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讓游客不再“遭罪”

——旅游景區預警保障存在的風險及對策

核心提示: 】每到“黃金周”或節假日,由于存在群眾消費潛力急遽釋放、門票經濟依賴等因素,部分旅游景區總會出現人滿為患現象,這不僅不利于游客旅行體驗,也會給自然環境及環境設施帶來破壞。我們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政府相關部門監管,改變旅游者的旅游觀念,讓游客不再“遭罪”。

【摘要】每到“黃金周”或節假日,由于存在群眾消費潛力急遽釋放、門票經濟依賴等因素,部分旅游景區總會出現人滿為患現象,這不僅不利于游客旅行體驗,也會給自然環境及環境設施帶來破壞。我們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政府相關部門監管,改變旅游者的旅游觀念,讓游客不再“遭罪”。

【關鍵詞】風險管理 旅游景區預警 保障機制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旅游景區預警是旅游景區研究的前沿,亦是預警分析應用的熱點。國內外理論研究的空白與旅游業發展的迫切需要,使旅游景區預警的研究迫在眉睫。而實踐證明,旅游景區預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預警保障及其風險的認知和相應對策的完善與實施。

中國旅游景區預警保障存在法律、監管、利益及旅游者自身風險

中國旅游景區預警保障服務于旅游者、旅游資源、旅游景區、政府部門等,其最終目標是促進我國旅游景區預警管理,保障旅游者、旅游資源、旅游景區以及旅游景區從業人員安全等。但隨著近年來中國旅游業的迅猛發展,其目前亦存在著一些風險,具體內容如下:

一是法律風險。作為旅游景區預警保障的基礎,旅游安全法律法規對旅游景區預警保障起著指導和規范作用。目前,雖然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旅游安全管理辦法》及《景區最大承載量核定導則》等法律法規對于旅游景區客流超容預警已有相關闡述,但仍滯后于我國旅游業實際發展,可操作性不夠,有待進一步的細化與完善。

二是監管風險。旅游者到一個旅游景區去旅游,其預設前提,表面上是相信景區管理者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實質上是相信政府有維護公共安全的能力。故“十一黃金周”等節假日期間,一些景區出現旅游者爆棚現象,表面上是景區的管理問題,實質上是政府公共安全責任缺失帶來的問題。而相關政府部門監管不力背后則是其身陷利益格局之中的“公司化”傾向主導的結果,必將損害旅游景區和當地的長遠利益。

三是利益風險。旅游景區人山人海的狀況主要源于我國的很多旅游景區一直以來并沒有嚴格的人流控制,而旅游者數量超過旅游景區承載能力亦大大增加了旅游安全事故的風險幾率。究其原因,其一,景區營業收入中門票收入占比畸高。原國家旅游局2012年6月發布的《2011年全國A級旅游景區發展報告》顯示,全國A級旅游景區總營收的近50%來源于門票收入,個別景區甚至高達90%以上。其二,全年總收入中黃金周時期的營業收入占比畸高。據《2012年中秋節國慶節假日旅游統計報告》顯示,2012年中秋國慶“黃金周”旅游市場增長快速,旅游收入達到2105億元,而同年的全國A級旅游景區總營收僅為3100億。利益的驅動導致旅游景區因怕影響客流量和收益不愿提前預警限流,預警保障更無從談起了。

四是旅游者自身風險。旅游景區因為超高客流采取預警或提示,都是基于旅游者安全保障發出的,但是旅游者因為安全意識、時間、金錢等方面的考慮并未充分重視類似信息,有的甚至不合作。而旅游者的不配合甚至暴力抗拒,對于旅游景區預警保障機制來說則會使其難以真正有效運行實施。

完善旅游景區預警保障的宏觀對策

繼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未來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應在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等旅游景區預警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結合我國旅游業發展實際,完善旅游景區預警保障相關法律法規,以形成科學、規范的制度體系,提升旅游景區預警保障的運作效率。

加強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管。一是有效推動落實帶薪休假制度,保障國民旅游權利,鼓勵錯峰出游、彈性作息。其實,早在1982年于墨西哥舉行的世界旅游大會和1985年的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全體大會,就已通過了關于帶薪休假的類似聲明:各國政府應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錯開放假的時間,尤其是要推行帶薪休假,以提高民眾的假期質量。

