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為官者應警惕“舒適陷阱”

核心提示: 舒適區潛伏著各種具有危害性的“病毒”。如果不加以審慎對待,任由“病毒”滋生則會形成束縛人們行為、蒙蔽大眾意識的“舒適陷阱”。為有效防范“舒適陷阱”的形成,或對“舒適陷阱”實現有效突破,需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漸,甚至要敢于壯士斷臂。

【摘要】舒適區潛伏著各種具有危害性的“病毒”。如果不加以審慎對待,任由“病毒”滋生則會形成束縛人們行為、蒙蔽大眾意識的“舒適陷阱”。為有效防范“舒適陷阱”的形成,或對“舒適陷阱”實現有效突破,需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漸,甚至要敢于壯士斷臂。

【關鍵詞】“舒適陷阱”  官員  警惕    【中圖分類號】D261.3    【文獻標識碼】A

“舒適陷阱”的形成類似于“溫水煮青蛙”,它是指人們因習慣和滿足某種環境及行為方式,對逐漸發生的變化和蘊含的危險缺乏應有的感知和警惕,最后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的狀態。當今社會上,有的年輕人沉迷娛樂享受卻難以拾起有深度的書籍,有的官員憑借掌握的權力大肆貪污腐敗、癡迷多種賄賂,等等。

舒適區潛藏危機

在舒適區內潛伏著各種各樣會給我們帶來危害的“病毒”。要防范“舒適陷阱”的形成,就應該“居安思危”。在物質日漸富足的繁華生活中,只有保持砥礪奮進、不忘初心的狀態,才能避免成為糖衣炮彈之下的“溫水青蛙”。

人們在舒適區里缺乏必要的危機感,則會對可能導致災難性的行為習以為常,從而失去警惕。事實上,這些習以為常的因素,有可能是某種十分危險的“病毒”。比如,我們經常說中國是個人情社會,請客送禮常被視為禮尚往來的風俗。但問題是,對于不同的個體,送禮的性質是不一樣的。親人朋友之間相互送禮,甚至送比較貴重的物品或現金,這種互通有無,或者相互幫助,可以加深親人們之間的感情。但是,如果接受贈與的一方視此為理所當然,也可能落入“舒適陷阱”,最終也許會傷害到親人之間的關系。而一些所謂的“朋友”,特別是在一些相互有利益訴求的“朋友”之間,一旦建立了這種禮尚往來的關系,就像在自己習以為常的人際關系上,染上了一種有可能帶來致命危險的病毒。這種病毒如果任其發展,就會將“舒適區”變成危險的“舒適陷阱”。

如何在舒適的環境中,不迷失自我,不出現掉入“舒適陷阱”的悲劇?古人云,“居安思危”,也就是說,處于安全舒適的環境時,要注意和防范可能出現的各種危險。只有考慮到危險才會事先有所準備,有了準備才可以避免禍患。這實際上,也是人生的一大境界。只有不以錦衣玉食為滿足,才能避免停滯于權力和財富的包圍之中;只有志存高遠,才能清醒認識到名利的虛浮。擁有這樣的認知,才不會流連于酒場和交際場,為身邊庸碌者、以權謀私者的所謂“大流”所裹挾,迷失人生方向。

防微杜漸才可避免落入“舒適陷阱”

在舒適的環境中,“病毒”也會獲得合適的繁殖條件。如果不加以扼制,“病毒”就會快速發生裂變,風險逐漸積累,舒適區也就會發展成“舒適陷阱”。

應該說,“舒適陷阱”的一個重要特征是風險逐漸積累,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如上所述,我們習以為常的社會關系或社會行為,實際上可能存在對我們肌體產生不良影響的“病毒”。而由于人們已經熟悉了這種環境,對這些病毒沒有防范,往往會將其視為正常現象。如果這些“病毒”只是使行為人喪失進取精神,得過且過,在溫柔鄉里消磨時光,還不會對社會造成太大的傷害。最可怕的是,有些“病毒”是對正常社會關系的挑戰。那些掌握了重要社會資源,特別是掌握公權力的人,一旦被這些“病毒”擊中,形成所謂的“舒適陷阱”,不僅會對行為人的生活和前程產生影響,也會在不同程度上危害社會。

