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主辦的“中國互聯網基礎資源大會2019于6月30日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辦。
該大會定位為中國互聯網基礎資源領域的行業大會,主題為“筑牢根基,砥礪前行,共繪未來”。大會圍繞網絡強國戰略大局,回顧中國互聯網25周年發展歷程,聚焦互聯網基礎資源行業發展,展示前沿創新技術,搭建行業交流平臺,推動行業規范有序發展。會期一天,包括主論壇和6場分論壇,其中一場分論壇是“前沿技術與自主創新論壇”。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曾宇主任在創新論壇中指出,CNNIC作為我國互聯網基礎資源技術研發的國家隊,在基礎技術研發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取得豐碩成果。通過開展與中科院網絡中心、中科院計算所等眾多科研企事業單位的廣泛合作, CNNIC已經開展新型域名解析系統的研究與實現工作。中國分布式總賬基礎協議聯盟技術委員會白碩主任積極肯定了CNNIC在區塊鏈技術研發方面的工作,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謝高崗副主任表示將與CNNIC等單位共同推進互聯網核心技術研究,更好地推動互聯網基礎資源的持續發展。
在論壇的區塊鏈技術環節,北京大學李揮教授做關于《多邊共管共治多模態網絡系統架構及原型系統進展》的技術報告,介紹了共管共治的多模態標識域名系統架構與原型系統;密安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密碼專家韓永飛教授分享了區塊鏈技術來龍去脈和突破點;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孫毅研究員介紹了區塊鏈技術及應用發展的挑戰與機遇;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譚建龍研究員介紹了基于區塊鏈的域名服務技術;中山大學劉芳副教授介紹了區塊鏈存儲的技術與挑戰。
在論壇的全聯網技術環節,清華大學崔勇教授介紹了網絡遇見機器學習,從學術研究角度分享了自己對網絡研究的見解;北京郵電大學黃韜教授介紹了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技術的創新研究;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李素彩研究員介紹了物品編碼與物聯網Ecode標識;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田野副研究員分享了關于數據標識及應用的相關看法;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黃偉高級工程師介紹了Handle標識技術發展的情況;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黃昆副研究員分享了網絡計算的挑戰與機遇。
由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王偉研究員主持的圓桌對話環節就區塊鏈技術助力互聯網基礎資源發展展開了討論,中國電信云計算分公司徐守峰副總經理從電信云研究和建設的情況分享了觀點;國家授時中心研究員王涵指出北京時間是我國互聯網的重要基礎設施,可信時間是區塊鏈的重要原點,可信時間為互聯網提供了具備自然基準與社會基準的可信依據。互聯網域名系統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盧文哲副總經理認為國計民生的大企業和關鍵系統使用國內域名,是筑牢中國網絡根基的重要步驟;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程冕博士從我國網絡安全工作的態勢和動向研判方面分享了相關看法、微眾銀行區塊鏈首席架構師張開翔建議用開源方式推進區塊鏈技術發展,構建學習型成長型社區。
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宏仁在大會主旨報告《互聯網向全聯網的發展》中指出,全聯網將成為一個全球經濟社會活動日常運行的基礎設施和系統,也是工業物聯網以及一切行業物聯網的網絡基礎設施,更需加強全球視野和全球合作。此次論壇與會專家共同發布了“2019中國基礎資源大會全聯網標識與解析共識”。共識指出:全聯網時代中,標識技術將對各種上層應用提供更重要的基礎性支撐,全聯網標識服務將向著為復雜環境中,對海量異構對象提供高效開放、泛在智能、安全可靠的名字解析服務加速演進。大會認為,政、產、學、研、用等各機構與領域專家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協作,共同著力展開全聯網相關工作。此共識旨在倡導通過標識領域的相關單位以及專家的緊密合作研究,加速促進全球全聯網標識技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