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彖傳》說:“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關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可以說是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大小共同體生存發展于世界的最重要的精神符號。在文化育人的征程中,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實驗學校溫榆河分校自成立以來就開始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帶著北京八十中學田樹林校長“讓更多農村孩子享受優質教育”的夢想,2012年7月,我們學校成為北京八十中學教育集團成員校,從而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八十中學教育集團為我們學校確定了“為農村打工子弟學生提供優質教育資源”的辦學使命;傳承、貫徹八十中學辦學思想,將八十中學辦學的精神內涵轉變為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課程改革探索實驗,實施素質教育。
我們在傳承八十中學教育集團“一人一天地,一木一自然,讓生命因教育而精彩”的辦學思想的基礎上,提出八十中學溫榆河分校“文化鑄魂,課程立校”的辦學策略,系統建構學校的文化建設體系,逐步探索出一條符合學校發展實際又凸顯育人特色的文化建設之路。
理念文化——奠定學校內涵發展之根基
在教育發展的新時代,黨和國家站在民族振興的戰略高度,提出文化強國戰略。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我們學校堅持用特色文化引領學校實現內涵式發展,并在長期的實踐和發展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念文化體系。
我們學校從建校開始,就積極傳承八十中學田樹林校長“一人一天地,一木一自然,讓生命因教育而精彩”的辦學思想。田校長說,每一個孩子好比是大自然中的一顆種子,在最自然的生態環境中,就一定能長出它最本真最自然的樣子,成為它自己。這就是它的唯一性,而每一個唯一,就構成了大自然的多樣性,構成了天下最大的美景。那么,學校的作用就是要給孩子們創造一個生命的大自然,給孩子們創造一個和諧的生態環境,保護孩子的天性,讓孩子的生命基因得到正確而充分的表達,讓孩子生命中原本就有的真、善、美得到激蕩,讓孩子的生命活力得到最自然的釋放。只有讓孩子的天性得到最自然的表達和發展,他才有可能真正地去服務社會,并且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完成他的自我實現,也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才,也才可能因為懂得奉獻而去奉獻,成為一個幸福的人。只有這樣,才能不辜負生命本身的傳奇,才能獲得生命的尊嚴。所以,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因為教育而精彩,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唯一不可替代的“這一個”。
于冬云校長在北京教育學院朝陽分院新任教學主任培訓班上進行專題講座
在傳承田校長辦學思想的基礎上,我們結合學校實際,建構八十中學溫榆河分校“將學校建成師生‘生命綻放’的樂園”的辦學愿景。學校,是學生們發現自我的天地,是生命成長的樂園,學校教育要通過文化、課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相信學生發展的無限可能性,喚醒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成長的意識,形成積極奮進的精神狀態。學校,是教師生命發展的舞臺,是老師們分享教育智慧的平臺、研究教育教學的學術機構。學校構建健康、和諧、幸福、追求卓越的氛圍,才能使教師們發揮自我潛能、實現自我價值、享受職業幸福。學校所有的生命都經歷磨礪、成長、綻放的發展過程,就如那朵不知名的小花和崖壁上的小樹,經受風和雨的洗禮之后綻放出生命的光彩。“生命綻放”是“一人一天地、一木一自然、讓生命因教育而精彩”的辦學思想在八十中學溫榆河分校本土化的集中體現。
