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市深度挖掘文化資源,做好文化保護、整理、傳承和發展文章,讓沉睡的文化遺產活起來、動起來、展現出來,為旅游發展注入文化之魂,讓北票文化旅游更有特色、更富魅力、更具活力。
一是傳承紅色文化。以遼西第一黨支部紀念館、日偽時期礦工斗爭紀念館和韓麟符、欒天林、烏蘭等革命英烈為重點,打造紅色文化旅游,系統展示冀熱遼人民革命斗爭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保持只爭朝夕、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斗爭精神,不斷取得干事創業的新業績。
二是突出道德文化。堅持以文化人、以德養人、以禮待人,深入推進“德耀北票·人文川州”行動,扎實開展“一十百千萬”活動,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作用,引導黨風民風向善向上,讓每名群眾都成為北票形象的“代言人”、宣傳北票的“活名片”。
三是展示歷史文化。依托丫臺山遺址、康家屯古長城遺址、喇嘛洞鮮卑墓群、馮素弗墓、惠寧寺等歷史古跡和金步搖、鴨形玻璃注等館藏文物,深入挖掘慕容皝、馮跋、尹湛納希等歷史名人故事,生動展示北票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打造“紅山文化、三燕文化、遼蒙文化”三大品牌,不斷提高北票的文化影響力和地區知名度。
四是銘記煤城文化。加大對“亞洲第一千米豎井”、京奉鐵路關外段遺跡、三寶火車站等煤炭工業遺址保護開發力度,建設煤城廣場,展示工業發展歷程,留住百年煤城印記,讓“開放、合作、團結、自強”的煤城精神在北票大地永葆生機、薪火相傳。
五是倡導生態文化。教育引導全市廣大干部群眾踐行生態理念、提升環保意識,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從身邊小事做起,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樹立優美整潔、文明進步的北票形象。
六是發展民俗文化。充分挖掘鄉土風情和文化內涵,對民間故事、雕刻、皮影、剪紙、廟會等民俗文化進行全面梳理,有機融入文化旅游產品開發,講好川州故事,展現北票風情,留住鄉愁記憶。
七是打造村社文化。在村屯以村規民約為抓手,大力弘揚尊祖尚禮、勤儉持家、守望相助等傳統美德,讓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傳承致遠。在社區以志愿服務為載體,不斷強化社區服務功能,切實為居民解難題、辦實事,增強群眾的歸屬感、滿意度,建設和諧幸福家園。
八是弘揚軍人文化。結合國家“203工程”規劃,建設軍事訓練主題公園和搬遷居民安置示范小區,展示軍愛民、民擁軍的魚水深情。大力宣傳北票軍人保家衛國、守土為民等先進事跡,弘揚革命軍人優良傳統,在全社會營造崇尚軍人、景仰英雄的濃厚氛圍。
九是建好廣場文化。把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設管理,在小區、街道、廣場及公園等地打造文化品牌、建設人文景觀,讓人民群眾在休閑健身的同時,更能得到精神上的愉悅和享受。
十是培樹企業文化。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培樹積極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讓誠實勞動、勤勉工作、服務社會在北票蔚然成風。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