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民營企業治理與經營中的問題及出路

核心提示: 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當前,一些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不少困難,廣大民營企業家須直面企業內部問題,注重規范經營和基本制度建設,重視人才引進和信息化建設,樹立正確的經營理念,在誠信意識、品牌意識、創新意識、契約精神的提升上不斷發力,變壓力為動力,讓民營企業的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摘要】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當前,一些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不少困難,廣大民營企業家須直面企業內部問題,注重規范經營和基本制度建設,重視人才引進和信息化建設,樹立正確的經營理念,在誠信意識、品牌意識、創新意識、契約精神的提升上不斷發力,變壓力為動力,讓民營企業的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關鍵詞】民營企業  企業制度  經營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3.1    【文獻標識碼】A

當前,由于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等多重矛盾,一些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2018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會上總書記發出了從改善外部經營環境入手,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最強音。這次會議之后,相關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以及各級地方政府紛紛出臺一系列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使民營企業又一次迎來大發展的機遇。在外部環境趨好的同時,廣大民營企業家也須直面企業內部的問題,要高度重視并積極采取應對措施。

中小型民營企業的“家族化”

“家族化”使中小型民營企業產權結構單一,并顯示出“集權”趨勢

出于資金、人力和企業家才能的需要,我國的民營企業在創辦時多數采用家族模式。時至今日,目前我國大多數民營企業依然是以家族為主的“一股獨大”。根據全國工商聯2016年第十二次全國私營企業抽樣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由本人或家族持有的企業權益資本的情況是:“一人企業”占到93.5%,“獨資企業”占到92.9%,“合伙企業”占71%,“有限責任公司”占83.1%,“股份有限公司”占68.8%。《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報告(2015-2016)》(以下簡稱《報告》)也指出,近些年來,民營企業的去“家族化”傾向并不明顯,而是呈波動狀態。

產權結構的單一性和僵滯性必然使更多家族成員擔任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我們不妨看一下設有“新三會”的民營企業公司治理情況。2016年民營企業設立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的比例分別為54.4%、42.6%和25.5%,這甚至比前些年有所下降。而擔任企業董事長的人選則主要是出資人本人或家族成員。《報告》的數據顯示,企業董事長由出資人本人擔任的占到樣本量的87.9%,出資人家族成員擔任的達到10%,外聘人才出任的僅占1.3%。

上述《報告》就“企業重大決策”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重大決策由“主要出資人本人”做出的占53.9%,“股東會”的占21.8%,“董事會”的占14.1%,“高層管理會議”的占8.8%,“職業經理人”的僅占1.13%。顯然,目前民營企業的重大決策不僅更多地由出資人本人或家族成員做出,而且出資人本人或家族直接參與企業日常管理。《報告》的數據顯示,2016年,“主要出資人本人”“高層管理會議”和“職業經理人”直接參與企業日常管理的比例分別為65.2%、17.6%和11.4%。與前些年的相同指標數據相比,均顯示出“集權”而不是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分權”趨勢。

中小型民營企業家族制的封閉性與決策的非規范性

在競爭激烈和充滿挑戰的外部環境中,如果不能保證決策正確,那么企業的前景必然渺茫

民營企業創辦時采取家族模式在于解決資金、勞動力乃至企業家短缺等問題,然而,家族制的封閉性卻又成為企業引入社會生產要素的障礙。

第一,家族制制約了優秀企業家的進入。上面的數據顯示,大多數民營企業的主要決策者是由家族成員擔當的,而掌控企業的家族成員未必是最好的決策者,這就意味著更優秀的外部企業家不可能被引入,從而形成了家族企業家自己對自己的“委托—代理成本”。在競爭日趨激烈和外部環境不理想的情況下,如果不能保證決策正確,那么企業的前景必然渺茫。

第二,家族制制約了要素的引入。由于企業不能引入優秀的決策者,外部的投資者就不會輕易投資,甚至高質量的勞動者也不會進入這樣的企業。如此,企業只能進一步依賴家族和親朋來解決這些問題,從而迫使企業走向更封閉的狀態。

