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品牌 > 品牌案例 > 正文

中化集團推動現代農業服務平臺戰略

春分剛過,在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農業事業部(以下簡稱“中化農業”)廣東雷州MAP技術服務中心的辣椒示范園里,一片黃燦燦的燈籠椒長勢喜人。圍繞著這片燈籠椒,測土儀、風向標、智能配肥機、無人機等一整套智能硬件正在開展全方位監測,按需精準作業,推動降本增效。

日前,中化農業廣東雷州MAP技術服務中心正式啟用,這已經是中化集團第51家MAP技術服務中心了。

“MAP(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現代農業服務平臺)戰略的提出和推進是中化集團在農業領域創新實踐的成果。”中化集團新聞發言人張寶紅表示,該戰略致力于打造現代化農業范本,推動農業從“讓中國人吃飽”向“讓中國人吃好”升級。

科學種植

雷州半島位于祖國大陸南端,四季如春、溫暖濕潤、光照充足,氣候條件適宜多種熱帶水果及蔬菜生長。可是,在過去的很多年里,這里的農業種植水平并不高,當地農產品品質和產量均有待提升。

番薯種植戶劉清裕告訴記者,番薯在生長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地下害蟲的咬噬。“有蟲眼的產品賣相差,賣不上價來。可用農藥也不行,傳統農藥效果雖好,但農藥殘留很高,還是賣不出好價錢。”這種境況直到MAP技術服務中心落地才徹底改變。“中心引進了新型生物低毒農藥。如今,我們種出的番薯已經成為綠色無農殘產品,賣價比以前高了不少。”劉清裕說。

在種植大戶蘇義杰的火龍果示范園里,200畝火龍果與盞盞明燈共同構成了一幅科幻味十足的場景。蘇義杰告訴記者,這種用燈光代替日光,增加火龍果光照的方法也是雷州MAP技術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教給他的。以前他的火龍果一年只能摘三四次,如今一年可采摘8次以上,年增收近300萬元。

中化集團的MAP戰略就是要打造一個“現代農業服務生態圈”,通過科學種植提升農產品品質。

按照計劃,中化農業主要通過與本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合作,依托本地化服務團隊建設“MAP示范農場”和“MAP技術服務中心”的方式推動MAP戰略落地。具體來說,以MAP示范農場為展示基地,中化農業通過先進的現代農業集成技術,實現“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依托MAP技術服務中心,為規模種植者提供包括良種選育、“作物營養+土壤改良”、作物保護、農機應用、技術培訓、智慧農業服務、品質檢測、金融支持、品牌打造和農產銷售等在內的“7+3”服務。

中化農業經濟作物MAP副總經理郭宗軍表示,通過推行科學種植方案和高性價比的農業生產資料,MAP模式較普通種植模式可降本增收15%以上。同時,減量施用化肥農藥、推廣節水農業和秸稈還田等技術的運用,還可以大幅減少農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

打通銷路

辣椒是廣東種植面積最大的蔬菜作物。可對于辣椒種植戶來說,豐產卻不一定意味著增收,受市場行情波動影響,不少地方都出現過辣椒滯銷、價格滑坡的情況。

既要增產,也要增收,這正是中化集團MAP戰略的另一個重要目標。

在中化農業廣東雷州技術服務中心產品展示廳里,記者看到,這里擺放了兩種辣椒植株,一種是黃色的黃燈籠辣椒,另一種是綠色的墨西哥辣椒。它們被分別制成辣椒醬,裝入印有“綠富合作社”字樣的瓶子,銷往美國市場。

中化農業廣東分公司經濟作物MAP負責人許建文告訴記者,冬種辣椒的收購價格約為0.4元/公斤,而合作社的燈籠椒能賣到4元/公斤。

10倍的價差是怎樣做到的?關鍵就在于打通產業鏈,推動產品深加工,增加產品附加值,以此平抑市場行情波動對種植產業的影響。

綠富合作社就是這樣一家“MAP示范農場”。從去年6月份合作社建立至今,已經吸引社員113戶。在2000畝的示范園里,不僅所有農作物從種植到收獲全程都有技術指導,還實現了訂單作業。

中化農業廣東分公司總經理劉杰表示,雷州MAP技術服務中心通過“公司+服務中心+合作社+農戶”訂單生產模式,努力引導雷州市及整個雷州半島的農業轉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最大程度保障農民利益。

“我們現在已經有2000畝示范園,能夠輻射1.5萬畝土地。未來我們希望覆蓋更多土地,惠及更多農戶。”劉杰介紹說,目前,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接受中化農業的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在廣東省,除已建成的南沙和雷州兩座MAP技術服務中心外,預計今年還將建成梅州和仁化兩座MAP技術服務中心。

創新轉型

在中化農業廣東雷州MAP技術服務中心的辣椒示范園里,許建文拔出地里的測土設備,隨后打開了自己手機上的MAP慧農APP。屏幕上顯示,辣椒田空氣溫度為29.3攝氏度,土壤溫度為24.1攝氏度,土壤濕度為9.2%,等等。

接著,工作人員又通過手機操作無人機為這片辣椒地噴灑農藥。“無人機一天可以作業200畝至300畝,并且能節約20%的農藥、90%的水。”許建文說。

據介紹,目前中化農業已經在線上搭建起MAP智慧農業平臺。該平臺集成了現代農場管理系統、技術服務中心服務系統和精準種植決策系統,可依托線下MAP技術服務中心和示范農場服務網絡以及技術服務、農業生產和產品等海量數據,通過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等技術手段,全程跟蹤、解決服務中心運營和規模種植者農場管理效率問題。

張寶紅說,作為農業領域“國家隊”,中化集團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促進農業投入品包括種子、化肥、農藥等綠色化轉型,同時大力推動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建設,有效提高了農產品產量、品質,推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助力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高質量發展。

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推動智慧農業、綠色投入品等領域自主創新。不久前,農業農村部發布的《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促進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實施方案》指出,中化農業要發揮在發展現代農業方面的技術、產品、人才、市場和管理優勢,提高農民合作社經營效益,提升其專業化、規模化、科技化、市場化、數字化水平,并將MAP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對接行動作為首要任務。

目前,中化農業MAP戰略正在全國范圍內加速落地。截至2019年3月初,中化農業MAP在經濟作物領域已建成運營51座技術服務中心,服務經濟作物面積40.2萬畝;在糧食作物領域,累計建設技術服務中心45座,簽約服務面積達148.24萬畝;在特種作物領域,主要在胡煥庸線西側的“北方規模化農牧結合區”引入北美規模化農業發展模式,預計今年年內將建成大型綜合服務站3座。

同時,中化農業還設立科技創新中心,成立科技委員會,并下設臨沂研發中心、中種科技中心、應用技術中心,統籌管理作物營養研發創新、作物育種研發創新和種植技術集成及研發創新,加強市場需求驅動的研發管理體系建設。

根據計劃,未來3年至5年,中化農業將在國內重要農業縣建設500座以上MAP技術服務中心和近千個現代農業示范農場,實現服務3500萬畝以上耕地的目標;智慧農業平臺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線下線上協同服務和精準農業決策,更好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加速發展。

[責任編輯:潘旺旺]
標簽: 中化集團   現代農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