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農業大學校長張憲省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交了兩份建議,一份是《關于在高校管理人員中實施職員制度的建議》,一份是《關于進一步加強文明校園建設的意見建議》。
張憲省代表認為,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是高校教職工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高校建設、改革和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高校綜合改革特別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持續深入,高校工作人員工資薪酬正常增長機制已初步形成,教職工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普遍得到增強。但同時應當看到,在各高校普遍重視教師主體地位,以及專業技術職務評聘日趨制度化規范化的背景下,廣大專業技術人員得到了來自多方面的政策傾斜,他們的職級晉升和工資待遇水平普遍優于管理人員,兩支隊伍之間發展不夠平衡,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距,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也由此產生。這種現狀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張憲省告訴記者,上述問題出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管理人員隊伍缺乏像專業技術人員隊伍一樣的正常職務晉升通道以及長效機制,導致管理人員總體上個人發展較慢、上升空間較小、薪酬待遇偏低,心理落差較為明顯。
針對這種狀況,張憲省建議,國家針對高等學校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各支隊伍的發展,強化關于在高校管理人員隊伍中實施職員制度的頂層設計,出臺務實管用、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對職員制的實施與崗位聘用制、績效工資制之間的政策配套銜接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把高校自己辦不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辦不好的問題解決好,在全國各地各高校建立實施管理人員職員制度,實現管理人員的職務晉升和職員職級晉升的并行,以最大限度地調動高校各支隊伍的積極性創造性,促進事業新發展。
在另一份提交的建議中,張憲省著重關注了文明校園建設。他認為,創建文明校園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必然要求,是打造實現中國夢主力軍的戰略工程,是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鑄魂工程,也是精神文明建設從青少年抓起的基礎工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張憲省建議,中央文明辦和教育部進一步出臺、細化有關政策,把全國文明校園作為“雙一流”建設的重要指標,加大對全國文明校園的經費支持力度,更好地發揮文明校園創建對辦好黨和人民滿意高水平大學的重要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