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品牌 > 品牌案例 > 正文

中國建設銀行:推進產教融合 賦能鄉村振興

2019年6月24日,由中國建設銀行創立的建行大學發起的“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正式啟動。活動以鄉村振興為使命、以金智惠民為主題、以萬名高校學子為主體,面向在校大學生招募暑期下鄉實踐隊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暑期實踐。

中國建設銀行(簡稱建行)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積極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在服務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實踐中,把金融資源和金融人才引向鄉村,把金融服務與專業技術送到廣大農村地區。“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就是建行推進產教融合、賦能社會的又一創新嘗試,是共建金融教育新模式、助力鄉村振興、探索新金融新路徑的具體舉措。

自“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啟動以來,建行人帶領1468個小分隊10324名學子進入全國10813個村莊,走訪農戶54080戶,提出鄉村振興“金點子”1582個,撰寫調研報告1163份。學生們有的在“村口銀行”當行長送服務,有的到田間地頭作知識宣講,有的到農田林間幫助老鄉摘果插秧,有的到貧困戶家中慰問幫扶,還有的與基層黨支部結對子助力脫貧……在祖國的大江南北,萬名學子傾聽鄉親們的需求、傾聽創業者的心聲,傳播金融知識、送去金融服務、參與公益活動,用青春的激情描繪了一幅建行助推鄉村振興的畫卷。

將金融服務延伸至田間地頭

建行大學組織農業、林業、畜牧業、水產、漁業、水利等專業的大學生作為公益活動志愿者,送專業技術下鄉,為農民提供專門培訓與技術指導。出發前,建行大學對隊員進行了“金智惠民”培訓,內容涵蓋銀行基礎知識、金融扶貧與金融普及等相關知識,使青年學子們下鄉后能將金融服務送到田間地頭和農民身邊。

此外,青年學子們還多了一重身份——“村口銀行”行長。建行大學組織隊員擔任家鄉所在地建行“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的推廣大使,讓他們掛職“村口銀行”行長。以“裕農通”為紐帶,使金融服務拓展至鄉鎮,延伸到村口,讓鄉親們享受到便捷優質的金融服務。

“裕農通”是建行探索推出的“村口銀行”模式,主要吸納退伍軍人、鄉村致富能手等成為“裕農通”業主,同時疊加生活繳費、社保醫療、社區服務和農業生產等場景服務。建行借助“裕農通”平臺把普惠金融服務延伸到農村,使農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現代金融服務,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截至2019年7月底,建行在全國已迅速建立起23.7萬個“裕農通”服務點,服務農戶超過1400萬戶,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務觸達能力。

隊員在建行大學講師的帶領下,深入鄉村為農戶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金融知識普及和實用知識培訓,利用知識技能賦能金融產品,通過融入農民生活,使金融服務精準直達千萬個農村家庭。當前,“青年學子+金融+農戶”已成為建行助力鄉村振興、以金融力量推動社會發展的新模式。

為鄉村培養專業金融人才

鼓勵青年學子從校園走向田野,到鄉村這一生動的課堂中去歷練,為鄉村振興戰略貢獻青年人的智慧和力量,是建行啟動實踐活動的初衷。建行董事長田國立認為,下鄉實踐活動有助于激發青年學子們內心的正能量,加深對中國國情的了解會對他們的人生產生重要影響。

在“村口銀行”掛職、在縣域網點跟崗、在稻田插秧、到蔬菜大棚瓜果基地傳授種植技術、參觀革命博物館重走長征路……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們對鄉村振興和金融知識的理解更立體了。

下鄉實踐也給廣大青年人為家鄉特色產業發展貢獻力量提供了機會。部分實踐隊員在家鄉所在地的建行縣域分支行進行跟崗實習,親身體驗商業銀行基層工作,在向農戶提供普惠金融服務的過程中更廣泛、更深入、更有針對性地學習金融知識。

下鄉實踐活動為青年學子們提供了創想的土壤。在距湖南省株洲市230多公里的炎陵縣,965份問卷是學生們向村干部、村民、企業主調研得到的第一手資料,承載著他們助力鄉村振興的拳拳之心;在重慶,學生們化身為農產品代言人,自發制作了一批宣傳海報——“河圖板栗,圖個吉栗”“好山好水好風光,詩橙奉節有遠方”……質樸、生動的宣傳語,彰顯了“鄉村+大學生”組合的意趣;走入江蘇省昆山市張浦鎮尚明甸村的10名學生,助推“勞動者港灣”試點項目入村,讓“港灣”來到農民身旁,入駐鄉親們心上……

在建行大學微信公眾號“學子下鄉日記”欄目,2.2萬篇下鄉日記記載了學生們的收獲和感慨。下鄉實踐為廣大在校學生了解社會、參與公益、助力惠民、錘煉自我、發揮專業特長服務社會提供了廣闊的平臺,暢通了人才培養、實習實訓、社會實踐的鏈條,實現了培養和應用的有效對接,為培養實踐型、專業化的鄉村金融人才創造了新模式。

為農村企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伴隨著萬名學子下鄉的步伐,新信息、新技術、新金融、新政策也隨之進入廣大農村小微企業,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南昌市新建縣松湖鎮錢洲村,為幫助米廠打開銷路,學生們提出借助建行“善融商務”扶貧館平臺推廣銷售,同時通過logo設計和產品認證,打造本地大米品牌。

在遼寧朝陽龍潭鄉,針對當地企業蘋果種植的問題,沈陽農業大學園藝專業的學生提出蘋果栽培改良方案,邀請專家專業指導,使得企業蘋果種植流程更加科學、專業、規范。

在云南,100名大學生走進中小企業擔任普惠金融大使,幫助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增強信用意識,了解金融工具。

在廈門,實踐隊員們來到金玲瓏葡萄觀光果園,指出了園區需要重視解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給出園區生態農業進一步發展的指導建議。

在下鄉實踐活動中,學生們共走進3652個中小企業,積極了解創業知識與技能,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難題,得到了業主和農戶的贊賞。

“從書齋走向田野,那里有最生動的課堂,鄉村振興的方案需要青年人來書寫。走,跟著建行大學開啟一個不一樣的暑假。”在下鄉實踐活動的招募啟事中,建行大學這樣寫道。建行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大力推進科技、金融與農業農村的融合,創新金融產品,搭建鄉村服務平臺,引入城鄉服務場景,推進普惠金融,傳授金融知識,精準服務“三農”,提升金融效能,走出了一條可持續、可推廣的特色發展之路。

數據來源:中國建設銀行

[責任編輯: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