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學校安全風險防控 > 智庫研究 > 正文

安全是美好生活底線,應急管理任重而道遠

——訪中國應急管理學會、中國安全生產協會專家董傳儀

中國應急管理報 記者 田碩

●應急是危機的隸屬度,危機不單單指災害、事故等突發事件,而是一種或多種安全理念、安全戰略、安全體制、安全機制、安全法規、安全環境、安全邏輯、安全模式、安全秩序相對失衡的狀態。

●危機貫穿于任何系統的全生命周期,只有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平時和戰時相結合,建立全過程的危機應急管理體系,規避和減少重大系統風險,才能將我國的應急管理事業推向新的高度。

●“不同類型、單一災種、權責分布”型的應急救援體系和“條線過多、劃分過細、協同協調難”的體制構架,制約著應急救援作用的發揮。

●預防預警和應對處置重特大突發事件是檢驗政府執政能力、科學施救水平、公民危機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的重要尺度。應急不是中心,但可以影響中心;風險不是大局,但可以干擾大局;危機不是全部,但可以毀滅全部。因此,應急管理任重而道遠。

“基于民本,基于國情,基于新時代,基于應急管理的特殊屬性和重大使命,全面梳理、科學整合相關職責,組建應急管理部,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舉措,是堅持生命至上、科學施救,提高應急效率,發揮體制優勢的創新部署。”中國應急管理學會、中國安全生產協會專家董傳儀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不要狹義理解應急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總體國家安全觀進行了具體闡述,指出必須堅持國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國家安全制度體系,加強國家安全能力建設,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董傳儀說,這表明總體國家安全觀與應急管理工作緊密聯系。

在總體國家安全觀視角下,國家安全不僅包含對外維度,而且包含對內維度,公共安全已經成為國家治理的重要目標,應急管理也成為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組建應急管理部,對防災減災、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等相關職責進行梳理和整合,是順應時代要求,化解應急管理領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推動應急管理工作現代化、科學化和精細化的重要里程碑,是應急管理工作的一次重大體制機制創新,是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和必然要求。“這個新部門的組建,必將使應急管理事業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董傳儀說。

董傳儀認為,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征途中,我國安全發展和應急管理呈現出階段性特征,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這些矛盾和問題里,既蘊含著重大的發展機遇,也蘊藏著各種風險和危機。而這正是科學謀劃和推進應急管理事業發展的重要前提。

從專業的角度看,應急管理部當前和今后面臨的任務十分艱巨和復雜。董傳儀說,在整合多個部門職責的情況下,既要盡快完善相應的體制機制,也要推動相關政策法規的系統融合,還要實現思想統一、職責合一。比如,我國幾十年來頒布實施了一系列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它們如何與《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相互銜接、相互配套?這需要一個實事求是、科學合理、循序漸進的過程。

“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看,我們不要從狹義的角度理解應急,僅僅將其認為是突發事件發生后的應對處置和搶險救援。應急管理其實是一個全過程、全體系的概念。”董傳儀說,相對于狹義的“應急管理”,科學上普遍提倡“危機管理”的概念和內涵。

歷史的經驗、慘痛的教訓和應急管理的規律證明,應急是危機的隸屬度,危機不單單指災害、事故等突發事件,而是一種或多種安全理念、安全戰略、安全體制、安全機制、安全法規、安全環境、安全邏輯、安全模式、安全秩序相對失衡的狀態。

這些失衡狀態,會導致危機誘因積聚,疊加安全風險隱患,成為災害事故的“催化劑”。董傳儀說,預防的關鍵在于對失衡或風險狀態的調控和預判,重點是及時排查排除風險隱患或化解危機誘因,難點在于超前分析和研判。否則,就會引發災難,并次生、衍生、耦合、蔓延為系統危機。如果只重視應急應對,就會疏忽對各種危機狀態的主動制衡和事前防控。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張迪]
標簽: 董傳儀   應急管理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