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代,要想打好知識產權保衛戰,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就需要在打造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基礎上,既要健全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加快推動創造性運用,提高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發展水平,又要建立高素質的知識產權審查員隊伍,深化知識產權國際合作。
【關鍵詞】營商環境 知識產權 保衛戰 【中圖分類號】D923.4 【文獻標識碼】A
營商環境體現了國家的經濟競爭力。2019年5月1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會上表示:“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依法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新時代,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有助于釋放創新創造活力,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打造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從立法層面,完善懲罰性賠償制度。政府要加大知識產權立法保護力度,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法律的修訂工作,適時研究制定商業秘密保護法等,尤其是要從對知識產權侵害等違法犯罪行為入手,加大對侵權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對侵權者要讓其付出沉重代價,大幅度提升知識產權侵權成本。
完善社會共治機制。創建完善的知識產權社會共治機制,打出知識產權保護“組合拳”,為此,需要推進實現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相互協調、相互銜接,以及與各級法院構建訴訟、調節銜接機制,并全面開展好知識產權保護的數據分析研究工作,共同開展知識產權普法宣傳工作。尤其是在創新創造活躍、集中地區,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應主動與市場主體創建緊密銜接機制,建立巡回審判庭,對專利侵權等失信行為進行懲戒,不斷提升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審查效率與質量。一是知識產權局要始終將審查質量作為知識產權審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知識產權審查過程中,始終要將知識產權的創造性、新穎性與實用性等作為評判的主線,不斷強化審查工作的法律支撐,加大依法審核力度,在授權關上見真本事。二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對每一件申報的專利都要堅持授權有理、標準統一、公正客觀的原則,讓通過授權的專利能經得起市場的檢驗。三要將提高審核效率作為重要任務,在系統總結傳統知識產權保護經驗與做法的基礎上,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于知識產權審查工作中,大幅度提升審查工作效率。
對所有市場主體,實行同等保護。全面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需要同廣大中小微企業、外資企業以及民營企業等,建立對話溝通機制,對全部的市場主體實施同等保護,打造有利于創新的營商環境。
健全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知識產權的創造性運用
健全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打造優質運營服務鏈,有效提升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供給水平。首先,支持企事業單位以國家知識產權管理標準為依據,科學引導市場主體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管理、風險管控以及資本運營水平。企業依托知識產權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尤其是針對中小微企業的知識產權,結合企業自身需要,依靠專業機構開展知識產權托管服務。其次,在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的框架下,搭建結合自身產業特色的平臺,集聚知識產權交易活動以及各類服務資源,并建立特色鮮明的知識產權交易運作中心,特別是和國家知識產權平臺一起搭建產業專利大數據平臺,全面加快產業專利在基礎數據加工方面的建設進程以及提高服務供給能力。最后,知識產權運營機構的運轉離不開大量的高素質人才,需要不斷加強人才引進的力度,并建立服務優勢明顯、產業特色鮮明的運營機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相對成熟的地區,可以建立重點產業產權運作基金,全面推廣保險、財務風險補償以及貸款推廣等以知識產權作為質押的新融資模式。實際上,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能讓知識產權在較短時間內得到科學利用,更好呈現知識產權優勢。
加快知識產權的創造性運用。一是政府要加大知識產權運用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勵企業主動作為。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出臺針對知識產權創造性運用的激勵性措施,保障商標品牌培育支持經費,鼓勵企業主動培育自主品牌。二要鼓勵企業主動作為,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調整企業科研人員配備,為科技推動企業發展提供充足的人員保障,并加強知識產權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設,明確專人對企業知識產權進行有效管理。三要大力做好企業創新文化建設,始終堅持以人才為中心,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與創新性,鼓勵支持員工創新突破,從而培育能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的企業文化,并牢固樹立危機意識,讓每一名員工在技術創新上能有高度的使命感,不斷提升企業的創新效能。從這里可以看出,提升知識產權運用水平,能更好呈現知識產權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效能。
引導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更好發揮創新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
全面激發知識產權引領產業發展的創新潛能。加快創建和國際知識產權相契合的創新生態,加快知識產權分析和產業運作決策的全面融合,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實現新突破,推動重點行業與領域達到國內甚至是世界領先水平,尤其是要瞄準物聯網、新材料、生物技術等新興戰略產業,以其作為發展重點,對產業鏈中涉及到的核心知識產權進行分析研究,讓產業科技創新載體、知識產權以及制造業基地等實現全面融合、協同互動。
要加大對知識密集型企業的培育進程。其一,圍繞企業制造裝備升級、物聯網發展等,大力培育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加快推進企業向產業鏈和價值鏈中高端方向延伸。其二,加快推進企業依托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等方式,優化企業知識產權布局,建立知識產權資源儲備庫,加快推進以知識產權創新實現企業提質增效的目標。其三,鼓勵企業將知識產權保護納入其經營發展戰略,不斷推動企業發展,提升企業市場優勢。其四,科學引導企業提升知識產權運用效益與創造質量,不斷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加快推動企業知識產權聯盟建設進程。推進知識產權產業聯盟建設,匯聚企業合力解決核心技術難題,逐漸形成整體性創新優勢,依托知識產權聯盟系統整合知識產權資源,解決好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知識產權方面的問題,逐步形成促進產業創新發展的合力,降低創新成本,提高創新效能,支持產業鏈上下游核心技術及產品,建立彼此之間相互支撐的知識產權群,支撐企業和產業實現共同發展。
建立高素質的知識產權審查員隊伍,深化知識產權國際合作
做好知識產權審查員隊伍建設工作,形成科學的人才結構梯隊,全面加強審查員職業榮譽感建設,解決其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難題,全面激發其干事創業的熱情。與此同時,營造風清氣正的審查員成長環境,始終牢記建設知識強國的戰略目標,不斷提升政治站位,始終樹立大局意識,不斷提升業務素養,始終維護好審查工作的紀律,做到廉潔用權、秉公執法,實施高質量的知識產權審查,支撐知識產權事業實現穩健發展,為全面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營造良好的創新、營商環境作出新貢獻。
從長遠來看,要注重全面深化知識產權的國際合作,在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實施的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實踐上,和世界上通行的國際準則是一致的。從我國加入國際公約的數量來看,現已加入《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等20多個,全面履行國際義務,積極參與多邊或雙邊知識產權交流與磋商,和國際社會一起打擊侵權違法行為,為知識產權保護,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
(作者為華東政法大學研究生教育院副教授)
【參考文獻】
①劉軍、付建棟:《營商環境優化、雙重關系與企業產能利用率》,《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19年第4期。
責編/謝帥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