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意義上的班級民主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為了提高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增強班級凝聚力,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班級的整體成績,實現班主任工作的優化,這種管理模式必須改革。“一班兩部”學生自主管理模式,就是在一個班級內將學生按照統一標準劃分為兩個由若干小組組成的、能夠形成競爭態勢的“部”,以“輪流值日”互相監督的形式進行學生自主管理的班級管理模式。從具體的管理實踐來看,這種班級管理模式比傳統的管理模式更有利于激發學生自主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更適合普通高中當前“選課走班”的教育改革需求。
“一班兩部”學生自主管理模式下的小組構建
每個班級都有各類小組,小組是班級管理中最重要的基層組織,班級管理的日常工作基本上都是通過小組來完成的。而傳統的班級管理思維下的小組構建方式就是根據某種管理工作需要,將班級內的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比如值日小組、興趣小組、學習小組等。可以肯定的是這類小組在班級日常管理工作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其不足也很明顯,比如小組種類眾多、不容易管理,小組成員不固定、不容易形成合力,同一個人屬于不同的小組、小組成員的歸屬感不強等等。
基于此,“一班兩部”下的小組構建方式是將各類小組進行整合,即小組每個成員都是一人多崗,比如某同學在小組內既具有學習小組的學科代表角色,又有值日小組的值日角色,還兼有日常管理的管理角色等多個角色。學生個人的多重角色不是班主任或者他人指定的,而是由小組內所有成員根據個人特長、興趣、理想等通過民主協商,取得一致后確定的。這樣的角色確定方式必然對激發學生個人活力、促進小組整體實力提升等起到積極作用,同時這種構建方式下形成的小組,能夠解決傳統的班級管理思維下小組種類眾多、不易管理等問題。
小組內個人角色由單一變為多重,必然會帶來整個小組職能作用轉變。傳統的班級管理思維下的小組職能作用單一,值日組只負責值日工作,不負責學習、日常管理等其他職能。“一班兩部”下的小組職能作用是多重的,這種多重的職能作用是由小組內成員的多重角色決定的。因為一個小組內的所有成員,都要擔負多個不同的角色,從而使這個小組形成了一個集多種管理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管理小組。
另一方面,小組評價機制轉變。從評價范圍來說,相對于傳統的班級管理思維下對一個小組單一的評價,“一班兩部”下的小組評價范圍則是全方位的,包含學習、行為、值日、興趣、活動等多個方面,是一種多元的評價,更是對小組綜合實力的評價。從評價作用來說,傳統班級管理思維下對各小組的評價不會形成一個綜合評價,其評價作用的發揮也是單一的,不會形成合力,但“一班兩部”下的多元的、全方位的評價作用能夠使各個小組成為一個整體,同時對學生的團隊意識、合作意識的培養也起到積極作用。不僅如此,“一班兩部”下的小組評價還延伸到對由各小組組成的“兩個部”的評價,從而使“兩個部”形成在綜合實力上可以競爭對抗的團隊。
“一班兩部”學生自主管理模式下的班級管理實踐
在班級管理層面的操作實踐方面,“一班兩部”采用“輪流值日”的方式來實現對班級的日常管理。即一部為值日部,另一部為監督部。值日部負責班級內所有事務的管理工作,監督部負責監督值日部的具體工作,并在當天結束所有課程時進行評價。評價分為兩部分,一是值日部對全班各小組從學習、行為、值日、興趣、活動等多個方面的表現進行評價打分,評選出當天優勝小組和優秀之星;二是監督部對值日部從學習、行為、值日、興趣、活動等多個方面的管理進行評價打分,評選出值日部當天表現最好的值日小組和管理之星。
為了更好地落實“一班兩部”的構想,我嘗試運用了“及時評價‘日點評’”的形式來落實檢查評價這一環節。具體的來說,“及時評價‘日點評’”工作就是在每天上晚自習前對班級當天的各類表現進行評價,一般說來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小組內自評與互評,即依照班級學生管理規范以及各組內部各項管理規范,各組內晚自習前五分鐘進行組員自評與互評并排名。二是“兩部互評”,即依照班級學生管理規范,“值日部”在“小組內自評與互評”結束后對全班各組一天來的表現當眾進行評價、排名,“監督部”負責監督點評“值日部”的評價、排名是否符合實際情況,同時做好點評內容的記錄。