第三,失范的管理。家族制是按照家族理念治理企業的,它天然地會抵制以分權為特征的現代企業治理模式。所有者直接進行日常管理有時會按照家庭倫理而不是經濟原則進行,這通常會致使企業管理混亂,不按規章行事甚至根本就沒有系統的規章制度,這似乎已經成為許多中小型民營企業的常態。實踐表明,這是十分不利于企業有效運行的,凡是企業內部管理混亂的,企業經營績效通常也不好,特別是當企業遇到外部市場條件不利時,這類企業往往沒有應對能力。時至今日,我國大多數民營企業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還停留在低水平,企業依然是所有權與經營權合二為一的古典企業。當然,這也不是說所有民營企業都應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設置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但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如財務制度等則對于所有企業都是十分必要的。

大型民營企業的股權多元化及其代理成本

股權多元化和資本的社會化是企業突破成長桎梏、不斷壯大的必要條件,而當股權過于分散時就必然產生“代理成本”問題

大型民營企業已經突破家族制的桎梏,大多數實現了股份化和資本的社會化,有的甚至掛牌上市了。根據大成企業研究院編著的《民營經濟改變中國——改革開放40年民營經濟主要數據簡明分析》顯示,1990年我國股票市場創立時,只有7家上市公司,其中3家為民營性質的。2000年,全國A股上市公司976家,其中民營性質的上市公司296家,約占30%。2010年全國A股上市公司2018家,其中民營性質上市公司911家,占比45.1%。2017年全國A股上市公司3459家,其中民營上市公司2118家,占比61.2%。此外,還有相當數量的中型民營公司在創業板、新三板以及境外資本市場上市。

股權多元化和資本的社會化是企業突破成長桎梏,走向不斷壯大的必要條件。然而,中外企業發展的歷史表明,當股權過于分散時就必然產生“代理成本”問題,即代理人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會利用自己“在位”的各種便利侵犯委托人的權益,甚至有時不惜采取違法的腐敗手段。我們過去都將注意力集中在國有企業的腐敗方面,現在看來,民營企業中的腐敗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了。有統計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2017年上半年,在從事互聯網的民營大企業中,共發生各類腐敗事件29起,其中京東8起,阿里巴巴、百度各6起,騰訊3起,易果生鮮、去哪兒網、樂視、合一集團、360集團各1起,近日又爆出美團的內部腐敗事件。當然,這只是先前暴露出來的一小部分,如果加上大量沒有暴露出來和沒有統計進去的那就會更多。之所以民營公司也會出現嚴重的腐敗問題,一方面是企業規模越來越大,有的公司員工多達幾萬人,甚至十幾、幾十萬人,在多層級的管理模式和監管不到位的情況下,一些員工出于私利進行貪腐就在所難免。除此之外,有些崗位有很大的資源配置的權力,當可以因此而獲益超過其付出的代價時,就會有人鋌而走險。

針對互聯網公司腐敗事件的分析,這類公司中的腐敗主要采取這樣一些方式:接受廠商的賄賂。在2009年時就有媒體曝光京東商城采銷員工接受廠商賄賂,私自抬高進貨價謀利。2012年7月,百度公布3名員工利用職務之便提供有償刪帖服務。“淘寶小二”曾長期存在受賄,甚至索賄的行為,在2012年“雙十一”,受賄的價碼為分會場15—30萬一個坑位、主會場100—200萬不等。更為使人驚訝的是,在這些互聯網公司中,一些從業者使用了更“高明”的手段來非法獲取“酬勞”,比如,要求行賄者用比特幣、以太幣等數字貨幣支付贓款,以免被抓住把柄;通過數據造假獲利。知名共享單車ofo成立僅僅3年后,就爆料出公司的區域經理每月通過虛報修車數量套取公司資金,數額從幾萬到幾十萬元不等;此外,有些企業的職業經理人試圖架空股東,攫取企業的經營控制權。如前些年發生在國美公司內部的職業經理人搶奪公司控制權的事件,其實這類事件在民營公司中并不鮮見。在其他行業中的大型民營企業里,也暴露出形形色色的腐敗事件。而且,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腐敗的問題也越多、越嚴重。

民營企業家經營理念存在的問題及優化企業治理結構的建議

企業家缺乏誠信經營、守法經營意識和契約精神,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民營企業家需要高度重視這些問題,并應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我國市場經濟的歷史還很短,民營企業家的經營理念還很不成熟,這集中表現在一些民營企業家在經營時,急功近利,見利忘義,缺乏誠信意識、法律意識和契約精神。