鑒于此,唯有帶薪休假“落地”,普通勞動者才有選擇旅游時段的余地,這是真正實現“錯峰旅游”,減少“黃金周副作用”的最佳選項。在就業市場日益趨于買方市場的今天,政府(尤其地方政府)必須切實履行職責,將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列入具體的議事和落實日程,加強對帶薪休假的監督,加大對帶薪休假執行不力企業的懲罰力度。同時,亦應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實施彈性作息,為職工旅游創造有利條件。而上述舉措的落實將有效緩解國民旅游休閑的時間約束,還假于民,亦有助于解決旅游經濟運行中時空之間的長期非均衡矛盾,緩解旅游景區承載量壓力,降低發生安全風險的幾率。

二是充分利用國家旅游產業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平臺,加強旅游景區預警監管。首先,需充分利用國家旅游產業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平臺。該平臺的搭建旨在應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完備的旅游安全應急體制與機制,提高旅游突發事件監控、旅游安全預警發布、旅游應急救援等工作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切實保障旅游者的生命財產安全。其次,面對高峰客流,僅僅靠旅游景區預警、分流尚且不夠,政府應樹立新時代旅游安全觀,把景區預警保障納入全域行政管理,在整個區域內保障旅游者的旅游消費和人身安全。而這就需要將旅游安全監管和公共服務的鏈條延伸到區域內的各個環節和地點。同時,政府監管者亦須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旅游安全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強化旅游安全法定職責,加強對超過最大承載量接待的景區的監管。

完善旅游景區預警保障的微觀對策

旅游景區應建立和完善內部相關制度。一是建立和完善相關信息發布機制。旅游目的地安全風險提示級別的劃分標準和實施程序由國務院旅游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依法制定。因此,旅游景區應積極建立和完善相關信息發布機制和安全風險提示制度。在目前的情況下,旅游景區可以和政府部門協作,在統計每日接待旅游者數量的基礎上,根據承載量上限,通過廣播、電視、微博、微信、網站、短信、APP以及小程序等途徑實時傳遞安全預警信息,方便旅游者的出行選擇,解決旅游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二是加快實行旅游景區門票預約制度。旅游景區門票預約機制可以有效地控制景區容量,避免出現景區“爆棚”“超載”等現象,有步驟地加快實行旅游景區門票預約機制,對提前預約訂票者予以適當優惠,以便景區提前做好準備,更加有利于旅游景區的預警保障并增強旅游者的旅游舒適度。這樣做既可以培育國人的預約消費習慣,亦可以均衡淡旺季旅游者流量,降低旺季旅游景區安全風險的發生幾率。

旅游者需改變慣有的旅游觀念。在旅游景區和政府部門預警保障的前提下,旅游者亦需改變自身慣有的旅游觀念,合理安排出行時間,一切以安全為重,聽從導游及旅游景區工作人員的勸導和指揮。同時,旅游者應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增強安全意識,努力防患于未然,在發生旅游突發事件時,利用自身掌握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從容應對。

(作者分別為中國勞動關系學院高職學院副教授;中國勞動關系學院體育教學部講師)

【注:本文系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中國旅游救援發展的深層次思考”(項目編號:15BGL121);中國勞動關系學院院級科研項目(一般項目)“中國旅游景區預警保障機制構建研究”(項目編號:14YY005)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迎接“黃金周”要把問題想在前面》,新華網,2017年9月29日。

②《“中國式休假”何時讓人不再糾結?》,人民網, 2013年9月27日。

③《總感覺長假“不夠用”?專家吁增設“避暑黃金周”》,新華網,2018年10月6日。

④《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新華網,2015年8月11日。

⑤《更講品質、更重體驗、更有個性——數據里的黃金周消費升級趨向》,新華網,2018年10月6日。

⑥金嶺、宋祖禮:《景區爆棚凸顯公共安全責任缺失》,《安全與健康(上月版)》,2012年第11期。

責編/賈娜 美編/宋揚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張忠華]
標簽: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