在自我管理層面的操作實踐,“一班兩部”的構建賦予了學生極大的管理權限,但學生畢竟還是學生,在具體的管理實踐中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為了激發學生“自我認知、自我管理”的熱情,結合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理念,設計了旨在幫助學生學會反思走向成熟、喚醒學生“自我認知、自我管理”的“自我激勵表”。表格主要分為三部分,其中“文化課”一欄主要是讓學生記錄當天在文化課學習方面的收獲,包括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升、存在疑難等,目的是引導學生對自己當天的學習進行回顧,查找不足,及時補差;“實踐類”一欄主要包含“誰幫我解決了什么問題”“我為班級做了什么”“節日或紀念日感言”等內容,目的是培養學生感恩互助、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等情感;“今日榜樣”一欄主要包含“我的榜樣”“向榜樣學什么”等內容,旨在弘揚正能量,讓學生每天都有自己的榜樣,同時能夠認識自己的不足,從而激發其追趕榜樣的斗志。
“自我激勵”表在每天的“及時評價‘日點評’”之前完成,班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值日部”安排專人負責監督檢查,對填寫不認真或不及時填寫的同學進行批評教育,并將各組完成情況納入各小組的當天評價。
“一班兩部”學生自主管理模式下的班級管理思考
通過具體的實踐操作,“一班兩部”的班級管理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對班級的自主管理能力,同時對培養學生“自我認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能力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在具體的操作中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班主任不能缺位。“一班兩部”學生自主管理模式在實施前,班主任要發揮好設計師、引導人的作用,可以利用頭腦風暴的形式制定“一班兩部”學生自主管理模式下的“游戲規則”。“游戲規則”的制定不能完全放手給學生,要把握大原則、大方向,不能出現有悖于學校管理制度的“規則”,更不能出現對學生身心有傷害的“規則”。“游戲規則”的落實在表面上是由“值日部”和“監督部”落實的,但在具體的管理中,班主任要做好“隱形人”的角色,即要在落實規則的背后指導學生如何做,做好“值日部”和“監督部”骨干力量的培訓和督導工作。
二是重引導輕主導。要實現學生自主管理,班主任就要在引導上下功夫,要引導學生學會做事、學會管理。高中生的獨立意識、自我意識正在形成,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總想擺脫父輩師長的影響,因此作為班主任要敢于放手,不要有主導的意識,要做學生自主管理的記錄人、見證人、引路人,要從學生自主管理的過程中提煉好做法,組織交流活動,讓學生現身說法,通過適時引導,讓學生認識到父輩師長是幫助其實現個人的“自我認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發展”,不是在干預阻止;讓學生認識到只有自身實現自主管理,才能實現班級的自主管理,才能為自己全面發展搭建更大的舞臺。
當然,這種學生自主管理模式也有其不足,如果班主任不改變觀念,對“一班兩部”構想設計不全,必然影響“一班兩部”的駕馭能力,極有可能成效不佳;如果班主任對班級學生了解不充分,不能發現、培養能夠擔當各項職責的班干部,可能出現不好的現象;如果班主任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注重對學生干部的培養和使用、不注重引導,必然會走回老路。
總之,通過實踐,探索高中班級民主管理、自主管理的有效模式,使學生學會民主管理、自主管理形成有效的“一班兩部”學生自主管理模式勢在必行,符合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潮流。因為,班級的民主管理、自主管理成了全體學生和班主任的一種潛在需要,形成了整個班集體日常自覺的管理模式;“一班兩部”學生自主管理模式建立了積極和諧的教育關系,學生有了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形成了良好品質的內化力量。
(作者為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第一中學政教處兼教改辦主任)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