為了帶領和激勵教師團隊更好地發展,我們學校確立了八十中學溫榆河分校“尊重為尚、信任為先、創造為力、發生為本”的核心價值觀。面對與八十中學不一樣的師生群體,特別是亟待提升的教師專業隊伍,外來打工子弟為主體、缺乏未來規劃的學生群體,我們需要統一的價值判斷來引領干群關系,引領師生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尊重為尚就是尊重教育規律、尊重個性發展、尊重生命價值;信任為先就是信任激發潛能、信任激發自信、信任促進和諧;創造為力就是激發創造潛能、提升創造思維、培養創造能力;發生為本就是重視正向生成、接納錯誤發生、寬容面對成長,使學生能夠在和諧友善的校園里積極健康地成長。
為了引領學??茖W發展,我們提出了八十中學溫榆河分校“文化鑄魂,課程立校”的辦學策略。國內外每一所名聲赫然的學校都有其自身強有力的學校文化,它影響著學校大到學校決策、辦學方向,小到師生行為舉止、生活習慣等,是全體師生共同遵守的“制度”,最終會形成一個學校的靈魂,決定學校的內在氣質和前進方向。我們不斷挖掘學校發展歷史中的文化精髓,并將八十中學精神文化內核通過各種課程、活動鑄入師生靈魂,進而達到師生外顯的高雅修為、文化鑄魂、幸福一生。
育人文化——綻放學校內涵發展之菁華
為了落實國家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學校傳承八十中學“一人一天地,一木一自然,讓生命因教育而精彩”的辦學思想,本著“品格第一,立足實際”的原則,確定了我們學校的育人目標: 培養具有“禮、善、真、勤、品、毅”六大品格的現代紳士、淑女。
“窈窕淑女”“謙謙君子”體現了中國古人對高雅氣質的追求,是對一個人知禮、知性的集中表達。我們學校提出的培養“現代紳士、淑女”是對學校文化育人目標的凝練說明,是學校對現代及未來人才所具備的品格氣質的概括,即培養具有“獨立自信的內在氣質、端莊優雅的外在舉止”的人。這里既有傳承于中國傳統文化中“君子”“淑女”品格,比如“愛己及人”“明禮守法”“自強不息”“涵養浸潤”等;也有吸收了世界上被大眾普遍認可的文明,比如嚴謹務實的科學精神、勇于反思質疑的批判精神等,還結合八十中學校訓“勤奮、求實、創造、奉獻”的具體內涵,學校將紳士淑女的外在表現凝練為守禮、向善、求真、務勤、敦品、弘毅六大品格,這也是對我們學校文化育人目標進行評價考量的標準尺度。
為了更好地闡述學校的育人文化,我們學校設計了德育符號“六品花”標識圖,其設計源自八十中學?;?。同樣是一朵花兒,我們之所以稱之為“六品花”,是因為其主要寓意著溫榆河學子如花朵般綻放生命,代表每個學生最好的生命狀態。核心的花柱是我們學校學生德育符號“現代紳士、淑女”;圍繞花柱轉動起來的“獨立自信的內在氣質、端莊優雅的外在舉止”是對“現代紳士淑女”品格氣質的一種高度概括。我們倡導內外兼修,內在方面,有一顆強大的內心,不易被困難和挫折所擊倒,面對紛繁錯雜的形勢,能獨立的提出觀點和做法,并向他人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外在方面,著裝整潔、得體,形象端正大方,言行舉止得體優雅。外圈的六個花瓣是“現代紳士淑女”的外在表征,體現了現代紳士淑女身上所具備的“守禮、向善、求真、務勤、敦品、弘毅” 六大品格。
在學生成長中,為了教會學生學會愛和擁抱,讓他們更加勤勞和堅強,我們學校在“現代紳士淑女”這種豐富而精彩的設計理念之上,對“六品格”的基本內涵進行了深入的挖掘,并以八字表達。“禮”即明理守法,秉行正義,要求溫榆河學子不僅要繼承中國重視“禮”的傳統,還要積極主動學習不同文化、情境之中的禮儀制度,更要嚴格遵守各項法規制度,心懷正義;“善”即愛己及人,心懷感恩,希望溫榆河學子有一顆善良的心,對自己、他人有愛,并將這種愛推廣開來;“真”即嚴謹科學,求真務實,希望溫榆河學子面對問題,養成“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習慣,能夠結合自身的處境和實際對自己的人生做出合理規劃;“勤”即勤學善思,身體力行,希望溫榆河學子在學習中鉆研多思,培養勇于奉獻的品質,生活中勤勞肯干,善于反思;“品”即涵養浸潤,志趣高雅,希望溫榆河學子成為志趣高雅、品味非凡的人,養成讀書、實踐的好習慣,沉浸于經典作品和社會實踐,從中汲取智慧和營養;“毅”即堅毅果敢,自強不息,希望溫榆河學子無論面對什么問題和困難,都要勇于承擔、樂觀面對。
課程文化——凝聚學校內涵發展之動力
