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學校安全風險防控 > 熱點時訊 > 正文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亟待立法

作者: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檢察院 葉玉秋、魏婧

從近幾年的司法實踐來看,未成年人犯罪數量呈下降趨勢,而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件數量一定程度上幅度有所上升?;?ldquo;國家親權”理論和“兒童利益最大化”原則的考慮,所有與未成年人有密切接觸的機構和個人,都有保護未成年人不受侵害、在其受到侵害時及時制止侵害并報告的權利和義務,這種機制被稱為強制報告制度,已成為國際通行做法。

強制報告的主體與責任。強制報告的主體,應該是最有可能接觸未成年人和發現未成年人受侵害,同時是對未成年人負有保護、照管或救助責任的人,一般情況下,可以將報告主體規定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看護人(如保姆),警察、律師,醫療(含心理醫生、護士等)、教育(包括各類輔導班、培訓班等)、衛生、民政等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村(居)委會、兒童救助、福利機構、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婦兒工委、共青團、婦聯、關工委等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同時,基于在公共場所發生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往往無人報告的情況,也可以將強制報告主體擴大到車站、碼頭、機場、公共交通工具及其他公共場所的管理者。

強制報告的內容與時限。對所有的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案件均應設置強制報告制度,包括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強奸、猥褻、虐待、遺棄、拐賣、暴力傷害或火災、溺水、自殺等非正常傷害、死亡情況。明確責任主體在職責范圍內發現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必須要及時進行報告,如果惡意遲報、瞞報需承擔相應的民事、行政或刑事責任。強制報告要求及時性,可以規定在發現侵害線索后應當在24小時內予以報告。

強制報告受理的部門與職責分工。強制報告制度一旦建立,報告情況復雜、輕重緩急不一,要求責任主體一遇到疑似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件,立即報警,公安機關警力有限,且公安機關過早介入會影響事態發展。因此,建議在政府部門中設置保護兒童權益的專門行政機構,由該機構專門負責強制報告制度的執行。拓寬報告渠道,采取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并在24小時內對上報案件進行分類研判,對需要核實的,及時通知相關部門并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與各職能部門協調后續處理及未成年人安置問題;對涉及犯罪的,及時移交公安機關;對需要追責的報告主體進行民事、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移交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后,應及時出警、迅速審查,決定是否立案,同時通報檢察機關和強制報告責任主體的上級主管部門。做好報案人、涉案的未成年人隱私保護工作;及時向檢察機關通報偵查情況。對惡意瞞報、不報,情節嚴重或造成嚴重后果的強制報告責任主體,依法進行查處。

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對于侵害未成年人的重大、敏感案件,應提前派員介入偵查,并加強立案監督。在履行職責中發現應當報告而不報告、造成嚴重后果等情形的,應當及時以檢察建議等形式向相關主管部門提出糾正意見,或者移送監察委員會啟動追責程序。

涉案人員的隱私與人身保護。設立報告免責條款。無論報告的侵害行為是否屬實,只要報告者是善意的,參與調查的人員均需對報告者、未成年人的信息等材料嚴格保密,否則將承擔相應的責任。但免責條款不適用于惡意瞞報、遲報、虛假報告的行為。

允許匿名報告。匿名報告可以打消報告主體的心理負擔,進一步使侵害未成年人的“隱案”曝光。但匿名報告也會帶來諸多問題,如容易產生虛假報告、無效報告、加重核實負擔等。因此,建議匿名報告途徑為網絡途徑,匿名報告者需上傳相應的憑證或者線索,減少虛假報告,便于受理部門進行核實。

未成年被害人的保護救助。建議由兒童權益保護機構建立網絡信息資源一體化平臺,在分析研判中,發現未成年人需要進行監護干預、心理輔導、經濟支持、醫療救助等情況,及時協調各部門,予以解決。建議整合“24小時便利店”作為“緊急安全島”,為遭受侵害而出逃的未成年人提供食物、水等緊急庇護。

強制報告制度的法律責任與獎勵措施。強制報告制度的法律責任以公法責任為原則,以私法責任為例外。如未能履行及時報告義務,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違背相關行業執業標準及要求的,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梢栽诮處煼ā虡I醫師法和執業護士法等職業立法中明確規定對未能履行強制報告義務主體或者允許聘用人員不履行報告義務的主管人予以罰款、吊銷營業執照等行政處罰。報告責任主體惡意遲報或瞞報造成嚴重后果,或多次未報告的,視情形科以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我國刑法尚未設立懲防有關不履行強制報告義務的罪名,但是隨著強制報告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可以在刑法中設定刑事責任,以緩刑或罰金刑為宜。

對于積極履行報告義務,有效避免未成年人遭受更大侵害的集體或者個人,政府或者主管部門可以予以表彰。此外,鄰居、朋友、同事等沒有管理和照顧未成年人的法定義務,但可以設立相關獎勵制度,鼓勵他們的報告行為,進一步弘揚正氣,促進強制報告制度的長效發展。

相應的配套措施與完善??芍饕獜囊韵氯齻€方面入手:

1.強調未成年人保護社會責任。傳統的社會觀念認為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其對孩子的虐待、侵害是家務事,不容外人置喙。“在這種情況下,不干預至少是一個極大的道德錯誤,這一點,就如同一個共同體在處理其內部事務時,在面對父母對子女身體的極端虐待以致對其生命造成威脅時,仍然袖手旁觀一樣的。”而今,這樣的觀念亟待改變。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是一個大的社會生態系統,而未成年人處于弱勢地位,需要借助其他社會資源,改變其弱勢地位。因此,需要報告主體承擔更多防治侵害未成年人的責任。

2.注重報告責任主體的培訓與宣傳。進一步加強報告責任主體的法律意識,通過培訓宣傳,使報告主體能夠準確判斷未成年人是否遭受不法侵害、是否有犯罪情況發生、及時有效固定證據等。同時,加強強制報告制度的專項培訓宣傳,可以讓報告責任主體進一步認識到強制報告的重要性,知曉立法上的隱私保護,打消顧慮,明確報告方式及途徑,提高責任主體的職業敏感性和報告的效率、效果。

3.做好社會公眾的普法宣傳。由各級未成年人保護機構牽頭,通過報紙、新聞、互聯網等途徑全面宣傳強制報告制度,讓人民群眾理解強制報告制度的立法原意,培養人民群眾的社會意識,對人民群眾是一種鼓勵與宣傳,讓全社會都成為保護未成年人的發聲者、監督者。同時,對侵害者亦是一種威懾與警告。

[責任編輯:張迪]
標簽: 未成年人   侵害   立法   案件   強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