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習近平“教育優先發展論”的歷史性貢獻

核心提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優先發展的系列重要講話,深刻闡釋了教育的基礎性、全局性、能動性和先導性作用,不僅提升了各界對教育的認識水平,而且在新中國教育史上具有歷史性意義。這一思想轉化為黨和國家的理念和政策,必將對我國教育事業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指導作用,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產生巨大的推動力。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優先發展的系列重要講話,深刻闡釋了教育的基礎性、全局性、能動性和先導性作用,不僅提升了各界對教育的認識水平,而且在新中國教育史上具有歷史性意義。這一思想轉化為黨和國家的理念和政策,必將對我國教育事業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指導作用,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產生巨大的推動力。

【關鍵詞】教育  優先發展  歷史性貢獻

【中圖分類號】D60    【文獻標識碼】A

2018年9月10日,全國教育大會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要“堅持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作為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先手棋”。

尊師重教:習近平關于教育系列論述的一條主線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時期都對教育優先發展的思想有重要論述。早在河北省正定縣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就對全縣教育狀況進行了大普查,并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全縣教育工作進行改革,對教師實行聘任制,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落實教師待遇,發放拖欠的教師工資,并提出“要做到全村最好的房子是學校”。在1982年12月的一次會議上,習近平同志明確表示:“長期以來,我們許多地方、許多領導同志輕視文化和教育;這種錯誤觀念必須及時改正。”在習近平同志的團結帶領下,正定縣積極增加教育投入,采取多種方式鼓勵全縣干部、職工學習,全面提高隊伍的素質。全縣還特地選送了20名有培養前途的農村青年到西北大學深造。習近平同志當時就指出:“福建念‘山海經’,青海念‘草木經’,我們正定要念‘人才經’。”事實證明,通過科學的攬才、選才、用才和育才,正定縣確實念活了一部“人才經”。

習近平同志到中央工作后,對教育問題有了進一步的深刻思考和論述。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更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對教育問題有一系列新的思想、論斷和部署。2014年9月9日,習近平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顯。”“這就要求我們堅持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這一系列重要講話和科學論述,不斷豐富了習近平教育思想的內涵,而且開拓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思想的新格局、新境界,可謂承前啟后、繼往開來。這充分體現了一個世界性大黨領導核心的教育情懷、政治智慧、歷史遠見和責任擔當。

教育“優先發展論”思想的歷史貢獻與深刻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和貢獻,不僅體現為一系列思想和理念,更體現在一系列行動、政策和指示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的中央深改組和深改委會議上,涉及教育改革的文件和方案就達十余份。這一系列政策回應了社會和民眾的關切,也體現了黨和政府的改革決心,可謂應時而生、順勢而為。

撫今思昔,不難發現,我國的教育事業確實發生了歷史性巨變。新時代呼喚新理論,進入新時代的中國教育事業,也需要新的思想和理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系列論述作為強大的思想武器,為我國的教育事業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優先發展”的思想,有重大意義。這一思想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基礎性、全局性、能動性、先導性作用,對教育的本質、特性和功能的認識提升到了新的水平。其中,所謂全局性,是指從治國理政到治學興業,社會的各行各業、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養有賴于教育。所謂能動性,是指教育有可能直接推動甚至引領經濟社會的發展。思想產生力量,教育思想的發展,將推動我國教育實踐的發展和民族復興的進程。所謂先導性,是指教育有必要且有可能保持前瞻性,在更高的站位上引領時代潮流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為社會經濟發展探路、打前站,培養預備人才,營造良好風氣。

在理論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系列論述是一個歷史性突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思想史上的新進展,特別是將對教育的先導性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在實踐上,這一思想的提出,意味著黨在審時度勢、治國理政方面達到了新水平,意味著黨的執政能力、認識水平和決策水平達到了新高度。

可以說,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系列論述是黨的智慧的集中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有著歷史性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發生了歷史性巨變,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教育改革不斷推進,教育現代化加速前進,人民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國際影響力快速提升。目前,我國教育總體發展水平進入世界中上行列,建成了當今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2017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5.7%,高于中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

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學習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思想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當前,從戰略高度優先發展教育要有前瞻性,要超前規劃我國教育事業,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從我國實情看,為把這一目標落到實處,現階段尤需著力緊抓三項重點任務:

第一,加強黨的領導,做好頂層設計和總體布局。教育戰線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補齊民生短板;更好地立足國情,探索教育規律;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構建適應新時代的教育治理體系。優化布局特別要努力實現區域的協調發展,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力量來推動中西部地區的發展。“中西部強則中國強”,中西部的發展將為我國今后中長期的發展創造寶貴的戰略縱深,為我們在國際風云動蕩中御風前行、行穩致遠增加一塊“壓艙石”。

第二,加快“雙一流”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交匯點。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諸多領域正在由“跟跑者”向“并跑者”“領跑者”轉變。國際局勢的演變和國內經濟社會的發展,也對我國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為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的高等教育也進入以提高質量、優化結構為重點的內涵式發展的新階段。

第三,建立德才兼備、待遇適當的教師隊伍體系。這是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的基礎工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師重要,就在于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對教師之重要性的強調、對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視,是中外一切教育家的共識。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認為:“大學之大,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一大批德才兼備的良師、名師、大師的聚集,將極大地提升我國的教育質量,優化教育文化生態,挖掘我國的人力資源的潛力。

深刻領會和把握習近平教育優先發展的思想,對于我們推進新時代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不忘初心,攻堅克難,開拓進取,以高度的使命感,投身于新時代的教育事業,為早日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奮斗!

(作者為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導)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新華網,2018 年9 月10 日。

責編/謝帥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牛牧瑤]
標簽: 習近平   發展論   歷史性   貢獻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