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是在推進課程改革過程中衍生出來的教學新形式,是新課改下應運而生的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探索與實踐。“翻轉課堂”滿足了新課改的要求,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探索、獲取知識。在“翻轉課堂”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翻轉課堂”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這需要學生在課前積蓄大容量的知識儲備。正因為此,教師應激發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高效閱讀中,實現會讀、善讀、會學、樂學的理想求學境界,有效地實現課堂翻轉。
高效閱讀:教學所需和時代選擇
當前,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越發迅速,新的科技知識和信息量迅猛增加。英國學者詹姆斯·馬丁統計,人類知識的倍增周期,在19世紀為50年,20世紀前半葉為10年左右,到了70年代,縮短為5年,80年代末幾乎已到了每三年翻一番的程度。近30年來,人類生產的信息已超過過去5000年信息生產的總和,洶涌而來的信息有時使人類無所適從,從浩如煙海的信息海洋中迅速而準確地獲取自己最需要的信息,變得異常困難。
正是源于信息化的高速發展,高效閱讀是一項技能的學習和訓練,結合國內傳統的中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和美國盛行的快速閱讀培訓課程,運用“眼腦直映”、心理學、生理學、語言學、思維學等科學原理,幫助學生梳理學科知識點,完成各學科海量知識的閱讀、理解和深刻記憶,輔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學生具備“學會學習”的核心能力,這不僅能拓寬學生知識視野,還能增強記憶能力。高效閱讀是一種“眼腦直映”式的閱讀方法,“它是將書面的文字信息對眼睛產生光學刺激之后所產生的整體文字圖像,直接傳送到右腦以圖像的形式記住,之后再由大腦將文字圖像解析出來”的閱讀方法。這種“眼腦直映”式的閱讀方法省略了語言中樞和聽覺中樞兩個中間環節,即文字信號直接映入大腦記憶中樞進行理解和記憶,實際上是一種單純運用視覺的閱讀方式。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教學主任董爽(左)與專家在研討會上交流
同時,高效閱讀對學生閱讀心理有很大推動作用。很多學生看書,會一個一個字的看,看的過程很累,過度用力,反而看了以后,不知道看了什么,因此這種閱讀速度會造成反復回看的行為習慣,這是一種強迫行為的表現。而閱讀心理障礙往往是因為一味地要求學生練習閱讀,而不是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系統訓練,因此長時間不見成效,學生就會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慢慢喪失自信心,滋生自卑情緒,最終對閱讀越發抵觸,甚至產生恐懼或厭煩心理。因此,引導學生學習高效閱讀方法,不僅能提升學生閱讀效率,從心理角度也是為學生增加閱讀信心,不再將閱讀視作一種負擔。讓學生掌握高效閱讀技巧,同時也是在培養學生高效閱讀的習慣,學生乃至成年人在閱讀時都喜歡以同一種方法去閱讀不同的文章內容,這樣的效果很不好。我們通過高效閱讀的訓練,發展學生閱讀速度的自我調節能力,使之能夠根據書籍或文章的類型、閱讀目的選擇閱讀速度,既能精讀又能高效閱讀,從而擺脫閱讀心理障礙,通過高效閱讀快速找到并獲得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逐步培養學生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最終,幫助學生在心理上及能力上解決翻轉課堂課前需要學生進行大量閱讀等問題。
高效閱讀既是教學所需,也是時代需要。閱讀是翻轉課堂的基礎,沒有學生閱讀量的積累,沒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就很難讓課堂有質的翻轉。
高效閱讀:翻轉課堂中的應用
高效閱讀講究科學的閱讀方法。據了解,高效閱讀的主要訓練法有“速讀機訓練法”和“限時閱讀訓練法”兩類。其中,速讀機訓練法也可稱為“遮擋式閱讀”,是在閱讀時書本上方有一塊擋板,擋板以提前設定好的速度勻速向書本下方遮擋,學生閱讀時必須快于擋板的遮擋速度,否則內容就被遮擋住。此方法旨在糾正學生閱讀回看的習慣,提高閱讀效率,當學生發現自己比平時的閱讀速度增加2-3倍后,仍然不影響自己的閱讀記憶和理解,勢必大大增強學生閱讀的自信心,降低學生閱讀的負擔感。而限時閱讀訓練法,就是限定時間閱讀,只需要一個計時器就可完成限時閱讀。此種方法旨在提升學生閱讀專注力,激發學生閱讀潛力,在時間的緊迫感下,學生為保障自己對文章內容的通讀和理解,勢必會集中精神與注意力,專注于閱讀,避免出現閱讀過程中“開小差”現象,大大提升閱讀效率,最終形成專注的閱讀習慣。
通過以上兩種方法,巧妙運用信息化手段幫助“翻轉課堂”的課前自主學習。所謂的信息化手段,就是教師要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的技術來建設學習平臺和學習資源,同時要引導學生進行移動學習。移動學習主要強調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具備碎片化、開放性等特點,深受學生歡迎。為此,為便于學生碎片化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將上述訓練法利用信息化實現是有效的解決手段,如限定學生時間閱讀資料,閱讀完畢進行答題檢驗;軟件化速讀機方式閱讀資料,閱讀后同樣回答問題檢測閱讀效果。
通過以上高效閱讀訓練法應用于翻轉課堂,讓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的進展和效果的掌握成為一種可能。教師可實時了解學生們整體情況,還可根據學生們閱讀后的檢測數據實時了解學習效果,方便教師統計歸納問題,能夠更有針對性的引導并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開展分組討論。最重要的是,高效閱讀式的學習讓學生自主學習更加高效,最大程度地利用碎片化時間,讓自主學習變得容易,讓閱讀不再成為負擔,這無疑有利于“翻轉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和有序推進。
高效閱讀:未來發展與思考
自2017年高效閱讀在“翻轉課堂”中應用以來,我校教師已能夠熟練地將高效閱讀較好地應用到教學當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面對新時代對課程改革的要求,關于高效閱讀與翻轉課堂如何進一步結合,一直是我們在思考的課題。
在互聯網蓬勃發展的今天,網絡用戶的交互不斷增強,用戶既是網絡內容的瀏覽者,也是網絡內容的創造者,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UGC”(用戶生產內容),它并不是某一種具體的業務,而是一種用戶使用互聯網的新方式,即由原來的以下載為主變成下載和上傳并重?;诖耍覀兲岢?ldquo;翻轉課堂UGC”,教師不應是學生自主學習內容的創造者,而應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不僅來自課本,更是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究式地搜索并找到自己需要的學習資料,從學習資料中提取自己所需的知識和信息,極大增強了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能力及組織協調能力。
學生,既是學習資料的瀏覽者,也是學習資料的創造者。學生將學習資料上傳至高效閱讀軟件,由軟件自動轉換為高效閱讀版的學習資料,并分享給其他同學和教師,其他同學以高效閱讀的方式閱讀分享學習資料,并分享自己的閱讀效率。由此,激發學生的閱讀競爭意識,最大化利用學生碎片化時間,提升學生單位時間信息提取效率,降低學生自主學習負擔。對于“翻轉課堂”而言,有利于互補學生自主學習,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自主學習內容和結果,有利于學生課堂上從同一學習資料不同理解的“碰撞”中深入討論探究,有利于教師課堂上的引導和把握。
高效閱讀,助力“翻轉課堂”。高效閱讀在“翻轉課堂”中的應用研究,這是我們課堂教學改革的一次全新嘗試,并成就了學校高效課堂的育人品牌。
(作者為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教學主任)
【本文系全國教育信息技術研究2017年度重點課題《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應用研究》(課題編號:17112000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