放大國,已經成為推動全球治理變革的重要進步力量,更是國際社會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貿易保護主義的中流砥柱。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國方案的提出與完善過程,也是一個積極發揮中國新興大國力量推動國際社會發展、貢獻中國改革開放智慧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過程。因此,系統闡述并探討全球治理變革的中國方案問題,不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緊迫性。
中國改革開放對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影響
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是人類進步事業的重要構成內容,不僅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社會經濟面貌,促進中國國家治理體系的變革和現代化建設,而且成為影響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重要因素。中國也成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重要倡導者和推動者,中國改革開放積累的豐富經驗和智慧已經成為全球治理變革可資借鑒的重要思想資源。中國改革開放對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影響表現在三個方面:
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新動力。中國的改革開放過程,是一個不斷改革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過程,也是一個引入市場機制促進生產力發展和資源配置優化的過程,還是一個通過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國外資源、國外經驗以推動國內經濟的發展過程,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系的調整及創新,推動了中國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為全球治理機制變革創造了新的內生動力。
中國改革開放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三方面的動力:一是中國由全球治理體系的旁觀者、被動適應者乃至某種程度的反對者,轉化為全球治理體系的主動適應者和積極參與者,不僅增加了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參與者數量,而且提高了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整體社會力量;二是中國國內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擴大了全球市場資源配置機制發揮影響的地理空間范圍,促進了全球市場體系和市場治理體系的創新與發展,增加了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市場動力;三是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和深化,中國推動和影響全球治理變革的能力越來越顯著,中國不僅成為推動全球治理體系增量改革與創新的重要力量,也成為全球治理體系存量弊端的積極破除者,最為典型的便是中國成為反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構建的新興大國。
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新經驗。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進程,需要克服阻礙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種障礙,處理各種復雜的政治經濟和外交問題,具有成功的經驗,也存在著失誤和不足,可以為全球治理變革提供借鑒和思想資源。
中國改革開放為全球治理變革提供的新經驗包括五方面內容:一是中國成功的市場化改革形成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及其市場化模式,能夠為全球市場治理機制變革提供模式參考;二是中國梯次推進的對外開放戰略不僅推動著中國的持續對外開放,而且降低了對外開放過程中由于經驗不足可能產生的各種系統性與非系統性風險,能夠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風險控制機制的構建提供經驗借鑒;三是中國成功的特殊類型區域發展戰略,例如推動欠發達地區開放發展的西部大開發戰略、推進老工業基地改革創新的東北振興戰略以及推動中部地區開放發展的中部崛起戰略,能夠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區域開放和開發提供案例和經驗借鑒;四是中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推動貧困地區開放發展、貧困地區人民脫貧致富,幫助億萬貧困人口擺脫貧困并進入小康生活狀態,取得了人類歷史上最為偉大的減貧成就,可以為世界各國欠發達地區、貧困地區開放發展提供借鑒;五是實施走出去和全面對外開放戰略,使得中國經濟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成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重要構成部分和重要的發展推動力量,特別是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更是新時代背景下中國主動實施對外開放戰略的重要舉措,不僅推動著中國市場的進一步對外開放,而且成為國際社會開放發展的積極推動力量,可以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及廣大發展中國家所借鑒,共同推進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構建及形成。
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新目標。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是一項沒有任何成功歷史經驗可直接借鑒的偉大事業,取得了可以彪炳人類史冊的偉大成就,成為欠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通過改革開放擺脫欠發達狀態的發展典范,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新的目標追求。
中國改革開放推動著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新目標的實現,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內容: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經濟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和決定性作用,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新的效率目標,如果不能提高全球資源配置的效率,全球治理機制變革便會失去應有價值;二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另一個重要目標是通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每一個社會成員提供公平的發展機會,為各種經濟活動主體提供公平的市場進入與市場競爭機會,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新的公平目標;三是改革開放使中國更深融入全球化發展體系,成