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網福州9月26日訊 (劉時安 陳雨桐) 平潭,簡稱“嵐”,是福建第一、全國第五大島,素有“海濱沙灘甲天下,海蝕地貌冠全球”“東方夏威夷”之美譽,是繼海南之后的第二個國際旅游島。
平潭,又稱“海壇”,是祖國大陸距離臺灣本島最近的地方,歷史上與臺灣澎湖、廣東南澳并稱海上“三山之目”,同屬臺灣海峽海防要地。
2009年7月,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省委八屆六次全會決定設立平潭綜合實驗區。
2011年11月,國務院批復《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平潭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5年4月,國務院批復福建《自貿區總體方案》,平潭片區掛牌成立。
2016年8月,國務院批復《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方案》。由此,平潭具有了獨特的“實驗區+自貿區+國際旅游島”三區疊加優勢。
2009-2018年,實驗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7%,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年均增長 33.6%,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45%,旅游人數年均增長36.72%、旅游收入年均增長63.09%。
2018年人民日報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文章這樣評論:“小崗破冰,深圳試水,浦東闖關,平潭浪涌,前海開發,雄安啟航……”。
新聞發布會現場 陳雨桐 攝
“這些年,實驗區緊緊圍繞‘一島兩窗三區’戰略定位,全面加快開放開發。”26日,福建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平潭專場舉行,會上,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書記陳善光介紹了平潭開放開發進展情況。
2014年11月1日,習總書記第21次上島視察,親自擘畫“一島兩窗三區”(一島即國際旅游島;兩窗即閩臺合作的窗口、國家對外開放的窗口;三區即新興產業區、高端服務區、宜居生活區)戰略藍圖,為平潭開放開發指明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書記陳善光作主旨發布 陳雨桐 攝
2019年上半年,實驗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9%,連續5個季度提高增幅;1-8月,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出口總值分別增長17.1%、26.1%、213%,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一。
陳善光指出,實驗區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穩中向好態勢,主要體現在“六個提升”:
一是基礎設施得到了大提升。過去,平潭進出島都得靠輪渡,遇到大風天氣還要停航。
實驗區成立以來,平潭全面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整體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第一通道平潭海峽大橋及復橋2010年通車,結束了“輪渡”交通歷史。第二通道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目前已經主體貫通,正式通車后平潭到長樂機場僅30分鐘,到福州走高速40分鐘、走高鐵26分鐘,形成“半小時”生活圈。“人從平潭來、貨從平潭走”成了越來越多臺胞、臺商進入大陸的選擇。
二是生態顏值得到了大提升。過去,平潭有個順口溜,叫“平潭島、平潭島,光長石頭不長草”,還有“一夜沙埋十八村”的說法。
近年來,平潭致力打造融“山、海、島、城”為一體的生態空間,朝著“高顏值”生態宜居島邁進。森林覆蓋率從29%提高到37.2%,“藍眼淚”美景火遍各大網絡平臺,引發現象級“追淚”熱潮,優質空氣質量天數達到99%以上,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優于全省九個設區市,入選全國“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
三是兩岸融合得到了大提升。過去,平潭雖地處對臺前沿,但由于種種原因,區位優勢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發揮。
近年來,平潭“精耕試驗田、當好擺渡人”,為兩岸融合發展發揮著獨特作用。陸續開通與臺北、臺中、高雄的客運貨運直航航線,實現“三箭齊發”“客貨并行”,臺灣中南部水果可實現“九分熟再采摘,次日通過平潭口岸上市”。同時,積極打造澳前“臺灣小鎮”(即臺灣商品免稅市場)、臺灣農漁產品交易中心,設立兩岸農漁產品線上交易平臺,搭建臺灣商品登陸的“第一窗口”。
今年1-8月,臺輪來靠船只同比增長59%、集裝箱運量同比增長40.64%,平潭口岸進出口臺灣農漁產品3141個標箱、貨值3.56億元。
四是營商環境得到了大提升。過去,平潭“人情風”較盛,凡辦事都得找關系、托人情。
近年來,平潭加大簡政放權,做實“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在全國率先推行行政審批大集成,真正做到“一口受理、一口出件”,改“政府端菜”為“群眾點菜”,全面推行“一窗通辦”等集成改革,切實解決中介服務“一長六多”(時間長、中介多、材料多、環節多、地點多、收費多、蓋章多)問題,著力建設公平公正公開的公共資源交易市場。
五是產業培育得到了大提升。過去,平潭產業基礎差,是一個邊遠落后的海島貧困縣。
近年來,平潭重點發展旅游文化、物流貿易、總部經濟等特色產業,提升海運業、隧道業等傳統產業,并推動發展影視、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2018年,平潭被中國社科院評為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六是民生福祉得到了大提升。過去,平潭百姓上學難、看病怕、就業愁,很多民眾“削尖腦袋往外跑”。
近年來,平潭不斷加大民生投入,僅2018年民生總支出就近70億元,占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2/3,是實驗區成立初期的6倍,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明顯增強。
截止目前,實驗區失地養老保險金、低保、特困供養人員標準分別是462元、660元、1822元,為十年前的4倍、6倍、10倍以上;城鄉居民養老金、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金、城鄉居民醫保籌資標準等指標,均位居全省前列;與此同時,還在全省率先實施了12年免費教育。
走進新時代,踏上新征程,陳善光表示,平潭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銘記囑托,深入實施“一島兩窗三區”戰略,持續掀起新一輪創業熱潮,努力開創高質量落實趕超新局面、譜寫新時代平潭發展新篇章,為祖國和平統一大業貢獻平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