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經濟評論 > 正文

中國經濟具備獨特的發展底氣

一季度全國日均新登記市場主體5.3萬戶,同比增長26.3%;4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0.1%,連續兩個月保持在擴張區間。與此同時,商品和服務消費持續火爆,外貿進口增速創新高,跨境電商零售增長超四成……在生機盎然的季節,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生動寫照。

開局良好,前景可期。中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潛力持續釋放,定力保持不變,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攻堅克難、穩健前行。人們不禁會問:在全球經濟形勢低迷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為何能取得如此成就?在筆者看來,中國經濟本就具備獨特的發展底氣。

巨大體量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器。去年,中國經濟站上了90萬億元臺階,經濟繼續保持6.6%的增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30%,新增就業1361萬人,國際收支保持平衡。同時,物價保持基本穩定,全年物價增幅2.1%,12月份CPI和PPI雙雙回到2%以下。中國作為全球130多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已連續多年保持貨物貿易世界第一,去年進出口貿易總額突破30萬億元,外匯儲備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

結構調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助推器。改革開放40多年來,出口導向型經濟曾長期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一直依賴出口導向發展經濟則會導致危機。日本在1987年、泰國在1997年遭遇的金融危機都與此不無關系。作為具有龐大國內需求的大國,外需不可能支撐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經過“三去一降一補”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的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改變,已由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方式轉向內需拉動型經濟增長方式,創新驅動經濟增長的模式正在形成。

服務業成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火車頭。長期以來,人們觀察中國經濟時習慣把眼光集中在工業尤其是制造業上。事實上,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改變,工業和制造業已不再是拉動增長的主力,服務業取而代之挑起拉動經濟增長的大梁。以去年為例,2018年服務業占GDP比重達52.2%,高于工業11.5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59.7%。與此同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38萬億元,增長9.1%,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76.2%,高于資本形成額43.8個百分點。這說明,伴隨全球數量最為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快速崛起,迅速增長的國內市場成為中國經濟長期可持續增長的根本依靠。

眾所周知,內需拉動經濟增長一靠消費,二靠投資。目前看,投資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更為明顯。根據規劃,未來五年,我國將繼續大力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尤其是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持續發力,地方專項債預計突破一萬億元規模,用以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當然,持續擴大的內需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根本保障。目前,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正在面臨轉型和升級,并將發展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企業通過綠色、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來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市場,將成為經濟的新常態。巨大的需求必然帶來巨大的發展潛力。未來,包括金融、旅游、醫療、教育等在內的服務業還有更多增長空間。

[責任編輯: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