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作為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如何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實現內陸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省政府近日正式印發《關于支持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結合四川實際,就支持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提出了五項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涉及5大方面共45條措施,包含持續優化投資環境、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進一步加強金融開放創新、推進人力資源領域先行先試、持續深化差異化改革探索等多個方面。
持續優化投資環境
隨著自貿試驗區的建設發展,將有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士來川工作、學習、生活,自貿試驗區的深化改革措施也將為他們提供更好的保障條件。《實施意見》指出,將進一步放寬外商投資建設工程設計企業外籍技術人員的比例要求。此外,自貿試驗區內外商獨資建筑業企業承攬本省中外聯合建設項目時,不受建設項目的中外方投資比例限制;為本省服務的外商投資工程設計(工程勘察除外)企業,取消首次申請資質時對投資者的工程設計業績要求。
去年12月,全國首家自貿區商標受理窗口落戶武漢光谷,使商標注冊更加便利化。按照《實施意見》,我省也將爭取在自貿試驗區增設商標受理窗口。在已有商標受理窗口擴大商標受理業務范圍,推行商標注冊電子化和窗口“一站式”服務。
同時,將持續推進自貿試驗區建筑業企業資質、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告知承諾審批改革,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提高服務效能。并將優化稅收征管模式,創新納稅服務形式,提升企業征納效率。打造全稅種電子稅務局,全面推行電子退庫、電子更正、電子免抵調業務,退稅平均辦理時限由15個工作日壓縮至10個工作日。
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實施意見》專門提出,支持成都爭取航空發動機等高附加值商品境內外保稅維修基地試點,推動保稅維修業務從“單個”申報變為基地“整體”申報。支持自貿試驗區探索賦予國際鐵路運單物權憑證功能,將鐵路運單作為信用證議付票據,提高國際鐵路貨運聯運水平。支持在自貿試驗區依法合規建設能源、工業原材料、大宗農產品等國際貿易平臺和現貨交易市場,探索開展市場采購貿易試點,促進發展大宗商品國際貿易。
同時,還積極鼓勵汽車平行進口。建設第三方汽車平行進口綜合服務平臺,打造集整車進口、展銷、金融等于一體的產業鏈。鼓勵試點平臺和企業建立國際市場采購體系。探索試點企業與保險公司、維修廠開展三方合作,完善售后服務保障體系。
《實施意見》還指出,配合國家有關部門探索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與“一帶一路”重點國家開展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推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跨境電商、加工貿易功能在自貿試驗區試點。
進一步加強金融開放創新
如何推動金融開放創新,使其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實施意見》中明確:持續推進自貿試驗區范圍內保險支公司及以下分支機構設立、改建、遷址和高管人員任職資格備案制管理改革,推動保險要素向自貿試驗區集聚。允許自貿試驗區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按相關規定為境外機構辦理人民幣衍生產品等業務。
同時,支持堅持市場定位、滿足監管要求、符合行政許可相關業務資格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開展人民幣與外匯衍生產品業務,或申請與具備資格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合作開展遠期結售匯業務等。鼓勵、支持自貿試驗區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基于真實需求和審慎原則向境外機構和境外項目發放人民幣貸款,滿足“走出去”企業的海外投資、項目建設、工程承包、大型設備出口等融資需求。自貿試驗區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放境外人民幣貸款,應嚴格審查借款人資信和項目背景,確保資金使用符合要求。支持自貿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個人按照規定開展境外證券投資。
此外,我省還將支持有條件的自貿試驗區片區積極爭取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在自貿試驗區進一步推廣專利權質押融資新模式。
推進人力資源領域先行先試
《實施意見》提出,我省將積極落實國家有關部門關于外國留學生在我國境內勤工助學管理制度;鼓勵自貿試驗區在吸納非衛生技術人員在醫療機構提供中醫治未病服務、醫療機構中醫治未病專職醫師職稱晉升、中醫治未病服務項目收費等方面先行試點。
與此同時,將加強對自貿試驗區內企業勞動用工的分類指導和服務,增強企業用工靈活性。支持自貿試驗區內制造企業生產高峰時節與勞動者簽訂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短期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允許勞務派遣員工從事企業研發中心研發崗位臨時性工作。
實施“營商環境對標攻堅大行動”
《實施意見》指出,我省將支持自貿試驗區和協同改革先行區探索建設內陸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示范區,打造區域性開放創新平臺。同時,支持自貿試驗區深入實施引領性工程,制定發布自貿試驗區建設對標指南,實施“營商環境對標攻堅大行動”。支持省內體制機制靈活的國家級開發區、改革創新能力強的經濟功能區和開放潛力較大的縣級行政區域等主體申建自貿試驗區協同改革先行區。
此外,還將積極探索建設以空鐵公水優勢集成為依托、內陸廣闊腹地為支撐的自由貿易港,爭取有步驟、分階段穩步試行自由貿易港相關政策。記者 張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