課程是一所學校教育的核心載體,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是實現學校教育目標的基本保證。助力師生的成長,課程供給的質量決定著一所學校的核心供給力。我們學校成立伊始,就提出“實施城鄉教育發展共同體背景下的課程領導,以學校課程建設為核心,促進學校內涵式發展”的命題,并確立“課程立校”的辦學策略,希望通過課程建設,為師生成長與發展搭建平臺,讓師生感受教育如彩虹一般的色彩,讓生命因教育而精彩,讓文化鑄學校發展的內在之魂,讓課程立學校發展的永恒之本!我們學校一直致力于建構“整合、多元、自主”的課程文化,通過實施課程領導,進行學校課程的頂層設計,探索有效實施途徑,為師生發展搭建成長的平臺。
課程結構是課程目標轉化為教育成果的紐帶,是課程實施活動順利開展的依據。我們學校堅持以文化育人目標為課程設計的出發點和歸宿,依據課程自主選擇程度不同體現出三級立體分層的課程結構特點。它以面向全體的學科基礎課程為起點,同時以學科拓展延伸類、實踐應用類等選修課程呈現出豐富性和選擇性,并以學生發現自己、形成個性特長的自主發展課程為高點目標設計,體現了新課改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等特點。
為更好地保證學校課程的實施,我們學校以學科(領域)課程為載體,以分層、分類實施為策略,構建“7+3學科課程結構”。70%學科基礎課程屬于學科核心課程,在完成國家課程內容的前提下,結合本校學生實際以人教版、北師大版、外研社版教材為依據,對教材編排順序及知識難易、多少做適量的改變和補充,以更好地符合學生認知規律。這部分課程內容著重突出學科的核心素養、基本概念、基本思想方法、基本能力以及對初中生基本學習習慣和方法要求的落實,強調課程內容基礎性、本質性,體現少而精的特點。30%學科選修課程、學科研究課程、學科活動實踐性課程設計,是為了滿足學生對學科(領域)學習的個性需求。注重培養學生深入思考、動手實踐和綜合運用的能力,是學科基礎課程的延伸與深入。
課堂是學生生命成長的原野,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是教師育人的主渠道,同時也是學校課程設計與實施的主陣地,更是我們學校課程設計與實施效果檢驗的場所。因此,我們學校課堂的理念、形式及內容不僅是學校課程設計、課程領導的體現,更將對學生的身心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
我們結合國家所倡導的育人價值理念及學校實際,提出了“生命課堂”理念。生命課堂是師生生命共同發展的樂園,是師生間和生生間充滿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的空間。在生命課堂里,引力場、情感場、思維場和品格場,像一條無形的紐帶,將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緊緊相連。生命課堂就是通過激發興趣、驅動問題、欣賞與合作策略的實施,實現學生主動學習、快樂學習和深刻學習的場所,我們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信、堅毅與勇敢的品格,并最終使學生成為有智慧有德行的人。
環境文化——凸顯學校內涵發展之魅力
魯迅先生說“要想造就天才,首先必須準備天才生長的土壤。”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對孩子的全面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在開發學生智能,培養學生興趣和良好行為習慣方面發揮著獨特的功能。我們學校在校園環境文化建設中以“讓每一張展板真正會展示,讓每一面墻壁真正會說話,讓每一處景觀真正會傾訴,讓每一個景致真正會萌發”為目標,確立了“校園內部環境文化建設——營造書香校園文化;校園外部環境文化建設——打造特色校園文化”的整體策略。
展板是呈現學校教師教學成果的窗口,是展現學子們智慧和才能的平臺。讓每一張展板真正會展示,旨在讓學校的文化建設與課程建設相互結合,讓學校展板體現班級文化和年級教育主題,與學科月活動密切結合,分期、分主題地將學生的作品及其風采逐一進行展示;讓每一面墻壁真正會說話,意為墻壁本身也是校園內部文化建設的代言。諸如,將反映學校辦學理念及學生校園生活的照片放大裝裱鏡框,鑲嵌于綜合樓和教學樓的樓道墻壁兩側,仿佛在告誡學生要注意保護樓道墻壁的干凈整潔;讓每一處景觀真正會傾訴,旨在深層挖掘校園外部文化環境建設的內涵與底蘊,讓具有學校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的環境建設成果與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相聯,將傳統文化的精髓滲透其中,讓每一處校園景觀變成校園文化的使者,將文化的魅力鮮活靈動地傳遞與展現出來;讓每一個景致真正會萌發,這一校園文化環境建設指導思想與我們學校的核心價值觀相輔相成,校園景觀不僅蘊含傳統文化,更力求讓傳統文化深入人心,這也是校園文化環境建設最高層次的精神要求。
