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社會治理 > 要聞聚焦 > 正文

2019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三農"問題

全國兩會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3月5日上午9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關于政府工作的報告,審查國務院關于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審查國務院關于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 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扎實打好三大攻堅戰,重點任務取得積極進展

制定并有序實施三大攻堅戰三年行動方案。穩步推進結構性去杠桿,穩妥處置金融領域風險,防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改革完善房地產市場調控機制。深入推進精準脫貧,加強扶貧力量,加大資金投入,強化社會幫扶,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穩步提高。全面開展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優化能源和運輸結構。穩妥推進北方地區“煤改氣”“煤改電”。全面建立河長制、湖長制。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雙下降。加強生態環保督察執法。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統籌城鄉區域發展,良性互動格局加快形成

鄉村振興戰略有力實施,糧食總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新型城鎮化扎實推進,近1400萬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推進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出臺一批改革創新舉措。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明顯進展,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格局不斷鞏固。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改革發展支持力度。新增高速鐵路運營里程4100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000多公里、農村公路30多萬公里。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持續增強。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

針對外部環境變化給就業帶來的影響,及時出臺穩就業舉措。大力推動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政策落實,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每月70元提高到88元。繼續提高優撫、低保等標準,殘疾人“兩項補貼”惠及所有符合條件人員。加強退役軍人服務管理工作,維護退役軍人合法權益。深化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穩步推進分級診療。提高居民基本醫保補助標準和大病保險報銷比例。加快新藥審評審批改革,17種抗癌藥大幅降價并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加快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持續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全民健身蓬勃開展,體育健兒在國際大賽上再創佳績。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6.5%;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進出口穩中提質;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金融財政風險有效防控;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以上,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

繼續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多管齊下穩定和擴大就業。扎實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加強對城鎮各類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幫扶。對招用農村貧困人口、城鎮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的各類企業,三年內給予定額稅費減免。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堅決防止和糾正就業中的性別和身份歧視。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用于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既有利于緩解當前就業壓力,也是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戰略之舉。改革完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辦法,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今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擴大高職院校獎助學金覆蓋面、提高補助標準,加快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銜接。改革高職院校辦學體制,提高辦學質量。中央財政大幅增加對高職院校的投入,地方財政也要加強支持。設立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支持企業和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我們要以現代職業教育的大改革大發展,加快培養國家發展急需的各類技術技能人才,讓更多青年憑借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讓三百六十行人才薈萃、繁星璀璨。

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強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統籌銜接,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農民生活達到全面小康水平。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重點解決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力度,落實對特殊貧困人口的保障措施。脫貧致富離不開產業支撐,要大力扶持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開展貧困地區控輟保學專項行動、明顯降低輟學率,繼續增加重點高校專項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人數,用好教育這個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基本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建設任務,加強后續扶持。對摘帽縣和脫貧人口的扶持政策要保持一段時間,鞏固脫貧成果。完善考核監督,用好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成果。越是到脫貧攻堅的關鍵階段,越要抓實抓細各項工作,確保脫貧有實效、可持續、經得起歷史檢驗。

抓好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近14億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要穩定糧食產量,新增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以上。穩定生豬等畜禽生產,做好非洲豬瘟等疫病防控。加快農業科技改革創新,大力發展現代種業,實施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推進農業全程機械化。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強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支持返鄉入鄉創業創新,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務工收入是農民增收的大頭。要根治農民工欠薪問題,抓緊制定專門行政法規,確保付出辛勞和汗水的農民工按時拿到應有的報酬。

扎實推進鄉村建設。科學編制建設規劃,大力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今明兩年要解決好飲水困難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提高6000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完成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因地制宜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廁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設美麗鄉村。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推廣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成果。深化集體產權、林權、國有林區林場、農墾、供銷社等改革。改革完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健全糧食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改革試點。持續深化農村改革,廣袤鄉村必將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責任編輯:韓冰曦]
標簽: 三農問題   工作報告   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