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推進創新編制配備,努力解決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總量不足難題
針對教師總量不足、結構性缺編等突出問題,我們加大創新力度,努力盤活事業編制存量,優先保障教育事業發展需要,多種形式增加教師總量;加大統籌調整力度,推動教師按需合理流動。根據中央精神,各地已經開展了一些有益探索。如山東實施5%的教師機動編制政策,用于補充農村中小學急需學科教師。安徽、山西、黑龍江、青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地推行周轉編制制度。遼寧、吉林等地研究制定或修訂公辦幼兒園編制標準。云南2018-2020年每年通過調劑編制、購買服務等方式補充公辦幼兒園教師1.35萬名。河北雄安新區編制部門會同教育、財政部門,統籌使用本地教職工編制。
2019年,我們將加強體制內外研究,研制進一步挖潛創新加強中小學教職工編制保障的意見。推動各地盤活事業編制存量,向教師隊伍傾斜。推動各地加大編制統籌和跨行業、跨部門、跨區域調整力度,借鑒建立事業編制周轉池經驗做法,把閑置編制用起來,提高編制使用效益。
五、深入推進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試點改革,提高中小學教師入職門檻
我們推進試點改革,目前有28個省份參加,共組織了15次考試。其中,2018年下半年報名筆試人數447萬人。在試點工作中,加強命題改革,嚴格認定把關,確保規范運行。擴大申請范圍,首次將港澳臺居民納入其中。同時,提醒考生通過正規渠道報名參加考試、認定,切勿輕信虛假承諾,警惕考試詐騙。
2019年,我們將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啟動修訂考試辦法、考試標準和考試大綱。加強管理,重申教育行政部門和考試承擔機構不得以任何名義開展教師資格考試培訓或相關活動。會同公安部門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堅決防范和打擊各種舞弊和證件造假等違法犯罪行為。
六、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拓寬廣大教師職業發展通道
我們大力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完善評審機制,明晰部門職責,人社部門主要負責制定評審政策,教育部門主要負責組織實施。推動地方提高中高級教師崗位比例。向農村和艱苦邊遠地區傾斜,有條件的地方可進行單獨評審。根據國家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精神,各地一方面努力提高中高級教師崗位比例,另一方面加快完善職稱評價標準。如甘肅將縣及縣以下中小學教師高級崗位比例提高5%,其中58個連片貧困縣及少數民族縣鄉提高6%。內蒙古實行城鄉同學段學校相同的崗位比例。
2019年,我們將研制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高校崗位設置指導意見。改變中小學正高級名額控制辦法,各地在核定的崗位結構比例內開展評審。研制出臺中等職業學校、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加強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下放的監管和服務工作。
七、切實強化待遇和權益保障,進一步提高廣大教師的獲得感幸福感榮譽感
我們綜合施策,強化保障,努力完善中小學教師待遇保障機制,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有關精神,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盡快實現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的法律要求,財力較強的省份要加快進度。推動高校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擴大分配自主權。開展國家級榮譽評選,評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355項,首次將香港、澳門納入其中;遴選國家教學名師101個人選,目前正在審核。根據中央精神,各地加大保障力度。安徽健全同步聯動機制,績效工資總量隨學校所在地同一隸屬關系、同一財政發放渠道公務員的調整相應調整。浙江制定調整公務員收入分配政策時統籌考慮中小學教師。北京等地提高公辦幼兒園非在編教師工資待遇。上海建立不同學段教師績效工資動態平衡機制。四川高校引進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的特殊報酬可專項據實核增。湖北高校對高層次人才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項目工資等分配制度。青海對鄉村從教30年以上教師、中小學特級教師以及獲得省級以上表彰的優秀教師,在省內享受機場、火車站等公共場所綠色通道和國有旅游景區半價優惠。江西給予優秀教師在省內主要景區免門票或優惠的措施。
2019年,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教師待遇保障機制,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開展督導,加強核查,嚴管到底,防止反彈,切實將國家保障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政策落實到位。研制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總量核定辦法。組織好全國模范教師、優秀教師、教書育人楷模等評選推選,組織認定第二批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推進教師權益保障,出臺制度性文件,明確地方責任,實行目錄清單,規范各類檢查、考核、評比、填表及各類社會性事務,清理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無關活動,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創設清靜的教書育人環境。
八、大力加強鄉村和貧困地區教師隊伍建設,為教育脫貧加油助力
鄉村和貧困地區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是教師隊伍建設最薄弱環節。我們以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為主要抓手,努力補短板、強弱項。全面落實生活補助政策,2018年中央財政劃撥45億元,惠及127萬名鄉村教師。實施特崗計劃,2018年招聘8.5萬多人。推進地方師范生公費教育,每年吸引4.5萬名高校畢業生到鄉村任教。實施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首批向西藏、新疆新增援派教師4000人。啟動銀齡講學計劃,組織招募1800名優秀退休教師到鄉村支教。實施“三區”人才計劃教師專項,選派2.4萬名教師到鄉村支教。實施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首批遴選300人,每人獎勵1萬元。改革實施國培計劃,2018年培訓鄉村教師校長120多萬人次。組織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7個培訓平臺支援“三區三州”。根據中央精神,貴州實施教師脫貧攻堅計劃,加大扶貧攻堅重點地區教師教育支持力度;陜西將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擴大實施到所有貧困縣區;湖南實行學區(鄉鎮)內走教制度,地方政府給予補貼等。
2019年,我們將進一步加強鄉村和貧困地區教師隊伍建設,重點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傾斜。研制進一步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文件,謀劃新周期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工作。進一步加強補充,擴大特崗計劃規模,持續推進地方師范生公費教育、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三區”人才計劃教師專項、銀齡講學計劃,實施中西部中小學首席教師崗位計劃試點。進一步提高地位待遇,推動生活補助提標擴面,繼續實施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繼續為鄉村從教30年教師頒發榮譽證書。進一步提高素質能力,實施好國培計劃,繼續推進“三區三州”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