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環保 > 正文

攻堅,為了美麗中國(4)

——黨的十八大以來污染防治紀實

承諾如山,使命必達。

中國共產黨執政體系上的各層“鏈條”高速運轉——

北京西直門南小街115號,生態環境部。

2018年9月,29封特殊信函從這棟灰色建筑“飛”往全國。

收信人是29個省區市的省長、主席、市長。給這么多地方領導密集寫信,所為何事?

為了老百姓的“水缸”。

這29個省份的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整治任務仍需快馬加鞭——在飲用水水源一、二級保護區內,都有不同程度的水污染隱患,如排污口、違法建設項目、違法網箱養殖等。

信中把當地整治進展和存在問題一一列出清單。截至2018年底,這項工作的當年任務已如期基本完成。

建立協作機制、出臺配套政策、開展集中治理、強化專項執法、啟動應急聯動、動員群眾參與……整個中國迅速行動,為碧水藍天不再是奢侈品而拼搏。

“歷史上我們還沒有發現其他國家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這樣大幅減少污染的例子。”長期研究全球能源政策的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格林斯通這樣評價。

道阻且長,行則必至。治污攻堅正在路上,世界看到了中國共產黨的意志和擔當。

這是上下同心、負重前行的攻堅戰:每一地都是戰場,每個人都是戰士,每一份努力都是為了更加美麗的中國

“當時特別委屈。一分錢沒裝到自己口袋里,怎么說抓就抓了呢?”

2017年,甘肅張掖市巨龍鐵合金有限公司負責人聞斌,因為企業違法排污“進去了”。

刑事拘留了一個多月,聞斌出來后一度不愿見人。

痛,而后醒。企業開始一筆筆償還欠下的“環保賬”:投入1380多萬元改造環保設施,新建揚塵控制和除塵凈化設備,安裝煙氣排放在線監控系統……

廠區門口,豎起了兩塊大牌子:一塊,介紹當初的污染和被罰情況,自曝家丑;另一塊,是整改前后的對比。

痛定思痛的還有臨汾人。這一年,1200多人的誓師大會上,人們發誓要“革煤的命”——

治!工業企業投資上環保設施、進行深度治理;

關!環保達標無望的企業關停;

拆!5000多臺燃煤小鍋爐結束了歷史使命;

改!10多萬戶家庭燒散煤的土鍋爐改氣、改電。

關停禁燒可以立竿見影,經濟轉型卻需苦練內功。

外地投資者一聽說這里污染動不動爆表,隨時可能面臨限產停工,往往會搖搖頭放棄了想法。

再難,咬著牙也得干!

2018年1月,臨汾市長劉予強讓人把被約談內容做成視頻,在全市干部大會上播放。自揭傷疤、再戳痛點,就是為了“知恥而后勇”。

讀懂臨汾的重生之難,才能讀懂中國經濟的轉型之艱。

“要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環境污染綜合治理、自然生態保護修復、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等方面采取超常舉措,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

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山西考察,指明保護環境之道。

“必須脫胎換骨,此外無路可走!”這句話,已如刀如鍥,刻在臨汾人心里。

清除大氣中的霧霾,先要清除頭腦里的“霧霾”,這是比經濟轉型更難的攻堅——

近40公頃沿海灘涂給了企業開發房地產,違法圍填海項目被叫停,煮熟的鴨子眼看就要飛了。遼寧綏中縣政府情急之下出“昏招”:編造假公文應對上級檢查。

破除“唯GDP是真愛”的政績觀,“發展經濟和治理污染是蹺蹺板兩頭”的發展觀,環保“一刀切”的懶政、怠政、庸政,必須來一場思想上的自我革命!

2015年,《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出臺,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情況被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

2017年,第一份由綠色發展指數衡量出來的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結果出爐,北京、福建、浙江、上海、重慶位列前5名。

2018年,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全面推開,任期內所在區域森林、礦產等自然資源資產是多還是少了、好還是壞了,離任時都要算清“責任賬”。

“不簡單以GDP論英雄”的要求,一步步成為硬約束、真激勵。

有一種“斷腕”,是必須舍棄唾手可得的利益“蛋糕”。

2016年,寧夏開始全力整治賀蘭山,最讓人頭疼的是要關掉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里的86家采礦企業。

利益有多大,反撲就有多強。有干部抓治污被誣告,有公安局長被跟蹤,有盜采者把頭抵在執法車前威脅……

可是,不改不動,賀蘭山不答應!

你看那山,表皮被露天采煤層層扒開、到處開膛破肚。山下的石嘴山市,常年籠罩在煙塵中,像硝煙彌漫、驚心動魄的戰場。

公檢法機關接連起訴幾個“硬骨頭”,形成整治的排山倒海之勢。國有大礦含淚炸掉了礦井,小規模盜采盜挖一個個被抓。

賀蘭山里還有上億噸煤,夠躺著吃幾十年的。寧夏人咬咬牙說:“不挖了!”

封堵礦洞、回填礦坑、拆除建筑、植樹種草……兩年后的夏天,人們播下的草籽已經長出兩寸來高的小草,脆嫩的綠意宣示著新生。

有一種“斷腕”,需要丟掉眼前的飯碗,舍棄習慣的崗位。

2017年4月26日,河北霸州新利鋼鐵有限公司,人們聚集在一起,靜靜等待著。

春風和煦,太陽明晃晃地照著。公司煉鋼高爐停爐熄火那一刻,6800多名員工心痛不已。

“鋼鐵市場形勢正旺,日進斗金啊!”副總經理侯振國哽咽了。

上一頁 1 2345下一頁
[責任編輯:銀冰瑤]
標簽: 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