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是根據新時代黨的建設任務、針對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結合這次主題教育的特點提出來的。四個方面的要求為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其中,守初心、擔使命為主題教育的核心和要求,找差距、抓落實則體現為方法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開展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目標要求和重點措施,提出了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針對性和指導性,為在全黨開展主題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對我們黨不斷進行自我革命、推進偉大社會革命,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在我們黨執政第70個年頭,在這個重要的時刻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正當其時。
綱舉而目張。“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是根據新時代黨的建設任務、針對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結合這次主題教育的特點提出來的。四個方面的要求為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其中,守初心、擔使命為主題教育的核心和要求,找差距、抓落實則體現為方法論。
踐行宗旨,堅守初心
守初心,就是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時刻不忘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 98年來黨的歷史,是黨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富裕而不懈奮斗的歷史,是一部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不忘初心,是對信仰、宗旨和立場的一以貫之,共產黨的初心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都不會變,要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堅信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1945年,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政治報告中指出:“我們共產黨人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的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歷史經驗反復告訴我們,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把根深深扎在人民群眾之中,夯實執政基礎,鞏固執政地位。
勇擔使命,敢于作為
擔使命,就是要牢記我們黨肩負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勇于擔當負責,積極主動作為,保持斗爭精神,敢于直面風險挑戰,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講話中多次指出,責任擔當是領導干部必備的基本素質,“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當前,部分領導干部還存在“不敢為、不愿為和不會為”的問題。一是不敢為,一些領導干部怕擔責、怕出錯,只求穩定過渡,缺乏創新進取、攻堅克難的精神;二是不愿為,一些領導干部存在一定的畏難情緒,干事“難”字當頭,總想再等一等、看一看; 三是不會為,在新時代新形勢和新任務下,新問題也層出不窮,由于缺乏學習和擔當意識,部分領導干部存在本領欠缺不會作為的問題,導致應付差事或直接不作為。
在新時期,擔使命需要在三方面進行努力:第一,堅持原則。每一名領導干部都要提高政治站位、政治覺悟,增強政治定力、政治擔當,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敢于旗幟鮮明,敢于較真碰硬,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第二,敢于作為。行百里者半九十,偉大夢想的實現不會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風順。當前,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領導干部不能回避困難,做改革的幻想家和旁觀者,而要努力成為改革的當事人和行家里手,蹚過深水區,踏過地雷陣,要敢于動真碰硬,敢于擔當,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智慧攻克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第三,率先垂范。首先,領導干部要帶頭提升專業素養,自覺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武裝頭腦,深入調研了解國情,了解人民所思所想,確保每項決策都能夠符合實際、符合規律、符合民意。其次,要帶頭增強自律意識,必須敬畏權力、管好權力、慎用權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蝕、永不沾的政治本色。最后,要帶頭錘煉擔當精神,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自覺,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態度,絲毫不能懈怠和馬虎,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對標先進,找差距
找差距,就是要對照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對照黨章黨規,對照人民群眾新期待,對照先進典型、身邊榜樣,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有的放矢進行整改。找差距的過程,實質上是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過程。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特有政治品格就是勇于自我革命,就在于它“經常自己批判自己”。習近平總書記也曾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正是勇于自我批判和自我革命,使得我們黨可以永葆活力和旺盛生命力。
“打鐵必須自身硬”,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必須以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直面問題,對標先進,尋找差距。一是在政治定力上,要對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檢視自己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方面的差距。二是在紀律上,要時刻將黨章黨規作為行動之規、對照之鏡、執紀之尺,審視自身的不足,做到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三是在工作方向上,要對照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變化、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檢視自己是否真正做到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策于民,堅持群眾路線,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四是在業務水平上,要對照先進典型、身邊榜樣,檢視自身在工作方法、工作效率、素質能力、作風形象等方面的差距,廣泛聽取意見,明確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不斷提升自我。
強化執行,抓落實
抓落實,就是要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和黨的建設各項工作的實際行動,把初心使命變成黨員干部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的自覺行動,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地生根,推動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馬克思說過,“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就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告誡:“要抓實、再抓實,不抓實,再好的藍圖只能是一紙空文,再近的目標只能是鏡花水月。”
一方面,思想上要做到真落實。目前,在具體的工作中,還存在著抓而不實甚至虛假落實的問題,部分地方領導干部習慣于“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認為傳達下精神、喊喊口號、走走過場就完成了。抓落實來不得半點花架子,一定要從思想上端正認識,撲下身子真抓實干。要把“三嚴三實”要求貫穿改革全過程,弘揚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精神,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發揚“短實新”文風會風,層層大幅度精簡文件和會議,防止穿靴戴帽、冗長空洞,提高會議實效,堅決防止和杜絕“工作在一片‘落實’聲中落空”;另一方面,行動上要做到善落實。要在深刻把握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精髓,全面吃透黨中央精神和要求的基礎上,結合地方和領導干部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進行。要注重研究落實的規律,落實的過程要重點把握主要矛盾和關鍵環節,有的放矢,充分發揚工匠精神、繡花精神,提高抓落實的精度和深度。要強化結果導向,考核評價一個地方和單位的工作,關鍵看有沒有解決實際問題、群眾的評價怎么樣。“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必須發揚釘釘子精神,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爭取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應。
(作者系中共廣東省委黨校行政學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