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滿足學生多方面的需要,使學生在校園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是學校應承擔的一份責任。我們學校校園環境文化建設以“樓道文化、展板文化、書香文化”三位一體綜合考慮,既充分保護了我們學校原有教學物質資源,又將學校文化建設力度最大化,真正做到文化育人、潤物無聲,使我們學校“文化鑄魂,課程立校”的辦學理念成為有機統一的整體。
學校環境文化建設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達到校園的綠化和育人的雙重目的。我們學校校園環境的建設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蘊育其中為主線,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學校環境建設有機融合,真正做到環境育人、景觀育人。經過精心設計與實施,學校創設了“愿景之墻、溫榆之水、智慧之門、特色長廊、禮信廣場、育才大廳”六大特色文化景觀和“孔杏之壇、品格之光、合力之拳”三大經典文化景觀,將昨天、今天、明天巧妙地貫穿起來,將古代先哲圣賢與當下學生培養目標,以及學校發展使命和美好憧憬巧妙牽連,使學校環境文化建設的宗旨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學生在體育文化節上充滿個性與活力的展示
我們學校每一處景觀均體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愿景之墻”將點亮師生的人生航程,激勵師生們積極進取、奮勇向前,也意味著我們學校將帶領全體師生腳踏實地,求真務實地做教育,謀發展,創品牌;“溫榆之水”體現我們學校師生會如水般柔韌謙和,胸懷蕩然,我們會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幫助他人,服務社會;“智慧之門”矗立在金色的陽光之下,剛正不阿的力量油然而生,代表我們學校校園文化的內涵本真和質樸;“特色長廊”是由科技、體育、藝術三個單元共同組成,深刻體現了我們學校力求讓每一個學生在這里潛心學習,刻苦鉆研,戒驕戒躁,讓他們的志趣得到發展,生命得以綻放;“禮信廣場”體現了我們學校力求讓溫榆河分校的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君子,有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標和理想,并為之一生拼搏奮斗;“育才大廳”匯聚了溫榆河人的無窮智慧和美好愿望,我們要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勤于鉆研,要為學校建成師生“生命綻放”的樂園貢獻自己的力量。另外,我們學校三大經典景觀——孔杏之壇、品格之光、合力之拳,內涵豐富,這幾部分的文化建設促進學校朝著內涵式發展的方向不斷前進!
習總書記指出堅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們學校承載著八十中人的教育使命和無比厚重的社會責任,全校師生風雨同舟、眾志成城、開拓創新、追求卓越,經過六年的文化深耕發展,終于涅槃重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學校先后獲得“北京市中小學文化建設示范校”“北京市中小學校章建設示范校”“北京市文明校園”等榮譽。
文化鑄魂促內涵發展,明心啟智耀生命之光。我們學校傳承八十中學辦學思想,確立“文化鑄魂,課程立校”的辦學思路,與八十中學“管理一體、研訓一體、資源一體”,逐漸成為與八十中學相匹配的優質初中學校、朝陽區“城鄉發展共同體”項目示范學校。面對新的機遇、新的挑戰,全體溫榆河師生躊躇滿志,斗志昂揚,努力將學校建成朝陽區乃至北京市文化育人的優質初中學校,讓學校真正成為師生生命精彩綻放的樂園。
(作者分別為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實驗學校溫榆河分校校長、德育副校長、學生發展處主任)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