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治理要聞> 正文

鏈條化黨建破解基層治理難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蘭州市城關區積極響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應有的功能,探索以鏈條化黨建模式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以黨的建設為龍頭,將黨建融入黨的各項事業、各類工作中,鐵路西村街道黨工委對行政、居民區以及轄區各類組織實行政治、組織、經濟社會發展等全面引導和整合,推進黨建工作向垂直管理轉變,由“區塊分割各自為陣”向“鏈條化管理聽黨指揮”轉變。通過構建以黨建為引領、統籌推進各項工作的新機制,推動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更好地推動黨的事業全面發展。

打造黨員教育學習鏈

為克服新時期黨員同志因不注重學習、忙于事務,思想僵化、庸俗化,所產生的知識不足、本領不足、能力不足的恐慌感,鐵路西村街道著力打造黨員教育學習鏈,力求加快黨員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拓寬眼界和視野,適應新時期為民服務的新要求。

通過構建以“講”領學,以“看”比學,以“學”促干、以“干”促學三大學習體系,深度結合“學習強國”“黨建智慧云平臺”等學習平臺,打造“三位一體”黨員教育學習鏈,切實提高黨員干部教育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大幅度提升黨員理論素質及實干能力。

以“講”領學

通過對黨員領導干部開展上黨課、專題研討、政治理論教育培訓等方式,面向全體黨員同志開展多形式、分層次、全覆蓋的學習輪訓,實現對領導干部、社區在冊黨員培訓全覆蓋,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進基層、進樓院、進家庭。

以“看”比學

充分發揮“學習強國”“黨建智慧云平臺”等融媒體作用,統籌新聞宣傳、輿論宣傳、網絡宣傳、社會宣傳等資源,構建起“多網合一”的干部學習教育平臺,將線上線下緊密結合起來。通過瀏覽“學習新思想”“學習文化”“環球視野”等17個板塊180多個一級欄目、“學習”“視頻學習”兩大板塊38個頻道,讓學習變得有組織、有管理、有指導、有服務,更多樣、更日常、更智能、更便捷。采用激勵積分兌換的學習模式,極大程度地激發了黨員學習熱情,在街道層面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學習高潮。

以“學”促干、以“干”促學

理論學習與實踐并重,方能知行合一。以“學”促干,是為將學習成果“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實到重大項目推進和惠民辦實事等實際工作中,找準群眾需求,理清發展思路與舉措,在基層一線落地生根。以“干”促學,是在積累大量基層工作經驗,服務群眾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知識的盲點,再有針對性地完善知識體系,在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進的過程中,達到理論和實踐的完美契合,實現學習價值的最大化。

打造多元黨組織覆蓋鏈

鐵路西村街道實行“街道有工委、社區有支部、網格有小組”的三級網格組織管理體系,將街道政務網絡與黨建網絡“雙網合一”,配齊網格管理員和網格服務團隊,第一時間亮明黨員身份,充當黨群、干群關系的“紅絲帶”、政策法規的“傳音筒”、社會關系的“潤滑劑”。三級組織架構和多元黨組織鏈條從街道、社區延伸到小區、樓棟,將轄區分散和多元的主體納入治理框架,通過與社會組織、轄區居民互動,全力破解基層治理的難點問題,打通了基層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有力提升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不僅黨組織的示范引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居民對黨組織和黨員的認同感和信任度也大大增加,基層社會治理初見成效。

打造黨員先鋒服務鏈

街道黨工委+便民服務大廳的群眾辦事一站化推進鏈

啟用全新打造的便民服務大廳,合理設置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黨員先鋒服務崗,通過首問負責、全程代辦、通辦協辦等方式,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最大化地滿足群眾辦事需求。將每月第三個工作周確定為集中服務周,對弱、小、殘、老群體提供上門服務,形成街道、社區、居民聯動的鏈條化服務模式。

基層黨組織+載體服務的先鋒黨建品牌鏈

整合利用轄區資源“多點開花”,打造特色亮點,充分釋放社區服務群眾的活力:

牟家莊東社區以“服務型”黨組織為目標,找準創新社區服務管理的切入點,引導轄區黨員,針對不同群體提供特色服務,打造先鋒黨建品牌面向轄區老年人、面向轄區殘疾人、面向人民群眾的“三面向”活動,樹立起新時代共產黨人執政為民的新形象。

和政西街社區依托轄區教育資源多、醫療條件好的優勢,與轄區單位聯合打造“五送”體系,通過服務熱線送問候、生活困難送溫暖、有病問醫送健康、急事難事送辦法、優化服務送和諧的方式,關心居民群眾的方方面面,把特色服務送到居民的心坎上。

西村社區圍繞“基層有活力,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的目標,著力打造“黨員服務清單化管理”特色品牌,創新提出“居民點單、社區匹配、黨員接單”的菜單化服務載體,讓群眾當主角,為群眾送服務,使群眾得實惠。

居安社區確立“以小為大”的品牌打造思路,以交通便民為切入點,成立全省首個“交通管理服務站”,為轄區駕駛員建立檔案,定期組織駕駛員學習交規,為轄區居民駕駛員提供培訓、駕照年審、換證等服務,通過“小”服務,彰顯“大”品牌。

牟南社區發揮黨建引領民生服務作用,以“為民、便民、利民、聚民”為宗旨,打造了一支“五服務一關愛”黨員志愿服務隊,提供治安巡邏、便民利民、環境保護、文化宣傳、民事調解的五項服務。此外,還設置了關愛弱勢群體幫扶機制,為社區居民帶來優質、高效、貼心的服務。

牟家莊北社區以“拓展型”社區為目標,深挖居民生活的“細枝末節”,創建“一心五行動”黨建特色品牌,進行學習行動、愛心行動、文娛行動、家園行動、志愿行動五項行動和“心連心工程”,為轄區弱勢群體開展多種服務方式。

打造黨建民生幫扶鏈

鐵路西村街道重點打造“黨組織+流動服務站+群眾”的精細化民生幫扶鏈,全面推行黨員普遍聯系群眾制度。一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以黨支部為單位,按照“便于開展工作、一戶不漏”的原則,以三級組織架構為支撐、在職黨員為核心,為每個黨員合理劃分責任區、責任戶,充分發揮黨員模范作用,體現黨員價值。二是注重統籌性。將流動服務站作為“在職黨員進社區”的主陣地,與各社區的特色黨建活動相結合,形成一對一、多對一的聯系群眾機制。三是精細幫扶鏈條化。街道黨組織+就業保障,為轄區有創業意向的居民提供智力支持和必要的貸款支持,通過開展“春風行動”為轄區貧困戶、未就業大學生等就業困難群體,送政策、送崗位;街道黨組織+群體救助,著重加強對殘疾、重病、失獨群體的救助與關愛,通過經濟援助和心理輔導,從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保障其基本的日常生活;街道黨組織+衛生健康,街道充分利用轄區優質醫療資源,開展“送衛生健康知識”“送優質醫療服務”的系列活動,讓轄區居民充分享受公共醫療服務;街道黨組織+老年照料,針對目前快節奏的工作生活,街道聯合衛生服務站打造日間照料中心,主要面向轄區失能老人,為老人家屬排憂解難,提供日常的陪護、基本醫療和社會恢復服務,踐行“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社會承諾。

責編:唐佩佩(見習) / 董惠敏

責任編輯:賀勝蘭
標簽: 鏈條   基層   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