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區域聚焦 > 正文

聚焦共同發展 點贊中國貢獻

1553717884529_1

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新華社發

p806F_b

俯瞰海南省瓊海市博鰲鎮。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特別關注·博鰲亞洲論壇】

近年來,處于深刻調整中的世界經濟頻受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逆全球化沖擊,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很多。與此同時,亞洲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依然保持著較高增長,中國更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者。世界經濟向東看,是否能找到未來發展的方向?

3月26日至29日在海南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再次為各方提供了把脈全球經濟的平臺,而中國的未來發展更成為會議的焦點。

亞洲風景獨好 27個經濟體競爭力提升

今年以來,各大國際經濟組織對于全球經濟的展望并不樂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在瑞士達沃斯發布報告,將今明兩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分別下調至3.5%和3.6%;經合組織發布報告將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的3.5%下調至3.3%;WTO最新發布的全球商品貿易季度領先指標跌至了9年來的最低水平……

當今世界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局勢的復雜性直接影響了世界經濟的健康發展。但是,2018年的亞洲經濟依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發出了屬于亞洲的鏗鏘之聲。

作為每年博鰲亞洲論壇的首場“重頭戲”,四份年度旗艦報告的發布會吸引著各界的目光。26日,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攜專家團隊亮相發布會,《新興經濟體報告》《亞洲經濟一體化報告》《亞洲競爭力報告》《亞洲金融發展報告》等四份報告強有力地顯示了亞洲區域經濟逆勢上揚的光明前景。

《亞洲競爭力報告》明確指出,面對不利的外部環境,亞洲經濟體繼續推進改革議程,不斷改善企業營商環境,修煉內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競爭力報告量化指標中,27個經濟體的得分相比上一年度有所提升,且各經濟體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反映出更為健康和平衡的整體形勢。

《新興經濟體報告》的加權統計顯示,包括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韓國等亞洲國家在內的新興經濟體2018年的經濟增長為5.1%,基本與去年的預測數據相吻合,尤其是2018年上半年,貿易增速超過10%,對經濟的拉動效應顯著。

據《亞洲經濟一體化報告》統計,2017—2018年亞洲地區共簽署了17個新的自由貿易協定,約70個雙邊協定目前正處于談判中,更有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等高水平協定的進程明顯提速。亞太地區無疑仍是區域主義最為活躍的區域之一,亞洲經濟的自身依存度不斷提升。

《亞洲金融發展報告》指出,隨著對智慧、綠色和可持續高質量基礎設施的需求不斷擴大,亞洲及區內外國家提出諸多互聯互通的倡議,例如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東盟國家的“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等,為亞洲一體化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亞洲是世界的一分子,亞洲的發展助力世界,全球化的一舉一動同樣影響著亞洲的未來。博鰲亞洲論壇為推動全球化健康發展提供了交流平臺,正如李保東所強調的,推動全球化不是為了趕時髦,而是因為它給人民、給社會帶來了好處,為發展提供了機會,“共同溝通共同改革,只有這樣才能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世界經濟“不確定” 中國是穩定增長之源

美國政府停擺、英國脫歐困境、國際金融風險加劇……過去一年,國際社會分化加劇、全球治理面臨困境為世界經濟的發展蒙上厚重陰影。一時間,“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成為國際投資者和各國經濟界的流行語。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中國在國際經濟風浪中劈波斬浪,繼續扮演著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三重角色。

“雖然當下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但我們要看到,中國保持了長達40年的高速發展,尤其是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的十年中,為世界經濟的持續發展貢獻了強勁力量。”波士頓咨詢公司全球主席漢斯-保羅·博克納在“世界經濟展望 2019: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分論壇中表示,為了世界經濟更多的“確定性”,需要各國付出更多的努力,進行更多的改革,而中國正在進行的諸多結構性改革為世界做出了表率。

近年來,中國持續推進結構性改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各項舉措日漸顯效。“中國在全球范圍內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領導力作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肯特·加爾德同樣對中國堅定不移的經濟發展路線深表贊賞。他認為,中國采取了有序對外開放的步驟,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同時在知識產權保護、外商投資等領域出臺了諸多強有力的改革措施。基于此,雖然今年兩會中國政府下調了經濟增長預期,但他依然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過去四十年,中國的增長確定了全球的增長速度,而未來中國即使增長放緩,仍然高于美國和其他一些工業化國家。此外,技術革命和金融方面的發展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以‘一帶一路’倡議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刺激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有效機制。”

以中國為領頭羊,亞洲和新興經濟體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引擎,也必將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應對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創新能夠帶來一系列的新技術,而技術革新能夠提高效率、提高勞動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張濤認為,中國近年來竭盡全力支持創新,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領域已經成為技術強國,而中國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想,也昭示著這些技術革新不僅將極大推進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必將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在日趨復雜的全球變革中,各國都面臨著經濟復蘇、數據革命、科技引領等問題,在這些共同的挑戰面前,世界也應該有共同的目標。“共同命運、共同行動、共同發展”,正如本屆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主題,只有維護多邊主義,共謀發展,風雨同舟的世界各國才能夠共同應對挑戰,共享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經濟增長成果。

 (記者 張斐曄 李笑萌)

[責任編輯:銀冰瑤]
標簽: 共同發展   中國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