最近幾年揭露出來的貪官,有許多人就是這樣一步步陷入絕境的。應該說,自恢復高考制度以后,許多社會精英進入到了體制內,成為了社會管理者,掌握了一定的公共權力。因此,圍繞在他們身邊的逐利者也隨之出現。這些逐利者看中的是社會管理者手中的權力,企圖通過這些權力獲得制度性利益。為此,一些逐利者逐漸對這些官員發起試探。起初,以老鄉、同學、同學的同學為名接近官員。一起吃吃飯,送幾瓶酒、幾條煙。由于數量有限,很容易使官員放松警惕,并將無節制的吹捧視為正常,有的甚至還很享受。然后,有的結拜兄弟,有的認干親,等等。而隨著“關系”的深化,開始以過年過節、出國考察、兒女婚嫁等五花八門的理由,送巨額的紅包或“零用錢”。到后來,干脆談起了買賣。你給我辦成這個事,我給你多少錢,即所謂“親兄弟明算賬”。

比如,貴州省原省委常委、遵義市原市委書記廖少華因受賄罪和濫用職權罪被判以重刑。他在庭審陳述時說,自己是被朋友“溫水煮青蛙”一樣逐漸拉下水的。顯然,廖少華的這種辯解,對自身的原因缺乏應有的檢討,沒有意識到事情發展變化的主要因素是內因,外因只是次要因素。但從其走向犯罪的過程來看,起初是一些生意人請吃請喝,吃喝來往多了,這些生意人就慢慢成了有利益訴求的“朋友”。廖少華也從過年過節送禮收物,演化到后來直接收受這些所謂“朋友”的巨款,深陷受賄和以權謀私的泥潭無法自拔,最終因巨額貪腐鋃鐺入獄。可以看出,廖少華的腐敗不是一天養成的,他一開始也不是貪婪成性直接索賄,而是從接受所謂“朋友”的小恩小惠到貴重禮物再到巨額賄賂,一步一步越線的,直至東窗事發才幡然悔悟。

因此,要防微杜漸,及時發現和堅決制止一切不良行為的發生。在錯誤或壞事剛露出苗頭時就及時制止,不讓它持續發酵。就目前的情況看來,各級黨政干部,應從拒絕吃吃喝喝、請客送禮做起,認真清理朋友圈,遠離病毒的感染。

以斷臂求生的勇氣突破“舒適陷阱”

經研究發現,人一旦掉入“舒適陷阱”,免疫力會迅速下降,直到徹底喪失,甚至可能出現“斯德哥爾摩綜合癥”。筆者曾就這個過程,與某些落馬官員進行過探討。我的問題是:第一次,如果有人向你行賄一百萬,你敢收嗎?這些受訪的官員都說:會動心,但不敢收,因為這是違法的,查到后會被送進班房,前功盡棄,身敗名裂。我又問:那后來,為什么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賄賂都敢收呢?他們一般會說:這有一個過程,自己控制不住。而且自己還會找些理由,比如現在這個社會就是這樣;我給他們辦事,讓他們賺了大錢,收點也是應該的;某些位高權重者都這樣收的,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等等。

這些身處“舒適陷阱”之人,雖然有時有些焦慮和恐懼,但更多的是,用“眾多人同在一條船”來釋放壓力。這個同船理論,也就是會將比自己更有權勢的人物作為比較系。他們常常會說:怕什么,比我更大的官不是也收過我的?他都不怕,我怕什么?于是,他們會用收受的財物去賄賂自己的上司,結成減壓同盟。更為可怕的是,他們還會將自己拉下水的人發展成更為密切的關系,建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統一戰線,以壯大聲勢,克服自己的焦慮。

因此,要突破“舒適陷阱”,還要有壯士斷臂求生的勇氣,要敢于悔過自新。在發現自己落入“舒適陷阱”之后,如果還抱僥幸心理,搞攻守同盟,最后必然會將自己送進監獄。所以,唯一正確的做法就是,勇于與過去告別,重建免疫系統,才能獲得重生。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參考文獻】

①[美]安迪·莫林斯基著,王鵬程、王開琴等譯:《進化——如何成功突破舒適區?》,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18年。

責編/周小梨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谷漩]
標簽: 為官者   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