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
活力彰顯氣勢,活力蘊藏能量,活力聚集人氣,活力預示前景。城市的活力來自于哪里?讓我們來尋找其中的演進邏輯。
城市活力最直接的表現是經濟活力。經濟富有活力體現在諸多方面,主要是速度快、動能足,物品豐富、購銷兩旺,就業充分、財稅增長等。
經濟活力主要來自于產業發展的活力。產業發展要具有活力,應該具備這樣一些特點:一是具有成長性,體現當前和未來的需要;二是擁有適應度,契合市場需求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三是體現高附加值,能夠實現盡可能高的效率和效益;四是富有競爭力,在區域和更大范圍內具有比較優勢。體現這四個特點的產業發展,就能在結構上、技術賦能上處于領先狀態。
產業的活力來自于人的活力,嚴格說來自于人的創新創造活力。沒有人的努力,一切都無從談起。人的活力,既包括普通人積極努力的工作,也包括作為關鍵主體的投資者能動性的生產經營活動、科研工作者在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方面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人的活力有賴于體制機制的活力。所以,核心是要推進改革創新,打造“八仙過海、各顯才能”的體制環境,激發全體人的創新創造活力。最直接的是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構造穩定、公平、信用、透明、可預期的生產經營條件基礎,使人可以安心、放心、舒心地在城市投資、經營,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服務。
關于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基于政府角度考量,應把握三條衡量標準:一是能否做到規則透明、政策穩定、方向可預見,足以讓投資經營者形成主動、充滿激情;二是投資經營者付出實實在在的努力,是否就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回報;三是政府服務部門能否對被服務者做到真辦事、快辦事、干凈利落的辦事、不計代價辦事和沒有索取的辦事?營商環境好不好,用這三條來衡量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厚實
厚實就是豐厚扎實、基穩盤固、力足勢強。厚實是實力的體現、底氣的來源,是高質量發展的結果,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體現。
對城市來說,構筑厚實基礎應該從哪些方面加以努力呢?概括來說,主要有四個方面:
第一,堅實的產業體系。
富有活力和可持續能力的經濟發展既不主要來自于虛擬經濟,也不簡單來自于加工經濟,而往往以實體經濟發展,特別是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為基礎。
作為支撐,這種經濟寓含“四有”:一是有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支撐產業,二是有關鍵核心技術,三是在區域和國際范圍內產品、商標有影響力;四是有較強的抗風險的能力。有了這四點,產業體系必然堅實而具有活力。
第二,緊湊的城市格局。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城市發展不貪大求廣、粗放隨意,也就是不求大而圖強、不務虛而崇實,集約性強、集中度高。在人口眾多、城鄉差距大、政績牽引等的影響下,一些中小城市向大城市擴展或貪大求廣有很強的內在驅動力。實際上,把城市做大不是本事,真正的本事在于把城市規模控制在適當范圍內,做強做優。
國家發改委印發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有一個詞叫“收縮型中小城市”,有人把它理解為城市在萎縮、衰敗,這是不準確的。我們應該理解為中小城市在調整轉型中要瘦身強體,要轉變慣性的增量規劃思維,嚴控增量、盤活存量,簡言之就是把它做厚實。真正把城市在瘦身的基礎上做結實了,才是政府富有能力的表現。鋪攤子不是本事,城市做大了,必然功能混雜、不堪重負,而問題多了,優勢也就失去了。
第三,堅而智的基礎設施。
所謂“堅而智”就是堅實和智能。就城市高質量發展而言,基礎設施必須是堅固的,同時也應該是融合最新科技成果的智能基礎設施,應該基于千年大計的考量體現時代發展的風尚,是智慧城市、海綿城市、數字城市和信息城市。
第四,深厚的人文底蘊。
如果是一座歷史文化城市,有必要傳承歷史文化遺產和民族傳統。而作為現代城市,則應該具有鮮明的城市形象,包括獨特的人文風貌和良好的社會風尚。其中,廣大市民的榮譽意識、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和奉獻意識是必需的內涵。
溫馨
溫馨這個詞很文藝、很詩情,但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很需要用到這樣一個詞語。我們的城市不應該是冷酷無情的,而應該是充滿溫馨的;不應該只有冷冰冰的水泥森林,而應該具有熱乎乎的人文關懷。
溫馨體現品質,溫馨代表幸福,是城市質量的生動寫照。溫馨需要軟硬件一體支持,需要人文與自然和諧交融,需要“放”和“治”的靈巧結合。
城市溫馨最基本的源泉是獲得感,要讓廣大市民有明顯的獲得感。重點要把握好兩點:一個是消滅差別,另一個是創造差別。
所謂消滅差別,就是在增進福利、保障權益等方面,要不斷縮小乃至消滅城市不同人群之間的差別。對城市管理者來說,應該給生活在城市的全體居民包括進城的農民,分享公共資源的機會和相應的權利。吃喝玩樂行、水電路氣房、文教衛就保,這些涉及基本民生和公共服務的事項,都應讓所有城市居民擁有同等權利,一體促進同權化、機會均等化。
如果說在這個方面還要體現差別的話,那就是要特別重視弱勢群體,特別要重視城市的絕對貧困人口、重視那些背負家庭重擔又做著最粗最重活的人。
所謂創造差別,就是要努力打造城市的獨特個性,創造不一樣的城市風貌,形成不一樣的城市管理。在城市面貌、城市形象、城市品格方面,要體現特色、體現差別,不要千篇一律,不要一副面孔。
我們常說小是美麗的,實際上不同也是美麗的,特色才能讓人賞心悅目。把城市弄成一個樣不是能力和水平,弄出區別、形成特色才顯智慧和高超。
現在我們常說“什么什么+”,如“互聯網+”“智慧+”等,對城市高質量發展來說,對創造城市特色和差別來說,我們也應該用個詞叫“一般+”:“一般”是所有城市共同需要的東西,“+”則是要“+特色、+特點、+特征”,通過“+”創造區別、形成區別,進而才能產生美感、才會煥發激情、才有滿目溫馨。
(本文見報時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