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積極參與者,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融入全球化發展體系提供了借鑒,擴大了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參與力量,使得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新目標確立和設計需要考慮廣大新興和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和訴求,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新目標設計的國際民主化;四是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功,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貨物貿易大國、第一制造業大國和第一外匯儲備大國,成為全球問題解決方案的重要提供者和承擔者,能夠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目標設計提供中國智慧并貢獻中國力量。
簡言之,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和成功經驗,不僅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新的內生動力,而且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新的經驗借鑒,還為全球治理變革提供了新的目標設計,中國也已經成為全球治理變革方案的重要提供者。
當前全球治理體系面臨的問題
現存全球治理體系是由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主導構建的,主要維護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利益,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和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經濟利益不能夠得到有效維護,表現出低效率性的不公平性,需要變革和創新。全球治理體系作為對全球范圍內跨國政治經濟和安全事務進行協調管理的組織結構和規則體系的總和,可以區分為全球貿易治理體系、全球投資、金融及貨幣治理體系、全球政治、安全及軍事治理體系、全球社會治理體系、全球環境、能源及氣候治理體系等。當前全球治理體系存在如下五方面的問題:
第一,全球自由貿易及貿易治理體系面臨著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蔓延的消極影響。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是全球化發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在全球范圍內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獲得市場競爭和規模報酬遞增收益,世界各國人民都能夠從全球自由貿易和貿易治理體系中獲益。但美國特朗普政府執政以來,在全球范圍內掀起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貿易沖突摩擦不斷,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貿易摩擦更是影響深遠。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是當前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貿易治理體系的主要威脅,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目標和宗旨受到破壞,世界貿易組織改革也充滿著大國博弈和利益紛爭。
第二,全球投資、金融及貨幣治理體系面臨著系統性與非系統性不確定性風險及危機。投資便利化、金融市場有序運行、匯率及貨幣體系穩定是全球金融監管及治理體系追求的目標。伴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全球蔓延,投資保護主義也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蔓延,最為典型的便是在美國的帶領下,“五眼聯盟”國家對中國的高科技公司進行集體打壓,限制以華為技術公司為代表的中國高科技公司對這些國家的投資,更為極端的是“五眼聯盟”國家甚至對中國企業高管采取非法羈押行動,嚴重破壞了全球投資環境。不僅如此,美國還試圖以國內法干預國際事務,進行“長臂管理”,破壞全球投資環境,使得全球金融市場面臨著系統性與非系統性風險,全球匯率市場波動幅度增大,匯率體系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更為顯著。
第三,全球政治、安全及軍事治理體系面臨著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威脅。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是全球政治及安全環境的主要威脅,中東地區持續多年的戰爭和沖突沒有消退的跡象,國際社會仍然存在著各種沖突和戰爭。美國特朗普政府執政后,積極參與敘利亞沖突,撕毀與伊朗達成的協議,對與伊朗發生貿易關系的企業和個人進行單邊制裁,沖突不斷加劇,進一步加劇全球緊張局勢。在亞太地區,美國特朗普政府制定和實施“印度洋—太平洋”戰略,積極干預亞太事務,以“航行自由”之名干預南海事務,不斷介入臺海事務,成為損害中國的南海與臺海主權與安全利益的主要域外力量。美國特朗普政府奉行的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已經成為當前全球政治、安全與軍事治理體系的主要消極性和破壞性力量。
第四,全球社會治理體系面臨著極端主義、恐怖主義和民粹主義的威脅。當前的國際社會,仍然面臨著各種形式的恐怖主義、宗教極端主義和民族分裂主義的威脅,在西方國家日益蔓延的民粹主義、反移民主義和政治保守主義成為全球化發展中的主要阻礙力量,全球社會治理體系面臨著各種錯綜復雜的跨國社會問題。美國“9•11”事件和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雖然各種危害普通平民安全的恐怖主義受到大多數國家的共同打擊,但仍然沒有消失,各種宗教極端主義和民族分裂主義仍然威脅著大多數多宗教、多民族國家的社會穩定和社會安全。美國特朗普政府上臺執政、英國脫歐和法國的黃背心運動,都是西方國家民粹主義蔓延的典型事件,給全球社會治理體系構建和完善增加了新的不確定性因素。
第五,全球環境、能源及氣候治理體系面臨著“大國退群”和權責不平衡問題。美國特朗普政府執政后,提出了“美國優先”戰略,試圖重整美國制造業,美國退出了巴黎氣候協定,嚴重破壞了全球環境、能源與氣候治理體系。在全球氣候談判過程中,北方國家和南方國家的分歧依然嚴重。全球氣候與環境問題的妥善解決,需要世界各國協調一致和共同努力,大國及西方工業化國家需要承擔起更大的責任,做到權責配合,反對消極躲避和搭便車的機會主義行為。
簡言之,當前的全球治理體系面臨著貿易與投資保護主義及單邊主義、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及民粹主義、“大國退群”和權責不平衡的威脅和消極影響,降低了全球治理體系效率并破壞了其公平性,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具有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
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中國方案:目標、動力與機制
中國改革開放40年實踐經驗及其取得的偉大成就,不僅能夠成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借鑒參考,還能夠成為積極推動全球治理變革的社會基礎和物質力量。中國在當今全球治理變革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如何積極發揮中國力量、貢獻中國智慧,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中國方案設計和實施,不僅是中國決策層和學術界需要關注的重要議題,也是世界大多數國家和人民的共同期待。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國方案的設計和實施,涉及到目標選擇、推動力量和機制構建等多方面的內容。
