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踐行新思想實現新作為

【摘要】“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從總體上回答了新時代要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和基本方略集中體現在“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上。踐行新思想的重中之重在于深刻理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思想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高度統一。

【關鍵詞】“八個明確”  “十四個堅持”  黨的全面領導    【中圖分類號】D2    【文獻標識碼】A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黨在探索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中的重大理論創新。“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要內容的輪廓,其中貫穿著一個基本邏輯關系,就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思想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高度統一。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創新和重要特征。

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

黨中央在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特征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歷史已經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創發展而逐漸形成的。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最本質的特征。在“八個明確”的最后一個明確中講到了這一點。同時,黨的領導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堅持這個特征、擴大這個優勢,體現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方方面面。在中國,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只有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全黨全國的思想統一、政治團結、行動一致,才能增強黨的戰斗力、凝聚力、創造力,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最重要的是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最關鍵的是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這就要求黨員干部樹立“四個意識”,切實增強運用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在各方面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思想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要深刻領會、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在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要堅持黨的政治領導,在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立場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在組織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要做到不斷強化黨的意識和組織觀念。在思想上認同組織、政治上依靠組織、工作上服從組織、感情上信賴組織的基礎上,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形成黨組織的整體合力。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要求堅持完善黨的全面領導制度。這就要求以黨章為根本依據,不斷完善保障“兩個維護”的制度機制,嚴格執行《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中共中央政治局關于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若干規定》等黨內法規,加強對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情況的監督檢查,完善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督查問責機制。不斷建立健全黨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優化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強化黨的組織在同級組織中的領導地位,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群團組織、社會組織、企業和其他組織中設立黨委(黨組),在黨的統一領導下,確保黨的政策在同級組織中得到貫徹落實。為了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黨中央出臺了《中國共產黨工作機關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等政策規范措施,不斷完善健全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體系。

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堅定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

堅守初心,牢記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為人民謀幸福,是黨的初心與始終的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我們要時刻不忘這個初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也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立場。堅持人民立場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在分析世界、認識歷史發展上的具體運用,是對三大規律的科學認識和把握,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根本保障,是無產階級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重要標志。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群眾在歷史實踐中的創造性。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動力,是歷史的創造者和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最重要的是要堅持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一是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小崗村考察時感慨道:“當年貼著身家性命干的事,變成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成為中國改革的標志。”中國農村創造的經驗成為改革的標志,充分體現了人民群眾首創精神、勇于實踐的精神對于制定黨的政策的重要意義。從黨的歷史和實踐上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群眾的實踐創造是黨進行總體部署的重要根據。黨的政策對象和實踐主體是人民群眾,因而必須把群眾的實踐需要作為政策措施的重要源頭來看待。群眾在實踐中表現出的主動性、創造性是突破認識瓶頸的積極探索,也為黨的政策措施提供經驗和給養。

二是堅持“人民是閱卷人”標準。把廣大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檢驗工作的標準,是中國共產黨的一項重要工作原則。中國共產黨是來自于人民的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 這一概括更加凸顯了在時代條件下黨的領導和以人民為中心邏輯關系的重要性。中國共產黨人作為答卷人,既準確把握時代要求又順應人民愿望,既遵循歷史發展規律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帶領人民群眾創造歷史、走向未來。

三是把握順應民心、尊重民意、關注民情、致力民生的歷史要求。在社會歷史發展中,人民群眾所表達的意愿、創造的經驗、擁有的權利、發揮的作用,都是人民群眾推動歷史發展、完成歷史任務的一部分。對于黨員干部而言,拜人民為師,是廣大黨員干部必須要樹立的意識和自覺的行動。只有尊民意、順民心,才能真正踏下心來為民所想、為民所謀、為民服務。民心、民意、民情、民生是歷史要求的現實反映,是對執政者是否能夠準確把握歷史趨勢、歷史脈絡、歷史任務的一個重要的檢驗。黨只有在清晰把握歷史遵循的基礎上提出并貫徹正確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帶領人民前進,又從人民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獲得前進動力,讓人民共享改革開放成果,激勵人民更加自覺地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去,才能不斷在歷史的潮流中中流擊水、砥礪前行。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要經得住實踐的檢驗、人民的檢驗、歷史的檢驗。這是堅守初心、牢記黨的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

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的根本方法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思想與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統一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思想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于執政黨建設規律和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新概括、新發展,是“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中的邏輯主線和內在統一體。黨是我國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必然要求。我們的事業是黨和人民的事業,黨和人民的聯系是血肉聯系,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黨和人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主角,黨和人民的利益需求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完成的目標和任務。因此,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思想與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必然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之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要求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建設偉大工程、實現偉大夢想。黨要在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同時,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不斷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黨始終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能夠始終走在時代和發展的前列。

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擔當意識,把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重大問題放在優先位置。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鍵在于運用。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就是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性變化。盡管這一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尚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的判斷,也沒有改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的判斷,但是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作出新的理論概括,根本出發點是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好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這一問題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關系到全體中國人民的發展福祉和根本利益。只有正確認識社會主要矛盾,才能確定正確的戰略、策略、政策和辦法,促進社會矛盾解決,推動社會進步。

在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基礎上,還要突出重點,抓住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進行改革,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果全面落實到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中去。同時,我們還要看到,我國經濟發展中仍然存在質量效益不高、創新能力不強、實體經濟水平有待提升的問題。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廣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方面還有大量難題需要集中治理和解決。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存在的諸多矛盾和問題,黨員干部要發揚時代先鋒的擔當精神和奮斗精神,敢于擔當、敢于負責,敢于面對風險挑戰;同時,還要發揚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在貫徹群眾路線中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以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信心。

踐行新思想,要全面增強執政本領,這是黨引領群眾奮斗創新的必然要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要求黨員干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時代發展要求黨員干部工作能力、工作素質隨之提高,以便更好地駕馭局面、引領工作。當前,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戰也十分嚴峻。面對挑戰就需要增強執政本領。全面增強黨員干部的執政本領,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的實際行動。這個轉化要求黨員干部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激發黨員干部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動力和實干苦干加巧干的工作熱情,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全面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不斷提高黨領導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在實踐創新中體現黨的全面領導與以人民為中心的有機統一。中國共產黨人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斷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才能使我們黨的執政地位堅如磐石、使我們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

(作者為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北京黨建研究基地研究員)

【注:本文系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北京工業大學)項目“‘四個全面’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項目編號:GY201600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8年8月15日。

責編/賈娜    美編/李祥峰

[責任編輯:周小梨]
標簽: 新作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