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改革開放大獲成功奧秘的第四點,黨的強大領導力是關鍵。正因為我們始終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我們才能夠實現偉大的歷史轉折。我們黨強大的領導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理念層次強大的領導力。很長時間內,一些“左”的思想觀念,就像鐐銬,束縛著我們的手腳,窒息了我們的創造活力。而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受理念支配的。因此,改革一切不合時宜的做法和體制,就要理念先行。理念層次的領導力,強大就強大在它的解放力、感召力、影響力,它可以使我們始終保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
二是膽略層次強大的領導力。改革開放不光需要先進的理念,還需要超常的膽略,敢想敢干、敢闖敢試。否則,再好的理論和藍圖也是空的。我們黨具備改革開放所需要的超常的膽略和氣魄。比如,小崗村農民分田到戶的“大包干”,我們果斷地把這個做法推向全國。比如一些人開始擺地攤做買賣,我們黨落實出臺政策,使全國城鄉鋪天蓋地出現了“大眾創業”的喜人局面。
我們以超常的智慧和膽略,從創辦經濟特區開始,一步一步地實現對外開放,直到我們一步一步地融入世界全球化浪潮。對于我們黨的超常膽略,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改革開放之初,雖然我們國家大、人口多、底子薄,面對著重重困難和挑戰,但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設計了用70多年、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藍圖,沒有非凡的膽略、堅定的自信是作不出這樣宏遠的構想和決策的。
三是組織層次強大的領導力。再好的藍圖也要實施,再好的決策也要落實。改革,只有成為大眾的行動才能成功。而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利益主體多元,推進改革的難度本身極大。改革需要跟傳統觀念決裂,觀念沒有轉過來,就會遭受反對。改革必然要損害部分人的利益,也會遭到反對。所有這一切,決定了我國推進每一項改革,都必須要有非凡的組織和動員群眾的能力。毫無疑問,我們黨做到了。
從實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打贏脫貧攻堅戰,到鄉村振興戰略,從搞好國營大中小企業,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到深化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前無古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到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從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到全面深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所有這一切,我們黨引領人民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弘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斗贊歌。
改革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啟示我們,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的這種地位和作用就決定了我們必須改善黨的領導,讓黨的領導更加適應實踐、時代和人民的要求。黨的這種地位和作用就決定了我們必須長期全面從嚴治黨,敢于清除一切腐蝕黨的健康機體的病毒,使我們黨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做到打鐵必須自身硬。黨的這種地位和作用決定了我們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第三個問題,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4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在2019年新年賀詞當中,習近平總書記說,“2018年,我們過得很充實、走得很堅定。”“這一年,我們隆重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對黨和國家機構進行了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的改革,推出1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啟動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世界看到了改革開放的中國加速度,看到了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中國決心。我們改革的腳步不會停滯,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要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我覺得,第一,我們要牢記“順應”兩個字。“順應”就是順應時代潮流,順應歷史邏輯,順應人心民意。而這三個“順應”,正是我們黨讓改革開放成為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征、最壯麗的氣象的深層邏輯。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40年改革開放給人們提供了許多彌足珍貴的啟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五四運動以來,我們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這三大里程碑都是中華民族順應歷史潮流、順應時代發展、順應人心民意的結果。歷史發展有規律,但人在其中并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我們只有把握歷史發展的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奮發有為,銳意進取,人類社會就能更好前進。
第二,是要始終保持“定力”。2013年12月26日,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我們確立的奮斗目標,我們既要有“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進取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到的“定力”,首先指雄心壯志、偉大夢想、奮斗目標。第二,是指信仰、信心、信念,只要有信仰、有信念、有信心,就會越挫越奮、越戰越勇,否則就不戰自敗、不打自垮。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講過,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第三就是要學習“接力”。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偉大強國,實現社會主義偉大復興,是一項接力跑,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
為了幫助大家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重要講話精神,我就講這三個問題。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時代創造中華民族新的更大奇跡,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原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 周文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