中國方案的目標。在全球治理變革過程中,需要各國共同參與,各國都需要貢獻本國的力量和智慧,各國也可以提出本國的全球治理變革方案。中國作為新興大國,必須而且能夠為全球治理變革提供有價值的中國方案。提出全球治理變革的中國方案的根本目標在于為全球治理體系創新、發展和完善提供科學合理的對策措施和路線圖,為國際社會提供可資借鑒的國際問題乃至全球問題的解決方案,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力量。提出全球治理變革中國方案的現實目標在于把中國改革開放實踐獲得的寶貴經驗教訓貢獻于國際社會,與國際社會共同分享中國改革開放成果和思想資源,提高全球治理的決策和執行效率,減少決策和執行失誤。提出全球治理變革中國方案的直接目標,在于充分發揮中國的大國影響力,承擔大國責任,推動全球治理變革不斷走向深入,消除阻礙全球治理變革的各種障礙。
中國方案的推動力量。全球治理變革中國方案的提出和實施,不可能僅僅依靠中國一個國家的力量,還需要充分發揮其他各國的積極性尤其是發揮新興大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積極性,共同推進全球治理變革持續推進?,F存全球治理體系仍存在諸多缺陷、問題和不足,推進全球治理變革需要巨大的勇氣和國家擔當精神,因為阻礙全球治理變革的力量始終存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是現存全球治理體系的建構者和主要受益者,變革影響到這些國家的既得利益和主導性的,必然會遭到這些國家的反對和阻撓。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大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則是推動現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主要推動力量,因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有利于改革現存全球治理體系不合理的部分,維護并增進新興大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整體利益。中國作為新興大國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需要有大國擔當精神,承擔起推動全球治理變革的大國責任并發揮大國力量。
中國方案的機制構建。全球治理變革的中國方案要實現預期目標,不僅需要調動各國參與全球治理變革的積極性,還需要構建高效有序的內在激勵機制和良好的國際環境。全球治理變革中國方案的制定和實施的機制構建,涉及到五方面的內容:一是充分調動各國的積極性,發揮各國的綜合比較優勢,求同存異,實現共贏,反對各種單邊主義和機會主義行為;二是各國之間相互協調、分工合作,共享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獲得的增量利益,共同承擔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成本和風險,達到共同商議、共同合作、共同推進和共享成果;三是最大可能減少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利益受損國家的損失,盡最大力量減少現存全球治理體系既得利益國家對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阻礙和破壞,通過變革的增量利益彌補可能的存量損失,盡可能實現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多贏并最終實現共贏;四是充分發揮中國的大國比較優勢和大國擔當精神,承擔起推動全球治理變革的新興大國責任,特別是充分利用和借鑒中國改革開放40年所積累的豐富經驗和理論成果,把握和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方向,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五是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國方案以促進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構建高效有序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為主要目標,通過促進人類文明進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則是最終目標。
概言之,提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國方案的根本目標是著力于解決現存全球治理體系存在的諸多缺陷和不足,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與重建,促進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國方案的提出,也是發揮中國的大國比較優勢和大國擔當精神,與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分享中國改革開放實踐與理論成果。
結語
中國改革開放偉大實踐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豐富經驗和理論成果,能夠成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可資借鑒的思想資源和理論參考,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國方案的提出則是貢獻中國智慧、發揮中國力量的具體體現。事實上,中國不僅能夠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新的內生動力,還能為全球治理變革提供新的目標設計。現存全球治理體系面臨著貿易與投資保護主義及單邊主義、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及民粹主義威脅,其變革和創新具有極端緊迫性。提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國方案的根本目標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中國的大國優勢和擔當精神,與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分享中國改革開放實踐經驗和理論成果,通過共議、共商、共推、共贏、共享方式推動國際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
【本文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世界經濟專業博士生導師、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本文同時得到作者主持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亞太自貿區建設與中國國際戰略研究”(項目批準號:15JZD037)、中國人民大學“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重大規劃項目《國際關系與政治學博弈論及大數據方法研究》(項目批準號:16XNLG11)和中國—東盟區域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科研專項和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聯合資助重大招標項目“一帶一路國家金融合作機制研究”(合同編號:CWZD201507)的資助】
責編:李 懿 / 趙博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