一些民營企業家過分地看重短期贏利,而缺乏長期的經營戰略。通常不是首先考慮其產品能不能夠滿足客戶、消費者的愿望,不是把客戶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而是首先考慮定價、考慮能不能獲取利潤。這種經營理念一定不能把企業引向長遠。再則,一些民營企業家缺乏誠信經營、守法經營意識和契約精神。在金錢第一的理念下,有時候就會采取坑蒙拐騙的手法,根本不考慮下一步會怎么辦。一旦企業出現經營不下去的問題,企業首先不是選擇依法破產或其他法律處置方式,而是選擇“跑路”。此外,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惡意違約的事件可謂屢見不鮮,有數據顯示,2013—2017年,民營企業家刑事犯罪占全部企業家刑事犯罪的比例從79%上升到86%。其犯罪主要集中在非法吸收公共存款、集資詐騙、合同詐騙、職務侵占、行賄和涉黑等。

無論是中小型民營企業的封閉性和大型民營企業的腐敗問題,歸根結底是企業治理結構安排上出了問題,而一些不正確的經營理念則反映了企業家的歷練不夠。民營企業家需要高度重視這些問題,并應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第一,中小型民營企業要注重規范經營和基本制度建設。中小型民營企業必須重視企業內部的規范經營和制度建設,對于那些已經達到一定規模的“臨界”企業,要努力創造條件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努力構建規范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管理層相配套的組織管理體制;要努力實現企業產權的社會化和多元化、控制權的去“家族化”,以及企業文化的契約化。對于那些規模尚小的企業,也應當建立起比較規范的財務制度和決策制度。只有這樣,企業才有可能突破家族的影響而走上正常的成長道路。

第二,中小型民營企業應當在戰略上重視人才引進和信息化建設。中小型民營企業最缺乏優秀人才,因此,企業在優化制度安排的前提下,應高度重視引進人才,通過更強的激勵機制讓經營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在企業發揮出更大作用;此外,也應將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作為企業的重要戰略來安排,要緊緊跟上目前我國信息化的步伐,借助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為企業發展創造條件。只有這樣,當外部環境改善時,企業才能夠借勢而發。

第三,大型民營公司要注重以降低代理成本為目的的治理結構安排。股權多元化的大型公司必然存在所有權與控制權的兩權分離,也必然存在代理成本,盡管民營企業產權清晰但也無一例外。那么,這類民營公司如何才能減少這些腐敗等代理成本問題呢?其一,根據阿里巴巴和百度公司的經驗,在公司總部層面設立了廉政合規部,并在此基礎上設立首席風險官,專門負責應對、處理發生在企業內部的各種腐敗事件。百度公司則在董事會下設立了“職業道德委員會”,核心成員由企業內審、檢察官、警察等職業的專業人士擔任,他們可以直接向公司最高管理層匯報工作。其二,針對一些權力比較大的崗位,要加大專門監管力度,提高在職人員的保證金,以增加其腐敗的成本;其三,在企業間建立反腐聯盟。有資料顯示,目前已經有騰訊、百度、京東、美團、沃爾瑪中國等14家企業成立了“陽光誠信聯盟”。在這些企業發生過腐敗事件的員工,都會被列入黑名單,聯合拒絕錄用。迄今為止,已經有203家企業加入了“陽光誠信聯盟”。

第四,企業家需要樹立正確的經營理念。其一,廣大民營企業家首先應該把滿足客戶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要有長期的經營戰略,要深入研究客戶的真實需求,以及其需求的變化規律,然后設計、制造出最能夠滿足這些需求的產品,在這個基礎上再考慮企業盈利。如果我們的企業家能夠真正遵循這樣的經營理念,我們的民營企業就一定能夠越來越強大。其二,民營企業家應當有誠信經營、守法經營的意識,杜絕采取坑蒙拐騙的經營手法。其三,民營企業應當樹立品牌意識和質量意識,我國現在正處于轉型升級階段,消費也在升級,人們更追求品牌和產品質量,因此,只有那些有自己品牌和質量過關的企業才有可能生存下去。其四,民營企業家要有創新意識,在技術進步速度不斷加快的時代背景下,民營企業只有不斷創新才有可能獲得贏利機會。最后,民營企業家需要逐步形成契約精神。市場經濟是契約經濟,如果企業家缺乏契約精神或者契約意識淡薄,最終就會被市場經濟所淘汰。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博導)

【參考文獻】

①王欽敏主編:《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報告(2015-2016)》,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17年。

責編/谷漩    美編/史航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胡秀文]
標簽: 經營中   民營企業   出路   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