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簡陽市委組織部牽頭負責全市農村“884”工程“村村有黨群服務中心”建設項目,至今已累計投入資金5.5億元,實現280余個黨群服務中心提檔升級,達標率從2016年剛融入成都的12個提高到現在的近40%,并按照“三去一改”要求同步進行親民化改造,切實將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成為村民辦事的最后一公里、參與活動的凝聚點、體驗幸福的聚居地。
一是突出“三個優先”,科學規劃選址。指導鄉鎮(街道)黨(工)委會同新天地公司充分考慮村組合并,科學確定最優選址方案,避免造成資源浪費。堅持人口集中優先,主要向場鎮所在地或已建成村民聚居點等人口相對集中的村(社區)傾斜;堅持產業聚集優先,主要向有一定產業規模或園區所在地傾斜;堅持交通便利優先,綜合考慮黨群服務中心輻射半徑、村民分布范圍等因素,向最大化方便村民上門辦事的點位傾斜。
二是制定“三套方案”,優化陣地建設。在充分征求衛健、文旅、群團等部門(單位)建設需求和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汲取衛生室居中設計造成的親民化改造困難等建設經驗,先后4次召開專題會研究優化設計方案,加強對方案的審定把關。結合前期點位摸排情況,科學指導制定出“T”字形、“M”字形和“一”字形3套設計方案,滿足不同地形、功能和群眾需求,最大限度實現黨群服務中心功能整合、布局合理和作用發揮。
三是注重“三個整合”,有效盤活資源。加強項目整合,結合示范社區打造項目和成都市級財政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將6個點位統籌納入提檔升級范疇。加強資源整合,全面摸排、統籌整合義教均衡達標建設閑置村小資源,確定19個改建點位;針對土地資源有限,將基礎較好,可拓展的2個黨群服務中心確定為擴建點位。加強空間整合,加強衛生室、文化室、群團活動室等功能疊加,突出一室多用,最大化提升利用效能。
四是抓好“三個落實”,確保工程質量。抓好制度落實,督促項目建設業主嚴格落實《項目質量管理制度》《建設項目安全管理制度》《建設項目過程控制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保證主要領導常態到工地巡查指導和監督。抓好進度落實,督促施工單位加快勞務施工進度,對進度緩慢的勞務協作隊伍實施“兩班倒”,并制定倒排工期表,落實工期滯后保證金反索賠制度,嚴格把控整體施工進度。抓好監督落實,建立完善“市—鄉—村”三級監督反饋常態機制,著重發揮鄉鎮、村(社區)兩級干部群眾的監督作用,建立起監督意見搜集反饋機制,以全過程的有效監管切實保障工程質量。
(中共簡陽市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